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垛田中心小學 王 勁
小學數學知識教學中,如果教師可以讓課堂生動有趣,那么學生就可以發(fā)現數學知識之美,進而在不斷地主動思考與探究中發(fā)現原理,愛上數學學習。
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數形結合思想滲透能夠讓學生更全面地理解圖形與數字之間的關系與規(guī)律,進而讓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就是借助于形的直觀闡明抽象數字之間的關系,或是利用數的精確性、規(guī)范性以及嚴密性對某些圖形的屬性進行闡釋。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認識圖形》這部分知識時,針對“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點,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動手操作,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用剪刀剪下來,然后將這三個角進行拼接,此時就可以發(fā)現這三個角能夠拼接出一個平角,而平角就是180°。這個過程非常生動、神奇,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知識的魅力,也進一步認識了圖形的相關性質。與此同時,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在統(tǒng)計與概率的知識教學中同樣十分適用。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條形統(tǒng)計圖》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比較一下年級組三個班級的人數,哪個班級人數最多,哪個班級人數最少?哪個班級的女生比男生人數少?如果單從數字上看,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準確回答,此時就可以運用條形圖將數量的多少直觀地表示出來,方便學生解答。
數形結合思想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效率,還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這對于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夯實有非常好的作用。
小學數學知識點教學中,很多應用題都是從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延伸而來的。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認識鐘表》這部分內容時,就可以在課堂上拿出一個鐘表,一邊講解上面的時針、分針、秒針分別代表什么以及三個指針之間的關系,一邊讓學生到講臺上按照指令進行指針轉動。這個過程不僅生動有趣,還能讓學生學會查看鐘表,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例如,學生寫完作業(yè)需要花多長時間?吃完早飯需要花多長時間?這些都是非常實際的問題,其中又暗藏著很多數學思想或知識原理,如果學生可以通過課堂的學習深入理解這些知識與理念,就可以更好地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再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認識百分數》這部分內容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折扣、納稅和利率等問題,就可以在班級上模擬一場“售賣大會”,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計算每件商品的售出價與原售價之間的差異,判斷這件商品到底有沒有打折,折扣是多少?讓學生不僅可以深刻理解專業(yè)術語的內在含義,還可以提升數學知識運用能力。
小學數學中的轉化思想是指將數學知識從某一形式向另一種形式轉變,例如化新為舊、化簡為繁、化曲為直等,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轉化思想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能借助這種思想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特殊的問題一般化、未知的問題已知化,讓學生可以在知識點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數的加減》時,學習到“兩位數加兩位數”時,為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師就可以從較為簡單的兩位數加減入手,如23+35,此時可以指導學生借助同位相加的方式展開計算,也就是個位與個位相加,十位與十位相加,那么這道題目十位相加就是2+3=5,個位相加是3+5=8,最后結果是58。這樣的計算過程非常迅速。再有,針對一些特殊數字的加減,如99 加51,學生此時剛剛開始學習計算,往往無法一眼看出最后結果,此時教師就可以教給學生一個簡便方法“借1 或減1”,也就是先將兩個數字通過加1 或者減1 的方式化成整數,然后再相抵消,這種方法讓計算過程更加迅速。
總之,數學思想屬于一種思維能力,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學會的思維方法,其不僅可以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簡便、生動有趣,還能讓很多實際問題得到解決,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