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歆昌,雍 磊,張素芳,焦芳芳
(洛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皮膚科,河南 洛陽 471003)
痤瘡是一種好發(fā)于青春期,具有多因素致病機制,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中國人群發(fā)病率為8.1%[1],囊腫型痤瘡屬于重度痤瘡,主要表現(xiàn)為結節(jié)、囊腫,也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粉刺、丘疹、膿皰。對患者的容貌和心理造成較大的影響[2]。臨床多采用口服維A酸類藥物,系統(tǒng)應用抗生素及光動力和紅藍光方法聯(lián)合使用[3]。雖然療效好,但抗生素耐藥性高,而維A酸類副作用較大,患者大多不能接受。我院皮膚科治療囊腫型痤瘡,主要以火針與中藥面膜治療為主,其療效顯著,操作簡便,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洛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就診的囊腫型痤瘡患者,符合Pillsbury分類法IV級的診斷標準:除有粉刺、炎性丘疹、膿皰外,還有結節(jié)、囊腫或瘢痕[4],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 懼怕火針治療者;② 近1個月內(nèi)服用過維A酸類,雷公藤膠囊,糖皮質(zhì)激素,抗生素等藥物,近1周內(nèi)外用過治療痤瘡的藥物;③ 有光敏性皮膚病,服用過光敏性藥物,或可能因照射加重的疾病;④ 備孕、懷孕及哺乳期的患者;⑤ 伴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和精神疾病;⑥ 有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礙者。共入選72例,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齡(15~35)歲,病程3個月~2年。受試者按照門診就診次序及選擇的治療方案,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5],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及病情程度方面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火針+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紅藍光治療?;疳樦委煟夯颊哂脺厮逑疵娌亢?,取仰臥位,常規(guī)消毒,點燃酒精燈,左手持酒精燈,右手持火針,將火針針尖處在酒精燈外焰加熱至通紅后,對著囊腫處迅速刺入(1~3)針,用棉簽盡量將囊腫內(nèi)膿液,瘀血排盡,施術后囑患者火針治療部位3d內(nèi)不沾水。消毒干棉球擦拭干凈,予以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浙江孚諾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1269)涂抹創(chuàng)面。火針治療后進行紅藍光照射,患者佩戴遮光眼罩,選用紅藍光治療儀(型號:LED-IA型),藍光60mw/cm2,紅光50mw/cm2,每次先照藍光5min,再照紅光15min?;疳樑c紅藍光照射治療每周1次,皮損處外用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2次/d,連續(xù)治療4周。
治療組:火針+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中藥面膜治療?;疳樦委熗瑢φ战M,中藥面膜治療:主要成分為郁金、丹參、大黃、黃連、乳香、沒藥。打超微粉,每次取適量中藥粉倒入碗中,加入溫熱純凈水適量攪拌均勻至糊狀,放置至舒適溫度后,將藥物均勻敷在臉上,20min后將面膜刮除,火針與中藥面膜治療每周1次,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用法同對照組,連續(xù)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和療效判定標準
1.3.1 觀察指標 于每次治療前后對患者炎性丘疹、膿皰、囊腫進行計數(shù),采用同一款華為手機(榮耀note10)進行拍照,部位均應一致,同時記錄不良反應[6]。
1.3.2 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皮損總數(shù)-治療后皮損總數(shù))÷治療前皮損總數(shù)×100%。痊愈:療效指數(shù)≥90%;顯效:療效指數(shù)為60%~89%;有效:療效指數(shù)為20%~59%;無效:療效指數(shù)≤19%。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6]。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36例,痊愈12例,顯效13例,有效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69.44%;對照組36例,痊愈4例,顯效10例,有效16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38.89%。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8.058,P<0.01)。
2.2 不良反應 部分患者在火針治療過程中感覺疼痛,均在承受范圍內(nèi),治療過程中均有滲血和滲液,未影響繼續(xù)治療。所有患者治療過程中及術后隨訪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
外治囊腫型痤瘡以外用藥物、紅藍光治療為主,外用藥物以抗菌藥物為主,常用的有過氧化苯甲酰及具有抗痤瘡丙酸桿菌和抗炎作用的抗生素,雖然在臨床中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但是氧化苯甲酰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刺激反應,而抗生素也易誘導痤瘡丙酸桿菌耐藥,因此在臨床中有一定的局限性。紅藍光常用來與光動力,火針聯(lián)合使用,或單獨使用。波長為415nm的藍光能夠殺滅痤瘡丙酸桿菌,抑制炎癥,破壞皮脂腺,并減少毛囊阻塞。波長為633nm的紅光能夠加速細胞新生,組織再生,縮短康復期[7]。在痤瘡局部外用5-氨基酮戊酸后,經(jīng)紅光或藍光照射后發(fā)生光化學反應,具有抑制皮脂分泌、殺滅痤瘡丙酸桿菌、免疫調(diào)節(jié)、改善皮脂腺導管角化及預防或減少痤瘡瘢痕作用[3]。在火針治療后應用紅藍光照射,既能夠增加紅藍光的穿透效果,也能縮短火針治療后創(chuàng)面的愈合和修復時間,兩者的協(xié)同作用,從而更好地提高治療效果[8]。因此紅藍光治療以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并有著較好療效,已成為西醫(yī)治療痤瘡的常用治療方法。
中醫(yī)學認為,囊腫型痤瘡主要以局部火熱之邪熾盛,熱盛肉腐,醞釀郁結成膿為特征[9],《黃帝內(nèi)經(jīng)?素聞》:“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達之,火郁發(fā)之?!痹诒敬窝芯恐校P者從“火郁發(fā)之”理論出發(fā),通過火針對囊腫型痤瘡進行治療?;疳樇嬗嗅樅途牡碾p重作用,火針治療囊腫型痤瘡,采其“以熱引熱,火郁發(fā)之”之意,既有引熱外出,拔毒排膿、斂瘡、排膿的局部作用,又有溫通通絡、促進氣血運行的全身效應[10]。使局部郁而不發(fā)的毒邪隨氣血的流通,宣而發(fā)之,達到整體經(jīng)氣暢通,氣血調(diào)和,是火針治療囊腫型痤瘡的主要機理[11]。火針治療后,在患處外用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既能夠控制感染,又可以減輕火針治療引起的燒灼及刺痛感。
囊腫型痤瘡辨證多以血熱偏盛、肺胃積熱、血郁痰結為主,歷代醫(yī)家多從熱證論治[11]?!独礤壩摹吩疲骸巴庵沃砑磧?nèi)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nèi)治之藥。所異者,法耳?!敝兴幟婺な且灾嗅t(yī)理論為指導,辨證用藥,組方靈活,副作用小,針對性強,其主要成分為郁金、丹參、大黃、黃連、乳香、沒藥等。其中郁金有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涼血作用,《本草匯言》:“郁金清氣化痰散瘀血之藥也”;丹參有活血,祛瘀止痛,涼血消癰作用,《本草便讀》:“丹參,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新,善療風而散血……丹參雖有參之名,但補血之力不足,活血之力有余,為調(diào)理血分之首藥。”大黃能瀉火解毒,涼血消腫,有治熱毒癰腫疔癤的作用;黃連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12];乳香、沒藥兩者均有具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之功效?!夺t(yī)學入門》:“沒藥推陳出新,故能破宿血,消腫生肌,為瘡家奇藥也?!薄侗静菥V目》云:“乳香活血,沒藥散血,皆能止痛、消腫、生肌,故二藥每每相兼而用?!彼幬镏苯幼饔糜谄つw,能更好地發(fā)揮中藥的有效成分,進而調(diào)理氣血、經(jīng)絡、改善血液循環(huán)[13]。諸藥合用,既有清熱解毒、化瘀散結的功效,又有止痛、消腫生肌的作用,在治療痤瘡的同時,又更好地緩解火針治療后腫痛,并縮短皮損的愈合時間。
綜上所述,從“火郁發(fā)之”理論出發(fā),通過火針聯(lián)合中藥面膜治療囊腫型痤瘡療效顯著,操作簡潔方便,皮損愈合時間短,安全性好,值得臨床開展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