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舒淇 內(nèi)蒙古赤峰學院
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綜合課程,需要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夯實根基,不斷積累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把握實踐機會。同時,為培養(yǎng)學生即興伴奏能力,提高學生鋼琴演奏水平,在教學中,教師也需要關注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yǎng)。本文簡述了鋼琴即興伴奏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四點有效策略供教學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借鑒分析。
目前鋼琴教學中,雖然新課程改革工作已深入推行,但是鋼琴即興伴奏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一是學生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只注重自身技藝的學習,而忽視了基本理論知識,導致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不牢靠。二是學生的音辨能力不足,他們對音樂知識體系的理解不夠透徹,同時對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音樂文化掌握不夠,不能深入理解音樂文化內(nèi)涵。三是學生缺乏想象力,在即興演奏中,受制于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條框,難以釋放天性演奏出較好的曲目。在鋼琴學習中,演奏者的想象能力一直是影響演奏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即興創(chuàng)作過程中,演奏者可以憑借自己的想象能力,彈奏屬于自己的曲目。四是學生缺乏專項訓練,在舞臺演奏中默契度不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開展情境聯(lián)系,在即興伴奏中個性突出,缺乏有效合作,導致即興伴奏中音樂和聲不契合。
在鋼琴學習過程中,注重基本功的掌握,深入理解音樂理論知識,是一個合格的音樂人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在鋼琴即興演奏之初,學生需要具備讀譜的能力,深化基本功學習,熟悉樂譜的基本含義,并加強手指的鍛煉,充分掌握演奏技巧。在鋼琴學習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手指訓練,通過不斷練習,有效提高學生手指的靈活度,使學生在實際演奏中,依靠扎實的基本功,彈奏出優(yōu)美的鋼琴曲目。
例如,在教學《哈農(nóng)》中,為了提高學生手指的靈活度,在日常訓練中,教師應不斷加強學生對音符的熟知程度,并加大練習難度,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基本功,同時,教師應注重學生對音樂的掌握能力,鼓勵學生掌握24 個大小調(diào),使學生在即興演奏過程中,充分運用學習到的鋼琴知識,彈奏出屬于自己的音樂。
學生在學習鋼琴過程中,需要明白鋼琴伴奏能力是一種較為高超的技能,需要彈奏者掌握音辨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對其他國家音樂文化的學習,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掌握,鼓勵學生深入感知音樂文化的內(nèi)涵。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加強對曲譜的學習,使學生對五線譜等相關知識進行有效掌握,從而為鋼琴伴奏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鋼琴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即興伴奏的含義,然后在實踐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鍛煉學生的演奏能力,注重即興表達,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教師應先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在實際演奏中,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不同帶給聽眾的直觀感受是大不相同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掘?qū)W生的潛能,豐富學生的情感,注重學生內(nèi)心情感的表達,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音樂的內(nèi)涵,使其熟悉作品的內(nèi)在思想,從而不斷提高學生伴奏能力,深化其對音樂的認知,進而促進其即興演奏能力的提升。
即興伴奏需要鋼琴演唱者與鋼琴伴奏者默契配合,如此才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為了審美的統(tǒng)一,演奏者之間應加強默契,注重音色、速度等配合,不斷深化對音樂的掌握程度。為了學生即興伴奏能力的提高,教師需要有效鍛煉學生之間的默契,通過演奏者與伴奏者之間的共同練習,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明白即興伴奏不是一個人的表演,需要做到互相的協(xié)調(diào)配合。在演奏過程中,學生需要明確自身定位,避免造成音樂的不和諧。通過勤加練習,學生能有效掌握即興伴奏的技巧,將內(nèi)在的情感自然流露出來。為了積極應對舞臺表演,充分釋放彼此潛能,在音樂伴奏過程中,學生應不斷提升自己的合作能力,加強與演唱者之間的合作,增加彼此的默契。
總而言之,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基本功,有效鍛煉學生手指的靈活度。這樣,學生掌握了即興伴奏需要具備的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再加上豐富的想象力,一定能彈奏出符合情境的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