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歐陽曦 朱燚波)
2021年12月5日,河南省豬產業(yè)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劉濤、徐光科、李治利、馬全朝赴新蔡縣開展技術服務和調研工作。此次服務的主要目的是針對入冬之后,氣溫下降、氣候干燥,局部疫情波動情況下,開展現(xiàn)場技術指導和生產情況調研。
服務團專家先后來到新蔡縣化莊、澗頭鄉(xiāng),走訪了三家豬場,其中含兩家示范基地。在化莊康建養(yǎng)殖場,服務團專家了解到該場引入的加系種豬近一周已產仔33窩,總產仔數(shù)485頭,健仔數(shù)479頭。對此,專家提出要防范產房冬季病毒性腹瀉,同時做好非洲豬瘟的生物安全防控工作。
在澗頭鄉(xiāng)東遠養(yǎng)殖場,服務團專家詳細了解了豬場近期的生產情況,針對冬季育肥豬頑固性呼吸道疾病,建議適當增加圈舍濕度,減少粉塵,同時注意保溫,做好通風換氣。服務團專家指出,為避免密度過大,增加交叉感染風險,要注意適時出欄,減少壓欄。
在婧峰養(yǎng)殖有限公司,服務團專家了解到豬場母豬出現(xiàn)個別流產情況,建議豬場近期采集各階段豬群,進行疫苗抗體水平檢測,評估豬群疫苗免疫保護水平,對異常豬只及時進行病原學檢測。
為做好此次服務,服務團專家提前準備了經OIE認可的非洲豬瘟參考實驗室評估過的干粉消毒劑,考慮到豬場使用的方便性,科技特派員特意在實驗室將大包裝的消毒劑分裝為5kg/袋的小包裝。在各地服務后,服務團專家將干粉消毒劑贈送給養(yǎng)殖戶,并指導正確使用方法。
此次科技服務,科技特派員了解到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豬場的生產壓力較大,為減少一條龍生產模式的風險,養(yǎng)殖戶產生了進行母豬、仔豬、育肥豬分工生產協(xié)助模式的想法。但如何保證合作的穩(wěn)定性和利潤分配的合理性,還沒有成熟的方案。針對這一情況,服務團專家決定近期組織批次化生產模式專家和豬場經營管理專家在新蔡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