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康勝 (廣東茂名市電白區(qū)楊梅寄宿學校)
所謂“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作為教師,“傳道”即“德育”應該擺在教學教育工作的首位。教育家高振東曾經(jīng)說過:“智育沒有德育做基礎,就是犯罪的幫兇;體育沒有德育做基礎,就是暴力的前衛(wèi);美育沒有德育做基礎,就是腐化墮落的催化劑;群育沒有德育做基礎,就是社會動亂的根源?!苯逃龖痰聻橄龋绻麤]有德育為教學工作作鋪墊,一切的教育都是妄談。
學校只以教學為中心,認為只要提高學生的成績就是教育的成功,而忽略了德育的滲透。
德育過于形式化和強制化。在德育過程中,只是表面做做功夫,沒有深入探討,到底怎樣將德育內(nèi)容滋潤到學生的心田。老師只是注重把“背誦”作為德育的主要手段。讓學生背誦《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而缺乏一個德育的實踐過程?;蛘邔W校的堅持力度不夠,剛開始時風風火火,結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不了了之。
現(xiàn)在人們的價值觀都發(fā)生了變化,這就給德育提出了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如果脫離社會現(xiàn)象一味灌輸各種空洞的德育,德育的目標只停留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接班人”的宏觀層面上,內(nèi)容過于理論化和形式化。那么勢必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更不用說配合學校的教育了。
比如組織學生觀看感恩教育演講,學生們看得熱淚盈眶??捎^看結束后,學校階梯教室里面垃圾遍地。又如學校組織學生為地震災區(qū)捐款,卻煽動學生看誰捐的“紅?!保ò僭n票)最多。最后學校把他們被評為優(yōu)等生,讓學生對其敬仰——這無疑是德育的極大諷刺。
在全封閉寄宿學校的學生,他們的父母多為外出打工一族。他們的家長深深懂得“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所以把孩子送到全封閉寄宿學校就讀。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這些留守學生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算困難。而由于工作原因,父母常年不能陪在孩子身邊。為了彌補愛的缺失,這些家長多會在物質(zhì)上無限度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家長雖然不在身邊,學生依然過著“錢來伸手”的生活。家長們認為孩子只要在學校吃好穿好,學習成績優(yōu)秀就可以了。如果學生考試不理想,多數(shù)家長只知道對學生一頓批評,而沒有冷靜下來分析其中原因,更不清楚孩子想要的是什么。同時,有些家長教育孩子過于封建化:孩子犯錯時,他們用棍棒教育;孩子叛逆時,他們用棍棒教育;孩子甚至做得好時,他們依然用棍棒教育。他們自己卻不明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的道理。
很多外出務工的家長忽略了對孩子的德育,他們認為德育是學校的責任,自己主要負責解決孩子的物質(zhì)需求便可。有些家長面對學校向他們反映孩子在校表現(xiàn)情況,他們也只是敷衍了事,沒有很好地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更有甚者,部分家長認為學?!白鋈艘蠈崱薄奥芬姴黄揭鍪窒嘀钡鹊掠^于迂腐,他們的教育觀念和方式與學校背道而馳。這樣便使學生接受德育的誤區(qū)在泥潭里越陷越深。
社會是學生德育的一所無形的學校。社會的文化環(huán)境無形中影響到學生道德觀的形成和發(fā)展。不良的社會風氣,給學校的德育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
比如學校周圍的網(wǎng)吧,為了牟取暴利任由未成年人在電腦旁沉溺網(wǎng)絡游戲。一些網(wǎng)絡上的不良信息嚴重影響著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比如賭博酗酒,搶劫強奸等,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嚴重顛覆了他們的道德觀。
德育效率的最大化應該是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面相互默契配合的結果。學校教育是學生德育教學的主要戰(zhàn)營。特別是全封閉寄宿學校,學生普遍一個月左右才離開學校一次。這期間學校應該舉辦各種德育活動,把德育滲透到學生的每一個生活細節(jié)中去。比如培養(yǎng)學生的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他們懂得在活動中懂得父母的不容易,從而學會感恩。在生活學習中,引導學生互幫互助,只有大家共同進步才是最大的進步。
家庭中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有著直接的示范作用。所以父母應該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為自己的孩子樹立好榜樣。在全封閉寄宿學校,學生回到家里如果父母沒有配合學校的教育,那就會產(chǎn)生“學校筑墻,父母拆墻”的惡性循環(huán)后果。
在全封閉學校,學校誤以為只要把學生關在學校里學習生活,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就不會被社會的不良風氣影響。這是閉門造車的做法,必然很容易導致學生身心畸形發(fā)展。學生如果連世界都沒觀過,何來世界觀?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社會務必營造一個和諧的文化環(huán)境。凈化社會風氣,規(guī)范學生獲取社會信息的渠道,多宣揚社會上健康、正義的一面。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在家做一個好孩子,在校做一個好學生,在社會做一個好公民。
樹立道德短期和長期的目標。馬拉松選手都是把整個長跑路途分為了若干個目標,最終才有更大的可能達到終點。針對不同的學生,德育內(nèi)容應該有所不同,這是德育中的因材施教。比如針對一個在校表現(xiàn)行為比較惡劣的學生,我們?yōu)樗可矶ㄗ龅牡掠繕藨撌亲屗米罨镜牡赖露Y儀。在初中階段,可以根據(jù)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特征,設立與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相適應的德育教學內(nèi)容。比如在新時代大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懂得如何保持自身與之健康的關系。在全封閉寄宿學校,學生是不允許帶手機進入校園的。而很多學生并不理解學校的良苦用心。在開展教育中通過一張用近代中國人吸鴉片和現(xiàn)在中學生玩手機作對比的圖片,讓學生懂得吸鴉片和玩手機同樣會上癮。一個人吸鴉片的后果是走向滅亡,而一個中學生玩手機呢?他的未來又在哪里?
教育學生從身邊做起,知法守法。教師對學生應重在言傳身教,為學生創(chuàng)設道德情景,在活動中選擇道德行為。比如觀看小品《扶不扶》,在道德情景的創(chuàng)設中,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思考,如果他自己遇到類似情況,會不會伸出援助之手。正所謂“人心倒了,就扶不起來了”,在這樣的追問中學生的道德觀更容易得到升華。
教師對學生的榜樣導向以及學生自己的榜樣示范作用,是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應該在道德行為規(guī)范方面起到表率作用。教師應該有崇高的教育理想,關愛每一位學生,這是作為一名合格老師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位教師在學校里只為混日子,那他將一事無成,更不必要求學生如何更好地生活和學習了。每一位學生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應該做到因材施教,讓每一位學生的潛力得到最大的發(fā)揮。教師在進行德育中,應懂得包容學生,關愛學生。特別是在全封閉學校,父母常年不在身邊,老師很多時候應該扮演父母的角色,這就更應該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了。全封閉寄宿學校里,有些初中生平時喜歡鬧事以取得別人的注意,以至爭取到遠在他鄉(xiāng)打工的父母回到學?!鞍菰L”他。對此,老師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懷,恰當?shù)貙ζ溥M行思想教育。德育過程中可允許學生不良行為的重復,并不斷地做學生的思想工作,直到他們在思想上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錯誤,最后能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耐心和愛心是每一位老師必備素質(zhì)。
另外,課堂是德育的前沿陣地。在課堂上教師隨性的德育將潤物細無聲一樣,滋潤學生的心田。比如在“小巷深處”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以情動人引導學生懂得父母的不容易,學會感恩。在“駱駝尋寶記”的教學里,讓學生隨著那一瘸一拐的駱駝到沙漠深處尋找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尋找一種腳踏實地的品質(zhì)。
總之,在全封閉學校開展德育,應該注重家庭、學校、社會和學生的和諧互動,才能為培養(yǎng)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提供了最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