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體育教育的發(fā)展歷程也打開了新的篇章,作為體育教學事業(yè)發(fā)展的指導思想,體育教育運動訓練中的思維模式是保證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科學進展的關鍵,也是提高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科學合理性的必要指引,本文以體育教育運動訓練中的思維模式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在技師學院的體育教學中應如何進行思維轉變,為提高其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整體水平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體育教育;思維模式;策略研究
引言:現階段,由于新課程標準的貫徹落實,要求培養(yǎng)學生全方位的綜合素養(yǎng),體育教學事業(yè)也開始發(fā)展得十分迅速,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的相關理論也開始被人熟知。但由于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體育教育運動訓練中的思維模式方面還存在一些弊端,對于思維模式的轉變,保障體育事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該如何著手去改進,確保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發(fā)揮出應有的效果,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視起來,提高思維模式的科學性,不斷完善并形成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發(fā)展的重要指導思想。
一、向復雜性思維的轉變
教育要求“以人為本”,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核心基礎也是人,但是由于人的發(fā)展是十分復雜的,不同的個體之間都存在著細微的差異,這也對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思維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同時在現實生活中,能影響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的因素非常多,且大部分都是不可控制的,加強了其復雜程度,因此要求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思維模式必須要具備復雜性。體育教育運動訓練和人是一個共同發(fā)展的整體,但是傳統教育思維模式的影響下,體育教育運動訓練顯現出簡單封閉,靜態(tài)思考等特點,并沒有保障其科學性和合理性,也沒有合理的調整人和運動訓練之間的關系。根據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復雜性特點,不能運用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進行分析,采用非線性的思維模式,去分析人與人個體之間的差異性,為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打造嶄新的技術平臺。在技師學院這樣一個環(huán)境中,同樣也存在著相同的復雜因素,影響著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發(fā)展,一方面教材的內容過于陳舊,并沒有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進行更新換代,其中不乏很多重復性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在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偏向于注重競技性,對學生自身的特性和興趣點往往沒有加以考慮,這就導致了體育課程開始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對于學習體育知識,提升體育技能產生了消極的態(tài)度。體育教育運動訓練也沒有有效的讓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大多情況下,是教師讓學生單純的模仿,沒有給予學生自身發(fā)展的機會,這限制了學生個性化的成長,也忽略了人與人之間差異性的這一特點。學習方法單一,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都導致了技師學院體育教育運動訓練不能夠良好的發(fā)展。因此,要打開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思維模式,注重技師學院內部訓練環(huán)境的改善,加強訓練環(huán)境與訓練個體之間的聯系,創(chuàng)新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訓練結構,讓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教學效果得到提升[1]。
二、向還原整合思維的轉變
體育教育運動訓練能否有效的,合理化的發(fā)展,取決于是否有完備的理論思想作為指導,目前的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思維模式,已經很難滿足于現階段的發(fā)展需求,傳統的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理論知識都較為片面,不能保證其客觀性和合理性,對于新時代的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思維模式,要求整合還原理論和整體理論,通過這種方法,在理論層面上達到突破,也補充了原有的研究防范。這種還原整合的思維模式,幫助我們將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思維模式看作一個整體,從宏觀的角度出發(fā),對體育教育運動訓練能有一個清晰,深刻,全面的了解。對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自身要做到深入的研究,同時對現階段的社會環(huán)境和其他因素對于體育教育運動訓練造成的影響也不能夠忽視。這種還原整合的思維模式借助對于系統理論知識的研究,加強了對影響體育教育運動訓練因素的分析,將復雜的因果關系帶來的問題作出解決方案。正是因為技師學院中有不少教師沒有做到思維模式上的轉變,依舊按照傳統教育思維模式的方法,象征性的講授一些意義不大的體育理論知識,與學生沒有進行良好有效的互動,學生經常只是表面的進行模仿,并沒有深層次的去領悟,再加上部分的理論知識學習起來較為枯燥,這就導致了本就學習能力不強的技師學院學生,對于課程的興趣大大減退,制約了學生體育素質的提升。教師對于教學目標也沒有明確的概念,針對性教學也沒有得到體現,對于技師學院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發(fā)展狀況,要做出分析,對于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挑選出符合學生年齡段發(fā)展的內容,幫助學生有針對性的發(fā)展和成長。還原整合思維模式,將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思維模式進行多元化整合,改變傳統落后的思維模式,對于體育教育運動訓練進行定量定性的分析,讓科學推力與哲學思想能夠有機結合[2]。
三、向理論結合實際思維轉變
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統一辯證,對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思維模式的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現階段我國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理論知識已經相對完善,但是對于輔助開展教學的實踐運動部分還有很大完善的空間,大多數的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缺乏幫助學生能夠有機會個性化發(fā)展的實踐環(huán)節(jié),經常是教師講述完理論知識后就對學生不予重視,實踐環(huán)節(jié)嚴重落后,學生們沒有機會進行鍛煉提升。教師應做到在對理論知識的充分講述后,還應給予學生充分的練習時間,站在提升學生基本體育技能的角度上,對教學內容作出科學的改變和規(guī)劃。教師在教學當中,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要做到包容,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教學當中要給予學生能夠鍛煉自己善用技能的機會,提升學生對于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興趣和參與,讓學生都能夠有機會發(fā)展特長,遵循了個體個性化發(fā)展,也符合復雜性的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指導思維模式。由于大部分學生對體育技能的相關知識了解不夠深刻,對于教師所講的內容也不能充分理解,這就需要教師改變觀念,根據課程需求對來調整教學內容,將教學的特點與時代特點相結合,將教學的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保證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更加全面的發(fā)展[3]。
結束語:綜上所述,提高運動訓練的質量水平,最直接最根本的解決方式就是轉變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思維模式,思維模式的轉變,為我國體育教育的水平提高提供了正確的引導方向,還能夠促進我國體育教育水平的發(fā)展和提高。對于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思維模式的研究,要向復雜性思維,還原整合性思維的方向進行轉變,同時也要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能夠得到不一樣的教學體驗,讓我國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的水平也能夠達到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周洪福.高校體育運動訓練專業(yè)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培養(yǎng)[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2):55-56.
[2]樊夢兵.體育教育運動訓練中的思維模式轉變研究[J].才智,2018(08):63.
[3]薛潤禾.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的協調發(fā)展路徑探析[J].運動,2018(03):77-78.
董延海(1989-3),男,漢族,山東省濟南市,本科學歷,濟南市技師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運動訓練,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