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亮瑩(北海職業(yè)學院)
中國的國際貿易正在逐漸的擴大,所以就更加需要高技能、高素養(yǎng)的人才。在高職院校國際貿易課程教學中,仍然有眾多的問題出現(xiàn),比如:教學教材比較傳統(tǒng)、教師教學手段單一化、缺少實踐基地的構建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導致國際貿易人才培養(yǎng)受到不利影響。為了能夠更好的解決以上問題,那么就需要對高職院校國際貿易課程教學進行教學改革,利用新教材的方法,提升國際貿易教師的整體素質以及教學方式,強化教學實踐基地的構建。
目前,高職院校中國際貿易課程主要涵蓋:(1)國際貿易各歷史階段的規(guī)律以及特征;(2)分析資本主義時期;(3)國際貿易的基本概述;(4)國際貿易相關的政策;(5)國際貿易現(xiàn)象。以上這些是國際貿易專業(yè)課程中一定要了解及需掌握的基本知識,其內容比較多,應用面比較廣。高職院校國際貿易類課程中所用的教材內容與編輯的較為相似,在教材編輯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已經出版的,而且得到人們認可的資料和研究進行論述,從而確保教材的嚴密性以及權威性。但隨著國際貿易不斷地發(fā)展,新的思路以及新的舉措也在不斷地出現(xiàn)。然而,在國際貿易教材出版中,當時還可以跟得上國際貿易的需求,但假如應用到3、4年以后,眾多的內容與當前的國際貿易所規(guī)定的要求就會互相沖突,而且教材內容也出現(xiàn)落后的現(xiàn)象發(fā)生。比如,在眾多的國際貿易教科書中,涵蓋了四種關稅稅率,但并沒有涵蓋我國目前正在使用的關稅稅率。其教材顯然不能夠滿足當前的國際貿易的需求,而且也會直接影響到國際貿易在高職院校中的教學水平[1]。
高職院校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主要是通過講解傳授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許多教師都利用了這種教學方法,并持續(xù)到現(xiàn)在。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變化、社會不斷的發(fā)展以及高職院校學生的個性特征,這種教學方式已經完全滿足不了學生目前的需求,導致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會有所減弱。在教學以及學習中,是師生之間共同進步的過程,高職院校的學生所知道的新知識在課本上并沒有體現(xiàn)出來,而且有的還會偏離課本中的內容。如果教師還是采取傳統(tǒng)教學方式,學生就會對國際貿易學習失去興趣,而且還會讓學生引發(fā)出更多的問題,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也會有所缺失。當前國際貿易教學重理論、輕實踐,是在教學方法中比較單一的主要原因。教師只是通過教材進行教學,先教學基本的概念知識,然后在進行分析其中的過程,最后進行布置作業(yè),嚴重的缺少教師對學生的具體了解,從而不能考慮到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問題,這樣單一的教學方法對當前的國際貿易已經非常的不適合,并且對國際貿易所要求的應用型人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沒有達到標準[2]。
高職院校國際貿易課程中,主要通過基本理論進行教學,而高職院校國際貿易教學實踐基地比較匱乏。就算是有些高職院校有實習教學基地,但是也只是走過場罷了,沒有發(fā)揮真正的作用。如果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落后,那么就會影響學生實踐學習,學生不能利用實踐學習來提升自己對國際貿易的能力,且應用人才得不到很好的發(fā)揮,對于理論與實踐不能進行相融合,學生無法真正的理解課程的內容,從而致使高職院校的學生失去對國際貿易的學習興趣[3]。
通過高職院校教育的特點,有些高職院校的師資理想不能夠滿足國際貿易的教學需求,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幾乎都是剛剛畢業(yè),就開始進行教學,缺少教學經驗以及實踐能力,對于教學也是只是課本中的內容,所以,高職院校應重視教師教學的技能以及質量,定期的進行教學考核工作[4]。
通過高職院校國際貿易課程的發(fā)展需求,進行隨時的調整教學理念、目標,設置國際貿易課程教學的提綱,編寫國際貿易課程中所需要的教育教材。教材的編寫和更新需要有周期性,不能隨時的進行編寫。但在高職院校的國際貿易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現(xiàn)有的教材進行借鑒編寫,比如國際貿易的基本特點、基本論述、基本政策、措施等這些相關的案例分析,都可以匯入到國際貿易課程的教學當中去,并讓學生及時的掌握及了解新的國際貿易相關信息及動態(tài),讓學生激發(fā)對學習的興趣。新的國際貿易知識以及信息是通過原有的教材進行補充而得出的,能夠有效的解決現(xiàn)有教材的實際應用,并能夠初步的解決教材滯后的問題[5]。
高職院校國際貿易教師可以通過目前的國家貿易新形式與學生的個人特點,進行計劃教學,加強教師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教師應該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教學,選取比較重點的內容先進行講解,并且通過教學種不同的內容,進行不同的教學講解方式。例如:(1)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法,用最新的國際貿易的例子,通過國際教學內容,與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互相的交流與分析,強化學生們的積極參與性;(2)可以利用實踐教學法,把比較抽象、不好理解的內容轉變成實踐教學,通過信息化技術了解外貿企業(yè)中的機構具體信息,并知道外貿企業(yè)的最新信息內容,進行調查分析,編寫出相關的知識點;(3)利用專項教學法,可以采用擬定專題,讓高職院校的學生收集信息,并進行溝通,培養(yǎng)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分析能力[6]。
高職院校應強化實踐基地的構建,實踐基地可以通過兩點內容進行構建:校園里的實踐基地構建和校外的實踐基地構建。其中,校園里的實踐基地構建,主要是構建一個國際貿易實驗室。通過軟件來模擬國際貿易的相關流程,使學生在實驗中能夠更好的掌握國際貿易課程中的內容,從而加強學生的實際操控能力以及參與積極性。校外的實踐基地構建,是高職院校哦與外貿企業(yè)進行相互合作中,讓高職院校的學生到企業(yè)中進行實習或了解,使學生能夠實踐的感受到國際貿易的內容以及工作流程,知道國際貿易的真實環(huán)境,讓學生更加確定國際貿易帶來的好處,有更明確的學習目標[7]。
高職院校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不同,教師應具備較好教學的能力,因為當前的國際貿易教學中要有比較強的操作性,所以僅僅依靠理論進行講解是不行的。高職院??梢蚤_展國際貿易教學競賽,這就要求國際貿易教師有比較堅實的理論基礎,并且也要具有國際貿易有關的實踐操作能力,通過各種教學手段,熟練地進行教學講解。高職院校應對國際貿易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讓教師既能更好的了解國際貿易基本理論,也能增強教師專業(yè)的操作以及實踐能力,從而培養(yǎng)出雙師型的職業(yè)教師。對于實習教師以及青年教師來說,高職院??梢宰尳處煹胶献髌髽I(yè)或者其他院校進行學習參觀,培養(yǎng)教師實踐能力,讓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更好的進行傳授知識,使高職院校的國際貿易教師隊伍逐漸的龐大起來。
總的來說,高職院校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改革中,應在新課程的觀念下進行實施,從制定目標、課程制定以及課程內容等方面對學生以及教師進行全方面的培養(yǎng),讓教師能夠發(fā)揮其應有作用、讓學生能夠在學習實踐中找到興趣。高職院校國際貿易課程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和教師都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國際貿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