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玉尤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改變課程觀念,有效提高教育質量。在物理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發(fā)展學生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提高抽象思維能力和學生的學習技巧?;诔橄笏季S能力對學生學習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以高中物理教學為出發(fā)點,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路徑進行研究,以此在增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下,實現(xiàn)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抽象思維能力;有效策略
物理這門學科的依據(jù)是事物,通過研究物質的一般規(guī)律和基本結構,讓知識的運用得以加強。一種有意識的探究物理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物理事物內容在的規(guī)律的思維,就是物理思維。因為物理事物是物理學習的研究對象,所以,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之前,應該先對物理事物有初步認識,在腦海中將對應的畫面勾勒出來,最后通過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研究,將感性的認識轉化為理性的認識。物理思維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思維材料劃分為三種,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一、通過講解物理新課程,對學生的抽象思維意識進行激發(fā)
高中物理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該重視創(chuàng)設課程結構邏輯性是否妥善。也就是說,高中物理教師首先要明確所教授的一系列物理概念,然后給學生提供適當?shù)难由煨詰庙椖?,在精準快速地把握他們之間關系時,詳細規(guī)劃出更加實用的教學引導方案,最終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保證學生學習高效性。高中物理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大綱,在設計教案之前,細致解析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識內容,然后在進行教學任務安排和教學目標設置時,結合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知識基礎、個性特點、興趣愛好以及學習情況,進行不同設置[1]。高中物理教師如果可以把不同章節(jié)的重難點內容緊密融合起來,那么就可以延伸構建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這樣學生既可以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加深,又可以讓自身的抽象思維技能得到鍛煉。另外,高中物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能夠帶領學生對各類物理知識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梳理,讓學生不但能夠掌握不同事物之間的關聯(lián),還能夠靈活運用各種物理知識。
例如,在進行“彈力”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的重難點是了解彈力產生的條件,也就是說讓學生掌握“經過直接接觸后,物體因為彈性變形而產生的力”。在對這部分知識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判斷彈力時,快速確認彈力中彈性出現(xiàn)所需要的條件。如果有必要,還可以讓學生采用假設的方式,判斷彈力是否存在于物體之間,然后,對“物體出來相互接觸,是否能夠呈現(xiàn)出相同的運動狀態(tài)”等進行分析。學生通過分析,就會明白,想要確認物體之間是否存在彈性,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必須發(fā)生變化,不然,證明的就是物體缺乏彈性。這種教學模式,映射的主要是物理知識點之間的特殊關聯(lián),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記憶能夠通過這種引導模式而得到深化,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點的理解也能夠得到強化,另外,還能夠對內容從抽象到具體的轉化起到促進作用,讓教學進度得到提升[2]。最終通過全面調動學生的抽象思維意識,來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二、對教學內容的因果關系作出明確,對學生的抽象思維進行梳理
學生想要對知識進行綜合應用,就必須在推理事物的過程中,徹底理解前因后果。因果關系貫穿于窩里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學生會因為因果關系而對某些物理規(guī)律的發(fā)生原因而產生疑惑,所以必須要透徹理解知識,才能夠靈活運用知識。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必須加強教學內容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明確,保證學生正確梳理物理知識之間的因果關系。
例如,高中物理教師在進行“彈力”的教學時,學生需要明白的是,彈力的產生,需要物體進行相互接觸,并在接觸的過程中讓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要先觀察兩個物體是否有接觸,判斷兩者的形變,然后觀察和分析兩物體之間是否存在彈力。再比如“摩擦力”的講解,物體之間產生摩擦力也需要滿足相應的條件。第一,物體必須相互擠壓和接觸;第二,接觸面比較粗糙,不能過于光滑;第三,物體需要有相對運動或者相對運動的趨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想要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就必須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因果關系進行強化的方式,將教學內容的因果關系體現(xiàn)出來[3]。進而讓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通過掌握知識能力的加強而提升。
三、利用圖像教學,讓抽象思維能力在分析問題中得到優(yōu)化
高中物理中的概念分析和公式推導等知識都是十分復雜且抽象的。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想要讓物體知識中抽象的物體圖像直觀體現(xiàn)出來可以采用圖像教學法,讓學生直接觀察圖像,來探究和理解物理知識。這樣,不僅學生探究能力能夠得到提升,思維抽象思維能力也能夠得到加強,最終高中物理教學的質量也能夠得到提升。
例如,教師在講解“時間和速度在勻速直線運動中的關系”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以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圖像。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圖像,并讓學生思考不變速的直線運動指的是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加速度又是什么?如果加速度變大會怎么樣?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運用圖像,解決和探究問題。學生在這個方式下,對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式理解會更加深刻,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夠在圖像中得到優(yōu)化,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也能夠在增強問題探究能力中得到有效發(fā)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抽象思維能力在學生物理知識的學習中作用巨大。為了提高高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高中物理教師必須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幫助高中學生提高學習質量和效果,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實現(xiàn)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曾俊飛.高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對策研究[J].新課程(教研版),2020,000(003):70-71.
[2]黃世芳.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000(006):P.42-42.
[3]程效剛,李允富.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探討[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000(002):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