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雪純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幼兒園教育工作提出了高要求,幼兒園應在現(xiàn)有教育基礎上,與家庭保持良好溝通與合作,采用家園共育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家園共育是一種全新教育模式,強調幼兒園與家庭合作方式,通過家校合力,教師與家長相互配合,達成統(tǒng)一教育理念,通過組織多樣性教學活動,發(fā)揮家園共育效果。幼兒年齡段較小,幼兒園與家庭是其活動的重要場所,在幼兒教育中,若只依靠單一的幼兒園教育,教育質量受限。通過家庭與幼兒相互配合,為幼兒營造出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是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的重要措施。當前在開展家園共育工作中,家園并未積極參與共育工作,校園教育與家庭教育不一致,導致家園共育質量低下?;诖?,本次研究將提出優(yōu)化措施,提高家園共育質量。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家園共育;策略
幼兒教育屬于啟蒙教育,對幼兒今后成長與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但我國幼兒教育理念落后,家長對幼兒教育工作缺乏重視,認為幼兒園僅僅只是幼兒玩樂之處,幼兒在幼兒園中并不會學習到實質性知識。幼兒階段是重要發(fā)展階段,這一階段的幼兒,具有十分強烈的好奇心與學習能力,通過開展啟蒙教育,引導幼兒積累生活經(jīng)驗,感知外界事物,對幼兒發(fā)展具有推動作用。為提高幼兒教育質量,需從教育觀念出發(fā),摒棄落后觀念,強調家園共育,家長不僅需要配合教育工作開展,同時也需要積極參與到幼兒教育中,使幼兒接受更加完善的幼兒園教育及家庭教育,為幼兒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成立家委會,實現(xiàn)家長資源共享
在幼兒教育中,不僅需要依靠教師開展教育工作,同時也需要獲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家長不僅需要支持教師工作,還需要積極參與其中。在家園共育中,可通過成立家委會的方式,使家長積極參與到教育工作中。家委會主要是由幼兒園家長組成,負責協(xié)助幼兒園日常教育及管理工作,通過挖掘并分享家長資源,為幼兒教育工作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通過成立家委會,使幼兒家長能夠直接參與到幼兒教育工作中。由于不同幼兒家長間的職業(yè)存在差異,教師可充分利用家長職業(yè),組織《一日老師》活動,邀請不同行業(yè)家長參與到教育中。例如可引導消防員家長,打造消防小課堂,為幼兒講述基本的消防知識,如面臨火災,應如何處理,使幼兒能夠掌握基本逃生技能。例如引導牙醫(yī)家長,組織牙齒健康講座,使幼兒明確牙齒清潔不到位會產(chǎn)生的問題,并掌握正確口腔清理方式。通過家長資源共享,不僅能夠豐富幼兒園教學資源,還能使家長參與到具體教育工作中,掌握幼兒園教學流程,強化家長在幼兒心目中的權威性。采用這一方式,家園聯(lián)系更加緊密,家長也能夠積極配合教師工作,共同推進幼兒教育工作。此外成立家委會,能夠發(fā)揮家長監(jiān)督作用,及時反映家長意見與建議,搭建出幼兒園與家長間的溝通橋梁。幼兒園也可定期組織座談會,與家委會成員進行深入溝通,共同研討教育工作及活動內容,使家長真正參與到幼兒教育工作中。
二、組織多樣性親子活動,提高家園共育質量
為發(fā)揮家園共育質量,可通過組織多樣性親子活動的方式,使家長參與其中。在開展幼兒教育工作時,教師應掌握家長想法及意見,并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家長掌握幼兒園的教育方式及目標,使家長能夠從理性角度出發(fā),理解幼兒教育,配合教育工作開展。在組織親子活動時,首先可引導家長作為助教參與教育活動,實現(xiàn)資源共享。家長作為助教,配合教師開展教育工作,與幼兒園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同時還能夠掌握幼兒在學校的具體表現(xiàn)情況。其次幼兒園可組織多種親子手工制作活動,實現(xiàn)幼兒園、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在手工制作活動中,幼兒園與家長可制定特定主題,繼而準備材料。例如可制定《端午節(jié)》主題,邀請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到龍舟的制作中。手工制作活動中,幼兒教師可為家長及幼兒講解具體制作方式,家長發(fā)揮示范作用,帶領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在組織手工制作活動中,應結合幼兒特點及喜好,合理制定主體,調動幼兒參與積極性。最后幼兒園可組織親子郊游活動,在郊游中,使幼兒充分感知自然,強化生活化教育。例如在秋季,組織郊游活動,能夠帶領幼兒感知碩果豐收的秋天,并引導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以落葉為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采用這一方式,幼兒對秋天的感知更加深入,同時家長也積極參與其中,共同對幼兒展開教育。組建親子活動,使幼兒教師能夠與家長間保持良好溝通,定期交流幼兒表現(xiàn)情況,強化協(xié)作。
三、強化溝通,樹立家園共育意識
新課改背景下,為推動家園共育工作順利開展,幼兒園與幼兒家長間應加強溝通與交流,對家園共育有著正確認知,樹立良好的家園共育意識。首先教師應與幼兒家長間保持良好溝通,教師可通過構建微信群聊方式,將幼兒在園的表現(xiàn)情況及時反饋給家長,也可及時反饋今日教學內容,便于家長在家中對幼兒進行知識鞏固。在群聊中,教師還可及時發(fā)布各種通知及活動,家長對幼兒園教育工作了解更加全面,也便于家長積極參與其中。其次家長也需要積極轉變思想觀念,明確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了解教育情況,將幼兒教育工作充分落實在家庭中,與幼兒園教育工作始終保持一致。最后幼兒園應不定期組織家長會,接收家長意見,同時也可將最新教育理念傳授給家長,在教育理念及教學方法方面保持趨同性。通過家長及幼兒園共同努力,優(yōu)化教育內容,促進幼兒發(fā)展。
總結:
在幼兒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漸突顯,為提高幼兒教育質量,應采用家園共育方式,引導幼兒家長積極參與其中,共同開展幼兒教育工作。為推動家園共育教學策略的落實,應成立家委會,實現(xiàn)家長資源共享、組織多樣性親子活動,提高家園共育質量、強化溝通,樹立家園共育意識,推動家園共育工作優(yōu)化,促進幼兒成長。
參考文獻:
[1]茍?zhí)m梅. 幼兒園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科技資訊,2020,18(22):115-116+119.
[2]楊濤. 淺談幼兒園家園共育的重要性[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4):159-160.
[3]孫芳齡,雷雪梅,張官學,顧曉路,彭攀素. 家園共育的實踐意義與開展策略[J]. 學前教育研究,2018,(07):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