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華君
一
新年新始,寫蘇幫菜。雖說是土著,但蘇幫菜你懂的,就像一只深淵里的眼睛,既深不可測更高深莫測。唉,好吃不好寫的蘇幫菜。
大寒季,冰凍三尺,喝一碗藏書羊肉湯,眼前忽忽飄過早春里蘇州人的第一湯腌篤鮮,紅肉,綠萵苣,黃筍,白百葉,用時間熬煎用精神想象的一鍋湯,就這么風云流轉自然切換,季節(jié)流動,歲月更替,蘇幫菜你早已是蘇州人腮邊的一粒朱砂痣,風塵撲落,依然明媚。
曾經(jīng)繁華,花團錦簇的蘇州,懷袖雅物,可以是折扇,可以是手爐,也可以是一管毛筆——純美江南,古典情懷,唯有一桌風雅的菜肴才能與之相匹配。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蘇菜,其特點是:時令性強,原料鮮活,濃油赤醬,精工細作。
江南盛宴,浮生若夢。
二
說到蘇幫菜,有兩個人必須提到。一是陸文夫先生,二是華永根先生。
陸文夫先生因其小說《美食家》而聞名全國,他是將蘇幫菜推向全國的不二人選。因為疫情,只能電話采訪蘇州市餐飲協(xié)會名譽會長華永根先生。華先生講了有關蘇幫菜的幾個方面,得益匪淺。他說,蘇幫菜靈魂是“時令”二字,不時不食。講究季節(jié)性,到啥季節(jié)吃啥食物,不能亂套。蘇州因是稻米之鄉(xiāng),蘇人喜吃糯性食品,十二個月對應要吃十二種糕團;得益于太湖,蘇州人嗜魚成性,無魚不歡,十二個月對應要吃十二種魚;一年四季四塊肉:春天醬汁肉,夏天荷葉粉蒸肉,秋天櫻桃肉或燜肉,冬天醬肉;還有緊跟時令的春之宴、夏之宴、秋之宴和冬之宴。至于民間流傳“菜花甲魚”和“蚊子甲魚”的說法也與時令密切相關。
看一帖《荷花宴》,賞心悅目:蕓娘荷花茶,餐前甜品五彩綠豆湯;荷韻(冷盆)冰糖蓮心,醉鯉片;荷風(熱炒)酒釀蒸白魚,荷塘小炒;荷曲(點心)雙色涼糕;荷香(主食)三蝦兩面黃;荷雅(水果)荸薺(沉瓜浮李)。
蘇式滋味,湯鮮,色艷,味香,火候緩慢,作料精細,形象地再現(xiàn)蘇州文化性格:崇文,柔和,智巧,秀慧,素雅。
來有蹤去有影,蘇菜形成都是有出典的,馬虎不得。華先生說,比方一只簡單的蝦仁菜實則不簡單,春天碧螺蝦仁;夏天清風三蝦即蝦籽蝦腦蝦肉,所謂清風是一張新鮮荷葉;秋天是蟹粉蝦仁或蝦蟹二鮮;冬天則是雞頭米炒蝦仁。
名堂蠻多,花樣百出,這還只是蘇幫菜小小的一個側面。
說到廚師與食客的關系,華先生打了一個生動的比方。他說,老祖宗傳下來的,食客是導演,廚師是演員。老吃客關照廚師說,今朝我來吃倷,倷有點啥新鮮物事?lián)芪页??陸文夫先生也說,吃飯吃菜是吃廚師。中國菜肴,狠就狠在一百個廚師能做出一百條魚的一百種味道。食客與廚師既是朋友更是合作伙伴,亦師亦友。文化食客吃遍各地,見多識廣,常常說我在某某地方吃到一只菜,蠻奇怪蠻好吃。廚師在灶頭琢磨細做,聽話聽音,有趣的靈魂一拍即合,產(chǎn)生化學或心理反應,這便是蘇菜的高光時刻。
據(jù)說蘇幫菜的最高境界是只點廚師不點菜,一般吃客做不到的。光光一塊醬方,第一天腌,第二天鹵,第三天燉,最后還要上籠蒸,這是一道功夫菜,而“功夫”翻譯成普通話,就是“時間”二字。蘇幫菜講究“焐”和“篤”,“焐”“篤”考量的是時間和人的耐心。時間里的光陰,時間里的成長。簡單不簡樸,拼足時間、智慧和耐力。
情深處,華先生說起與陸文夫先生的友誼和一些趣事。
陸文夫先生的廚師朋友很多,經(jīng)常在一起吃飯,吃茶,說話,這也是他寫《美食家》的基礎。陸先生曾任蘇州市烹飪協(xié)會顧問,每年開年會時總會發(fā)言,說上幾句。他在一年里吃過的菜,到過的地方,看過的景致,感受等等都會在會議上與老朋友們說一說。比如,有一次陸先生去法國吃大餐,菜是真格多,一道道走馬燈似地上菜,結果呢,陸先生笑說:吃的全是盆子家什,不舒服。內(nèi)行吃廚師,外行吃盆子。陸先生認為菜要吃出鮮味,吃出體貼,吃出文化。
陸先生反對大吃大喝,他說吃菜是嘗味道,點到即止;不是狼吞虎咽,更不是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陸先生認為,家常菜是最好的菜,肉是肉,魚是魚,他反感做菜反反復復,失去本來滋味。華先生認為陸先生對蘇幫菜是有貢獻的,一是他的《美食家》無形中把蘇幫菜推向全國;二是他第一個提倡去飯店吃年夜飯。1983 年大年夜,陸先生在“得月樓”擺下兩桌酒席,這是人們在飯店吃年夜飯的雛形,如今這一習俗已在全國鋪開,成為一種時尚;1998 年,得月樓在蘇州首推外賣半成品年夜飯。而如今各大飯店年夜飯一桌難求,基本上剛剛入梅就要打電話預訂年夜飯哉,年將近時,賓朋滿座,車馬盈門。
在華永根先生眼里,陸先生雖是知名作家,卻一點架子沒有,蘇州烹飪協(xié)會出書,如《蘇州菜譜》《吃在蘇州》等等,基本都請他寫序。陸先生坐在一把藤椅上,緩緩地說:你們的事就是我的事,我歡喜寫這種文字,長短不能嫌啊。
想到與蘇州與菜肴相關的兩個場景。病重的陸先生,在相城,走樓梯一步一喘,轉眼他用小匙慢騰騰吃清炒蝦仁時,我們唯有敬重;文瑜臨終前一周,在沈衙弄,我們?nèi)齻€老友歡騰開吃生煎饅頭,湯汁淋漓。生死嚯嚯而過,恍若昨天。
美食家或與生俱來或空穴來風,你骨子里的東西滋養(yǎng)著你的胃,你的胃滋養(yǎng)著你的飲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時間里的蘇菜。
一路跋涉的嘴巴們終于塵埃落定,低吟淺唱。手藝人變身為守藝人,傳承蘇派文化一路芬芳。
三
我朋友清風,也是一枚貨真價實的吃貨,且武斷地只吃蘇幫菜,理由是蘇幫菜清爽。他說老法頭的蘇幫菜幾乎不放“窩頭”的,清炒蝦仁,清炒鱔糊,清炒肉絲,清炒蹄筋,吃它的原味,質本潔來還潔去,用不著“窩頭”陪襯。三件子五件子,一件比一件高級,全是葷菜,不放素菜。說穿了,這和蘇州的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盛有著內(nèi)在的、絲絲縷縷的聯(lián)系。而知名蘇幫菜又與文人墨客之間有一種惺惺相惜的裙帶關系,并漸漸成為傳說。張季鷹與莼菜鱸魚羹,陸龜蒙與甫里鴨羹,倪云林與云林鵝和芙蓉蟹斗。
清風講了兩只傳統(tǒng)菜秘訣,蠻神奇。糟缽頭,鮮蝦,門腔,毛豆,肚子,豬尾,底下鋪一層精華所在黃豆芽。糟鹵里,滴一點點花椒油,這是秘訣;蝦籽醬油,熬蝦籽醬油須放蝦籽,冰糖,白酒,秘訣是滴幾滴紅乳腐鹵。
有人認為,江南飲食的靈魂是溫存與軟糯,近似于江南人性格。蘇幫菜它就是這座城市的神韻吧,一碗風姿綽約的太湖莼菜銀魚湯,端的是小家碧玉的柔曼與嗲氣,現(xiàn)的是大家閨秀的靈動和寶氣。
四
蘇州美食培養(yǎng)出一大批忠實的“饞癆坯”,他們前赴后繼,所向披靡,散落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燦若星辰。陸文夫先生說“蘇州菜有它一套完整的結構”,冷盤,熱炒,甜食,大菜,點心,最后一只大湯做總結報告。
“吃煞太監(jiān)弄”這個金句,外地人覺得好奇,蘇州人自有自曉得。會吃能吃好吃的蘇州人,人人肚皮里一本賬:新聚豐清炒蝦仁,胥城一碗面,松鶴樓松鼠鱖魚,得月樓西瓜童子雞,義昌福白什盤,石家飯店鲃肺湯,從前都是有說法和講究的。記得老蘇州菜館的畢師傅,廚藝了得,手法獨特,江湖傳說之一。我們跟著他從城里吃到城外,從老蘇州再吃到木瀆鎮(zhèn),其中舌尖滋味和快意人生,想起來蠻激動。
閑來無事,翻看華永根先生微信,大廚師眼里藏有小趣味,他寫冬天蘇州人歡喜吃的三種青菜:小棠菜,糯性味甜;香青菜,清香鮮美;塌棵菜,深綠微苦。重點是旺火,重油,少鹽,煸炒。葉綠素滿滿,地道蘇州味。
小眉姆媽說,蘇幫菜就是家常菜,嘸啥道理格。從小眉外婆到小眉姆媽再到小眉,祖孫三代燒的也就是一只只家常菜,好吃到飛。爛糊肉絲,蟹粉炒蛋,咸菜豆瓣酥,香干水芹,白切肚子,香糟青魚段,百葉結燒肉,醬煨蛋,有一碗好菜作底,長長日子,寵辱不驚。
面澆頭也是蘇幫菜一種。常常在店堂里看到一個老者,一盅五加皮,溫一溫,丟幾粒話梅或陳皮,門前幾只小碟子油氽爆魚,青椒肚片,魚香肉絲,炒素什錦,神定氣閑,慢悠悠喝掉一整個上午。
家常菜往往出自家庭主婦之手,承載著她們春夏秋冬縝密的心思,青團子,酒釀餅,灰湯粽,焐熟藕,赤豆糊,臘八粥,甜兮兮的生活是一種救贖,愿你歲月安好,不煩不躁。
五
因為喜愛所以擔憂,問起華永根先生,在強烈的外來人口外來菜系外來文化的沖擊之下,蘇幫菜未來會呈現(xiàn)一種頹勢嗎?不過真心話,酸菜魚,麻辣火鍋,地鍋雞,煎餅貼小魚,拉面,毛血旺,大煎干絲,深井燒鵝,魯菜、川菜、粵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各色菜系鑼鼓喧天,粉墨登場,它們齊齊攪動味蕾時,那種突如其來的美妙不可言說,百花齊放才會春色滿園呢。
華先生篤定地說,蘇州是一個開放城市,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正是由于蘇州的謙和與包容,各種菜系在此舞臺上共同演繹,此起彼伏,蘇州飲食市場才如此豐富,花色繁多。屬于飲食行業(yè)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范疇。說到蘇幫菜會不會消亡,華先生更是侃侃而談,自信滿滿:蘇幫菜是蘇州的財富,更是蘇式文化的重要部分,有識之士正在慢慢挖掘、傳承、創(chuàng)新其精華,而靈感來源之一就是從外來菜系中學習精髓,汲取養(yǎng)分。如此這般,蘇菜才能源遠流長,不斷進步。
關于這個話題,姑蘇區(qū)餐飲業(yè)商會負責人也非常認同華先生的說法,他說,許多老字號的根基本上在姑蘇區(qū),最近姑蘇區(qū)出現(xiàn)兩家發(fā)展勢頭較好的連鎖企業(yè),小園樓和姚家味。八家小園樓四家姚家味,它們走平民化蘇幫菜線路:價格下來,服務更好。大量外地游客和本地人涌入店堂,吃著從前陽春白雪的蘇幫菜炒蝦仁、蹄筋、松鼠鱖魚、三件子等等。另辟蹊徑,劍走偏鋒,弘揚蘇幫菜他們選擇不走高端線路,一心親民,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還有,根植于本土文化的新梅華,始終將“江南文化”融入蘇州人餐桌,走的也是親民線路。
蘇幫菜,她讓喜愛的吃客味蕾時時驚艷時時怒放。一座城市需要這樣的創(chuàng)意,一座有特色的城市更需要有這種創(chuàng)意思想的人群。
你看,蘸番茄醬吃薯條和不蘸番茄醬吃薯條的人還在掐架,蘇幫菜和外地菜有時親熱有時拌嘴如一對真實意義上的恩愛夫妻。親愛的你懂我和你根本不了解我,也是作為這個固執(zhí)世界溫柔的一部分,切實地存在著。這些經(jīng)常能夠改造時空的執(zhí)念,在我們誕生之前已經(jīng)存在,并且會在我們消亡后繼續(xù)固執(zhí)地存在。
有時候驚鴻一瞥的小事,竟能夠鮮衣怒馬地馳騁你整個人生,念念不忘。好吧,新春納福鵲登梅,吉日生財豬拱門。冬季里的菜肴即將轉換為醬汁肉,薺菜豆腐羹,馬蘭頭拌香干,醬爆螺螄,菜花塘鱧魚……年近,梅開,春來。
靜歲月,好滋味。燈光樹影,熱飯暖湯,都是人間好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