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銳雄
(甘肅省成縣城關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甘肅 成縣 742599)
隴南是我省第一核桃大市,核桃種植覆蓋全市90%的鄉(xiāng)鎮(zhèn),核桃是隴南名副其實的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和區(qū)域首位產業(yè)。近年來,由于種植品種不優(yōu)、經營管理粗放、技術人員缺乏,極大影響了核桃樹的品質、產量和產值。從2014年開始,隴南市連續(xù)三年把核桃高接換優(yōu)納入為民興辦的十件實事之一進行部署安排。為了能夠順利完成嫁接任務,林業(yè)部門精心謀劃,加強技術指導,各級干部紛紛走出辦公室,深入各自雙聯(lián)點,和廣大群眾一道,嚴格按照核桃高接換優(yōu)砧木截剪、接穗嫁接、套袋遮光等步驟嫁接核桃樹。
所謂的提質增效,就是通過品種的改良、增加施肥、整形修剪、病蟲害的防治等手段,加強對核桃的撫育管理,以此來促進核桃的生長,實現提質增效,提升核桃的經濟效益。
第一,核桃對生長環(huán)境有著極高的要求,所以,在進行核桃的種植前,應加強對種植場地的檢測,必須要在檢測合格之后,才能夠種植核桃。但是一些農戶在種植前并沒有進行場地檢測工作,這就導致種植環(huán)境并不滿足核桃的種植需求。第二,一些農戶為了降低種植成本,在進行種植核桃時沒有選擇科學有效的技術手段,這就使得核桃在生長過程中很容易被病蟲害破壞,如果無法及時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就會導致核桃的低效低產。第三,核桃在生長過程中,一些農戶并沒有充分地考慮核桃的生長狀況來選擇有效的管理方法,嚴重阻礙了核桃產量與質量的提升。
良種作為核桃高質且高產培育的物質前提,不僅具備較為顯著的豐產性、高質性及可靠性等重要屬性,其良種還具備相應的區(qū)域性、周期,根據大量的實踐經驗表明,即使良種的適應性相對很廣,不過也常常受到區(qū)域因素的影響,比如說在A地培育的是良種,而繼續(xù)引種到B地之后,其培育的并不是兩種,且過去的良種并不代表現在同樣是良種。所以,選取適宜的良種即為確保核桃高質高產的重要基石。
根據有關經驗表明,每采集375kg核桃,就需要從土壤內汲取22g純氮,同時在培育核桃的過程中,要求較多的氮肥,同時還需要生長在陽光充裕、土層較厚的荒溝內,如此一來,較之于貧瘠且干旱的陽坡,其產量能夠進一步提升23%。不難看出,提升土壤肥力對于提升核桃產量具有很強的現實價值。
核桃病害以及蟲害問題較為常見,對核桃樹干、葉、果等的威脅較為明顯,同時果實受害比重有時候高達50%,所以病蟲害防治狀況對于提升核桃質量以及產量即為關鍵。
考慮到當下勞動力轉移等多方面因素,常?;卦斐芍T多核桃樹無法獲得及時的整形修剪,而是任由它們自行生長,樹冠封閉,其通風透光效果較差,內膛枝條衰弱,從而造成部位漸漸外移,同時還會使得核桃營養(yǎng)生長及生殖生長失去平衡,導致產量及質量不斷減少。
考慮到核桃本身授粉能力低,其生長屬性即單性花,雌雄同株,異花序,再加上雌雄花期不具備統(tǒng)一性,所以常常出現雌雄異熟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核桃樹的坐果率以及總產值。分散栽植的核桃樹同樣受其影響,雄花的散粉常常會受到一定的遏制,所以授粉率以及坐果率會受到不利影響。
4.1.1 土壤管理
對于定植后1~3年的核桃樹,要做好除草松土工作,每年需要進行至少2次的除草,而且可在除草過程中進行松土,也可以在降雨之后進行松土,確保土壤的深度要控制在5~15cm,對于成齡的核桃園,其在進行土壤管理時一般是以土壤的翻耕為主,加快土壤的熟化,改善土壤結構,從而促使土壤的保水能力進一步提升,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以此達到核桃的提質增產。對于翻耕的時間,一般是在秋冬季,同時與施肥工作同步進行。
4.1.2 肥料管理
要想提高核桃樹的生長質量,科學施肥是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在進行施肥時,可結合葉面施肥與土壤施肥的方式,每年的春季進行葉面施肥,在3~5月份可逐月施肥,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氫鉀、硼肥。在進行葉面施肥時,要將濃度控制在0.5%左右,且在下午進行噴施最佳?;室┝追逝c有機肥,追肥需要施復合肥?;市枰谇锛静烧蟛趴梢赃M行,春季樹液流動之前也能夠進行。而追肥必須要6月份完成,否則,對于新枝越冬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而對于施肥量的多少,則應該根據樹冠垂直投影面積來確定,每平方米需要磷肥5kg,追肥施復合肥0.4 kg。對于核桃追肥主要是進行土壤施肥,對于4年生以下的幼樹要采取環(huán)狀施肥;對于5年生以下的幼樹要采取放射狀施肥;對于大株行間距與大樹冠的采取冠狀溝施肥、全園施肥等。對于根外追肥,也稱為葉面噴肥,就是將肥料稀釋到水中,然后利用葉面氣孔與細胞間隙讓養(yǎng)分充分的進入到胡桃樹體內。采取葉面施肥能夠降低土壤對養(yǎng)分的影響,且有著顯著的優(yōu)點,效果好、利用率高、與多種農藥混合等,這對缺乏水肥的地區(qū)有著顯著的應用過效果。
4.1.3 水分管理
按照核桃樹的生長特性,其在3~4月份為萌動和發(fā)芽時期,6月份左右為果實膨大期,2-8月份為花芽分化至硬核期,這幾個關鍵時期是必須要確保水分充足的,如果遭遇干旱應及時做好灌溉。核桃有著顯著的耐旱怕澇的特點,因此對于那些容易積水、排水不通順、地下水位較高的種植地,應及時做好溝渠的布設,避免過量的雨水給核桃樹的生長帶來不良影響。
4.2.1 品種改良
(1)接穗采集。接穗質量與嫁接的成活率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應選擇發(fā)育正常、無病蟲害、髓心較小,且粗度為1.5cm左右的發(fā)育枝。對于接穗采集而言,其從后臺落葉后直接到樹液流動之前都可以進行。在進行采集時,可以選擇修枝剪或者高枝剪,要確保剪口平整,不要出現存在斜口或者劈裂的枝條。根據接穗的長度和粗細情況進行捆包,每捆有30-50根,同時要標注品種與采集時間。對于休眠穗條,要儲藏過冬,在背陰的地方挖掘一條溝(寬度為1.2m、深度1m、長度要根據穗條來確定),然后將穗條埋入溝內,然后埋上濕沙子,最后加蓋厚度為40cm的濕土。也能夠利用冷庫、冰箱和地窖進行存儲,最佳溫度為0~5℃,但不能超過8℃。
(2)嫁接時間。最佳的嫁接時間應是砧木萌動到第一期展葉前。在進行嫁接前2-3d,要對砧木造傷放水,盡可能地降低傷流造成的影響。
(3)嫁接方法。選擇插皮舌接最為合適,在接后的14d內要對接頭進行檢查,檢查其是否存在積水,如果存在積水,就需要造傷放水。
4.2.2 整形與修剪
對于核桃發(fā)育不良、產量與效益較低、管理不合理的核桃園,可以采取多種人工措施,如整形、修剪等手段,來培育更好的樹體。
(1)整形。對于整形,其就是在樹冠形成時,利用人為進行修剪,然后培育出理想的結構、有利于其生長的樹形。
(2)修剪。早實核桃分枝力強,可以抽生二次枝,所以在進行修剪時不但要重視主側枝,還需要控制二次枝,疏除過密枝,處理好背下枝。試花試果的幼樹,以培育樹形為主,在進行主側枝的選留時,可以通過疏除、短截等方法,拓展樹冠,發(fā)展新枝,培育結果枝。4-5年生的核桃要保持適當的結果,并且要疏除交叉枝、過密枝以及重疊枝,疏除徒長枝,確保枝梢均勻分布,以此來透光與通風,確保枝干能夠茁壯成長。如果是結果較大的年份,就需要重新修剪,以此來促進核桃樹的平衡生長,這對透光與通風有著顯著的效果。當核桃采收以后,在第二年樹液流動前,應該要將弱枝、病蟲枝、枯枝剪除,以此來讓樹體健康地成長。在進行核桃樹的修剪時,最佳的修剪時間為春季展葉初期或者秋季落葉前,這樣就能降低樹體流傷,降低營養(yǎng)流失。
在進行核桃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首先應該要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對核桃的生長環(huán)境進行改善,提高園林的管理水平,促使核桃樹更好的抵抗病蟲害。而且還需要加強對核桃病蟲害天敵的保護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在進行藥劑選擇時,首先選擇生物制劑,如果要使用化學藥劑時,一定要使用毒性較低的,并且要降低用量,降低污染。核桃病蟲害主要有根腐病、潰瘍病、炭疽病、腐爛病等,在進行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各病蟲害的實際特點與狀況,制定科學有效地防治措施。
對于那些園地環(huán)境較為惡劣,且核桃樹生長態(tài)勢不好、缺肥的核桃園林,不但要施加基肥,還能夠與玉米、豆類等農作物進行合理的間作,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以耕代撫,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總而言之,為了促使核桃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實現核桃提質增效,就必須要重視栽培技術的提升,通過提升核桃的品質來提升核桃產量,實現核桃種植的生態(tài)化發(fā)展。只有對核桃栽培技術進行不斷地改善,才能優(yōu)化隴南地區(qū)的種植模式,為隴南地區(qū)核桃種植提質增效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