王莉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在社會快速發(fā)展下在不斷發(fā)生著改變,從原來教師向學生授業(yè)解惑到現(xiàn)在教師向學生指明方向,讓學生自己去不斷探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有助于學生在朗讀中更好地把握文章中主人公的情感脈絡,提高學生的情感感悟能力,同時提高閱讀能力,有助于其未來更好地自主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增加學生朗讀,使課堂教學富有感染力,使學生更容易沉浸在課堂中,完全發(fā)揮朗讀訓練對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诖?,本文章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朗讀教學的方法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開展方法
引言
在小學教育階段,小學語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語文學科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的過程中,還需重視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讓學生的學習記憶得到加深,讓學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一、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
朗讀,是課堂教學常見的方式。整堂課都可能伴隨著學生的朗讀聲,但如何將朗讀的意義融入教學活動中,仍需要教師找到合理的教學方式。朗讀,不僅有利于糾正學生的發(fā)音,了解文章的內容,更有利于加深學生的情感體會。但現(xiàn)實的朗讀教學往往華而不實。隨著教學方式的層出不窮,朗讀的形式也在推陳出新,但學生朗讀的體悟并未提升。此外,教師對于朗讀的指導和反饋寥寥無幾,有時為了追趕課程進度,甚至不開展朗讀活動,更別說教導學生如何停頓,掌握節(jié)奏了。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的開展方法
(一)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興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想要讓學生對朗讀產生熱情,教師在教學中就要采取合適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教師可以運用自己聲情并茂且富有感染力的朗讀示范來提升學生的朗讀興趣。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學生對于朗讀缺乏興趣,每當老師讓他們主動朗讀課文,舉手的人并不多。導致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教師沒有充分地激發(fā)出學生的朗讀熱情,教師在教學中要順應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針對性的選擇朗讀材料。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老師在進行示范朗讀時要注意語調的變化和語音的正確性,營造感染力極強的文章朗讀氛圍,做到聲情并茂,配以充滿磁性的聲音,學生會被不知不覺的吸引,感受到朗讀的魅力,激發(fā)他們的朗讀欲望。老師創(chuàng)設十分合適的朗讀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可以采取配樂的方式為他們創(chuàng)造與文章內容相適應的情境,依據(jù)不一樣的主題來選擇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讓學生在音樂氛圍籠罩下,置身于音樂和文章的情境之中,激發(fā)他們的朗讀興趣。此外,老師也要運用多媒體開展輔助朗讀教學,讓每名學生都得到全方面的感官體驗,充分理解文章中所展示的意境,深刻領悟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二)教師提高自身朗讀水平,為學生拓寬朗讀范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作為小學生前進路上的指路人,教師自身朗讀水平的高低對課堂教學效果會產生巨大影響,所以教師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積極探索課本教學以外的內容,豐富自身的視野,從而實現(xiàn)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課本內容的精確講解,同時讓學生對課本以外的內容進行朗讀,以此來拓展學生的朗讀視野,使其在拓寬自身視野范圍的同時鍛煉自己的朗讀能力,并且拓展自身的朗讀視野,有助于其以后更好地發(fā)展。
(三)分角色朗讀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皇帝的新裝》這篇文章的時候,這篇文章非常適合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其中的人物形象各異,并且對話的內容相對較多,能夠充分體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點。如果教師在朗讀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走進童話的世界,讓學生對其中的人物有更加具體和感性的了解,比如騙子的狡詐形象,皇帝的虛榮心理,還有大臣的阿諛奉承以及愚蠢等,都可以讓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對于參加分角色朗讀的學生,還需明確自身所負責人物的說話內容,同時引導學生對人物的性格進行把握,對心理特點進行掌握,以及對話中采用什么樣的語氣和語調等,都要進行全面了解和掌握。通過開展分角色朗讀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對其中人物的性格進行深入的體會,同時還能讓學生的表演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四)運用合理的評價方式,增強學生的朗讀自信
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不同、學習方式不同,所以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在評價時要注意評價語言的運用。在評價時,教師可以采取學生互評的形式,讓學生朗讀后,由其他學生作為評委對朗讀者進行評價,然后再由學生帶著情感自己示范朗讀一遍,以此促進學生互相學習,同時還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除了采取學生互評的方式以外,還可以采取學生讀教師評價的方式,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朗讀情況,及時給予合適的評價,讓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之處,通過教師的建議完善自己的朗讀技巧。例如,在朗讀《放風箏》時,教師可以點一名學生進行示范朗讀,教師可以讓其他學生作為“小老師”進行評價,教師在學生評價結束后就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有感情的語言再次進行朗讀,在學生讀后教師再進行示范指導,讓其他學生模仿上一位學生的朗讀語氣、表情和動作,以此提高教學效果。通過教師評價、學生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同時,還激發(fā)了學生的朗讀興趣,使評價變得更加全面、客觀。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不是短時間能實現(xiàn)的,需要多方面長期的努力,教師在語文課堂講解中要多融入朗讀訓練并傳授相關的朗讀技巧,學生在課下也要多練習,對閱讀技巧反復實踐體會。同時教師也要注重自身閱讀能力的提升,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設計一些適合學生的朗讀教學,最終實現(xiàn)朗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亮.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思路研究[J].小學生(下旬刊),2021(01):10.
[2]房云.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朗讀教學法[N].中國縣域經濟報,2020-12-21(008).
[3]王海燕.淺析小學語文的有效朗讀教學活動開展[J].學周刊,2020(35):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