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根曹布道
(中央民族大學(xué)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xué)學(xué)院,北京100081)
羅桑丹津著《黃金史》、佚名氏《黃金史綱》和薩囊徹辰著《蒙古源流》等17世紀(jì)蒙古文歷史文獻,記載了有關(guān)成吉思汗東伐日出之國索龍哈(s?l??xɑ)國并收服該國,娶其國王之女忽闌(x?lɑn)為妻,并在他國淹留三年的傳說故事,我們將稱其為成吉思汗“忘家”故事。該故事與蒙古英雄史詩《格斯?fàn)枴分械母袼範(fàn)柡埂巴摇惫适聵O為相似。對此,蒙古國學(xué)者策·達(dá)木丁蘇榮在《蒙古文學(xué)史》一書中寫道“與忽闌公主成親后成吉思汗沉溺于幸福,忘掉家鄉(xiāng),索龍哈之國溺居三年的故事可能受15世紀(jì)在蒙古地區(qū)廣泛流傳的史詩《格斯?fàn)枴返挠绊憽?。?]喬吉在整理注釋羅桑丹津所著《黃金史》一書時發(fā)現(xiàn),本書所記成吉思汗“忘家”故事作注時也印證了策·達(dá)木丁蘇榮的觀點。[2]389巴·布和朝魯、圖婭??弊⑨尩摹堵「K赂袼?fàn)杺鳌罚?]18的前言里同樣重復(fù)上述觀點,同時還比較了《隆福寺格斯?fàn)杺鳌分械母袼範(fàn)枴巴摇惫适潞统杉己埂巴摇惫适碌牟糠智楣?jié)。上述學(xué)者雖然提出成吉思汗“忘家”故事受影響于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并提出兩則故事之間的某些共同點,但他們都沒有進一步展開討論,也沒有基于具體的文本進行考證。筆者在充分搜集蒙古文《格斯?fàn)枴废嚓P(guān)資料和藏族《格薩爾王傳》相關(guān)資料的基礎(chǔ)上,通過比較成吉思汗和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碌那楣?jié)、母題,探討兩則故事之間的關(guān)系。
17世紀(jì)成書的羅桑丹津著《黃金史》、佚名氏《黃金史綱》和薩囊徹辰著《蒙古源流》等蒙古文歷史文學(xué)文獻中記載有關(guān)成吉思汗在索龍哈國淹留三年的傳說故事。該傳說故事在羅桑丹津著《黃金史》中這樣記載的:圣主成吉思汗向日出之國索龍哈進軍,適值烏訥根江水上漲。由于大軍受阻,圣主及大軍扎營此地,便遣使代已諭令:“圣主為了征收貢賦而來?!彼鼾埞牟几敛旌焙梗╞?xɑ?ɑɡɑnxɑɡɑn)奉獻其女名忽闌者為鐘根(???ɡ?n)①,……其后,圣主欲與忽蘭哈屯共枕,全體臣僚勸諫圣主,不宜在他鄉(xiāng)與忽蘭共枕,回家行此事如何?不聽。從此,淹留索龍哈國三年。這期間,圣主委任哈兒合孫·豁兒赤(ɑrɡɑs?n x?r?i)監(jiān)國。于是家里派遣哈兒合孫·豁兒赤作使臣去探悉圣主淹留他鄉(xiāng)之原因(哈兒合孫·豁兒赤勸諫成吉思汗的語句部分略)。圣主隨即啟程。圣主降旨:“我的孛兒貼格兒真(b?rt?ɡ?l?in)哈屯系幼時結(jié)縭,無顏相見,回到家里,那屋子變窄了。與家里人未商量[與忽蘭共枕],怕我孛兒貼格兒真在家里憤恨生氣,為此又羞又懼,故從九員大將中有一位先我而去,為我說情!”于是札剌兒部的木華黎(m?xɑl?)奉圣主之命令前往。到達(dá)之后,給孛兒貼格兒真哈屯叩頭。[2]383后孛兒貼格兒真哈屯不僅原諒了成吉思汗“忘家”的“過錯”,而且還依據(jù)當(dāng)時一夫多妻之俗,贊許成吉思汗娶妻行為。
佚名氏《黃金史綱》記錄的此傳說故事與上述相同。成吉思汗“忘家”故事在薩囊徹辰著《蒙古源流》中是這樣記載的:就在壬子年當(dāng)年,[主上]三十一歲時,向日出的方向進發(fā),遠(yuǎn)征烏訥根江。因江水上漲,主上在江岸這邊駐營,遣使臣前去傳諭:“汝輩為我交納貢賦!不然就要開戰(zhàn)!”肅龍古斯(s?l??ɡ?s)(即索龍哈)的察罕合罕(?ɑɡɑn xɑɡɑn)驚懼,把肅龍古斯-篾里乞的帶兒兀孫(s?l??ɡ?s m?rxid in d?r?s?n)的女兒忽闌豁阿(x?lɑn x?wɑ)作為鐘格(即鐘根)獻給[主上],又獻用虎皮圍上的帳房、兀洼思和肅龍古斯兩鄂托克的人做為陪嫁,就這樣收服了三省白色肅龍古斯人眾(?ɑɡɑn?l?sɡ?rbɑn m???s?l??ɡ?s)。[主上]在那里一住就是三年,于是孛兒臺旭真(b?rt???sin)哈屯派哈兒合孫豁兒赤前去探望。(哈兒合孫豁兒赤勸諫成吉思汗回歸的語句略)……[主上]說:“這番提醒的話有理?!庇谑菑倪h(yuǎn)征處回師,接近家門時,[主上]說:“孛兒臺旭真哈屯是我從小認(rèn)識,是我父上為我娶的,像母親一樣的賢妻。此次我在異國他鄉(xiāng)私自娶忽蘭為妻,現(xiàn)在沒臉相見留守家眷的孛兒臺旭真哈屯,在我九員大將中一個人前去,向我孛兒臺旭真說情!”于是成吉思汗九員大將之一的札剌亦兒部的木華黎為他說情,最終大哈屯原諒了成吉思汗。[4]153
《蒙古源流》所記成吉思汗“忘家”故事顯然參考了羅桑丹津著《黃金史》和佚名氏《黃金史綱》,但作者并沒有完全照抄上述文獻的記載,作者將成吉思汗的“忘家”傳說故事歷史化,對故事的某些內(nèi)容進行改編和刪減:
第一,改編的部分:1.《蒙古源流》中明確交代成吉思汗出征索龍哈國的時間,即“就在壬子年當(dāng)年,[主上]三十一歲時”[4]153,而羅桑丹津著《黃金史》中沒有交代這次征伐的時間及成吉思汗的年齡。2.羅桑丹津著《黃金史》中記載忽闌姑娘是“索龍哈國的布噶察干之女”[2]383,而在《蒙古源流》中卻寫為“肅龍古斯-篾里乞的帶兒·兀孫的女兒忽闌·豁阿”[4]153。此陳述與《蒙古秘史》《史集》等歷史文獻的記載部分吻合,作者顯然力爭將成吉思汗娶妻行為向歷史靠攏。3.《蒙古源流》中寫到收服“三省白色肅良合人眾”,[4]154而在羅桑丹津著《黃金史》中稱“索龍哈國王投降”。4.《蒙古源流》中把“家里派遣哈兒合孫豁兒赤作使臣(ɡ?r dɑ? ɑrxɑs?n x?r????l?i il?ɡ?x?i)”[2]383一詞改為“孛兒臺旭真哈屯派哈兒合孫豁兒赤前去探望b?rt???sin xɑt?n b?lxɑxɑr?nɑrɡɑs?n x????il?ɡ?b?i”[4]154。5.《蒙古源流》中寫到成吉思汗娶忽闌姑娘是因為“為了收服遠(yuǎn)方的人眾”[4]154,而羅桑丹津著《黃金史》、佚名氏《黃金史綱》中沒有出現(xiàn)這些信息。
第二,刪減的部分:1.《蒙古源流》中刪除了對成吉思汗和忽闌在野外共枕成為夫妻的陳述,但在后來通過成吉思汗懺悔的言語中出現(xiàn)“因出游荒野娶了忽闌(x?x?r?ɡɑr??x?lɑn?ɑb?ɡsɑnɑɑr)”[4]157之句,以此說明成吉思汗與忽闌在野外共枕的事實。2.《蒙古源流》刪除了“哈兒合孫·豁兒赤用三天時間走完了普通人走三個月的路程”[2]383等英雄史詩式的夸大的詞句。
羅桑丹津著《黃金史》和佚名氏《黃金史綱》《蒙古源流》等歷史文學(xué)文獻中記載的成吉思汗“忘家”故事在語言表達(dá)、修辭手法方面有諸多不同,其中《蒙古源流》的表述更有特色。作者著述該書時改寫了羅桑丹津著《黃金史》和佚名氏《黃金史綱》的一些模糊不清的內(nèi)容,同時刪除了一些重復(fù)的內(nèi)容和夸張的詞語,還簡化了人物間冗長的英雄史詩式的詩歌對話內(nèi)容,使故事更簡短易懂,更接近歷史。除此之外,上述蒙古文歷史文學(xué)文獻中的此故事的情節(jié)內(nèi)容、敘事順序、敘事模式相一致。即成吉思汗進軍索龍哈國,國王向成吉思汗獻忽闌姑娘,成吉思汗與忽闌共枕,并在那里逗留多年,哈兒合孫·豁兒赤勸諫成吉思汗回國,成吉思汗回國后怕見其夫人,便派木華黎說情夫人原諒成吉思汗的“忘家”行為等情節(jié)。
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掠涊d于英雄史詩《格斯?fàn)枴返母鞣N版本中。其中,被人們最熟悉的北京木刻版《格斯?fàn)枴分惺沁@樣記載的:威震十方的圣主格斯?fàn)柡规?zhèn)壓十二頭蟒古思(mɑɡɡ?s),奪回阿魯高娃夫人之后,其夫人為了不讓格斯?fàn)柡够剜l(xiāng),故意給他吃黑色魔法食物(bɑɡn?r?t?xɑrɑid?ɡ?n),于是格斯?fàn)柡雇浺磺?,在蟒古思的黃金寶塔旁邊和阿魯高娃夫人生活了九年。在此期間錫萊河三汗(?ir?ɡ??liinɡ?rbɑn xɑɡɑn)入侵格斯?fàn)柡辜亦l(xiāng),殺死了扎薩(?ɑsɑ)等勇士們,掠走了若穆高娃(r?ɡm(xù)?ɡ?wɑ)夫人。后因在三位神姊的提醒和幫助下格斯?fàn)柡够謴?fù)記憶,踏上了回鄉(xiāng)的路。格斯?fàn)柡乖鞠氲狡浞蛉税⒅槟崭è??m?rɡ?n xɑt?n)處,但其夫人脾氣暴躁,格斯?fàn)柡褂X得她不會原諒自己“忘家”不返的行為。于是格斯?fàn)柡沟搅思覜]敢進去,卻往另一個方向逃匿。阿珠莫日根夫人發(fā)現(xiàn)后,親自追趕格斯?fàn)柡?,并向他放箭射掉格斯?fàn)柡沟目t。[5]131蒙古英雄史詩《格斯?fàn)枴返钠渌姹局杏涊d的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屡c北京木刻版《格斯?fàn)枴废嗨?,可以說是相互傳襲關(guān)系。
唯獨《隆福寺格斯?fàn)杺鳌返挠涊d是與北京木刻版《格斯?fàn)枴凡煌?,《隆福寺格斯?fàn)杺鳌分械母袼範(fàn)柡埂巴摇惫适赂乓耗菚r,格斯?fàn)柡雇畟€勇士出征羅剎之汗(rɑɡsɑɡ),在羅剎之汗夫人(塞罕乞是薩仁額兒敦汗的夫人,是羅剎之汗搶過來的)的女兒塞呼萊(s?x?l?)姑娘的幫助下戰(zhàn)勝了敵對方后,塞呼萊姑娘給格斯?fàn)柡钩粤撕谏Хㄊ澄铮谑歉袼範(fàn)柡雇浟艘磺?,期間雖然扎薩等勇士們提醒他回鄉(xiāng),但他沒有聽勸。在格斯?fàn)柡刮礆w期間名叫貢布(ɡ?mb?)的十八頭惡魔侵略了格斯?fàn)柡辜亦l(xiāng),格斯?fàn)柡沟膸讉€夫人及勇士們與他們交戰(zhàn)。后格斯?fàn)柡乖谌簧矜⒌膸椭禄謴?fù)記憶并回家。回到家后格斯?fàn)柡共]有想著去鎮(zhèn)壓貢布汗,而是舉行盛宴歡飲,在格日勒傣斯琴(ɡ?r?ld?s???n)的提醒下,格斯?fàn)柡共湃ユ?zhèn)壓貢布汗并戰(zhàn)勝了他。[3]127
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碌膬蓜t變體講述的是同一主題內(nèi)容,情節(jié)順序也一致,但人物形象的名稱和某些母題情節(jié)上有諸多細(xì)致入微的差異。
首先,故事的人物名稱不對應(yīng)。1.《隆福寺格斯?fàn)杺鳌分懈袼範(fàn)柡钩稣鞯氖橇_剎之汗,而在北京木刻版《格斯?fàn)枴分懈袼範(fàn)栨?zhèn)壓的是十二頭蟒古思。2.《隆福寺格斯?fàn)杺鳌分信c格斯?fàn)柡挂黄鹕钤谒l(xiāng)的是羅剎之汗之夫人的女兒塞呼萊姑娘,而北京木刻版《格斯?fàn)枴分惺歉袼範(fàn)柡沟慕Y(jié)發(fā)妻子阿珠莫日根。3.《隆福寺格斯?fàn)杺鳌分?,趁格斯?fàn)柡拐鲬?zhàn)羅剎之汗未歸之時入侵格斯?fàn)柡辜亦l(xiāng)的是十八頭惡魔貢布汗,北京木刻版《格斯?fàn)枴分?,是錫萊河三汗。兩則變體中的人物名稱雖然不統(tǒng)一,但他們的人物形象的功能卻是一致的,像這種人物名稱的變換正體現(xiàn)了民間口頭傳承的隨意性。
其次,某些情節(jié)在細(xì)節(jié)上的不同。1.北京木刻版《格斯?fàn)枴分懈袼範(fàn)柡躬氉砸蝗巳ユ?zhèn)壓蟒古思,而在《隆福寺格斯?fàn)杺鳌分惺歉袼範(fàn)柡辜叭畟€勇士一同去的。2.北京木刻版《格斯?fàn)枴分信c敵對方交戰(zhàn)時是扎薩帶領(lǐng)勇士們的,而在《隆福寺格斯?fàn)杺鳌分懈袼範(fàn)柡沟娜环蛉耸怯贸楹炁沙鲇率總內(nèi)ソ粦?zhàn)的。
再次,《隆福寺格斯?fàn)杺鳌分性黾恿吮本┠究贪妗陡袼範(fàn)枴匪鶝]有的情節(jié)內(nèi)容。1.格斯?fàn)柡箽⑺莉潘己蟪聊缬谛腋r,扎薩等勇士勸忘家的格斯?fàn)柡够丶业那楣?jié)。2.格斯?fàn)柡够丶液笈e行盛宴時格日勒傣斯琴勸說格斯?fàn)柡钩稣髫暡己沟那楣?jié)。與此同時,北京木刻版《格斯?fàn)枴分械哪承┠割}情節(jié)在《隆福寺格斯?fàn)杺鳌分袥]有被傳承下來,如北京木刻版《格斯?fàn)枴分械母袼範(fàn)柡够貧w的途中遇見阿珠莫日根夫人射箭恐嚇格斯?fàn)柡沟哪割}在《隆福寺格斯?fàn)杺鳌分袥]有。英雄史詩是活態(tài)的文學(xué)作品,史詩藝人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化背景的變化而對史詩內(nèi)容進行有規(guī)律的刪減和增加。“一般來說,史詩藝人熟悉故事發(fā)展的敘事脈絡(luò)以后,圍繞著主題在不同的階段運用不同的程式化詩歌段落來創(chuàng)作我們所聽到的史詩作品。”[6]
綜上,雖說北京木刻版《格斯?fàn)枴放c《隆福寺格斯?fàn)杺鳌分械母袼範(fàn)柡埂巴摇惫适掠胁煌帲珒?nèi)容情節(jié)大體一致,可以說兩者是沿襲的關(guān)系。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略诓刈濉陡袼_爾王傳》中有相同的異文,情節(jié)內(nèi)容與北京木刻版《格斯?fàn)枴废嘁恢隆R虼?,可以說《隆福寺格斯?fàn)杺鳌分械母袼範(fàn)柡埂巴摇惫适率窃诒本┠究贪妗陡袼範(fàn)枴分邢嗤适虑楣?jié)的基礎(chǔ)上改編創(chuàng)作而成的。
如前所述,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掠涊d于蒙古英雄史詩《格斯?fàn)枴?,而成吉思汗“忘家”故事則記載于17世紀(jì)成書的羅桑丹津著《黃金史》等蒙古文文獻中。通過兩則故事之間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兩者存在諸多相似的情節(jié)母題,下面詳細(xì)分析兩則故事中的相關(guān)情節(jié)母題。
首先,北京木刻版《格斯?fàn)枴匪d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屡c羅桑丹津著《黃金史》等蒙古文文獻記載的成吉思汗“忘家”故事的相關(guān)情節(jié)母題的比較:
1.兩則故事都以主人翁征伐敵方的母題開始。北京木刻版《格斯?fàn)枴分懈袼範(fàn)柡谷ユ?zhèn)壓十二頭蟒古思,而成吉思汗則進軍索龍哈國。
2.都是故事主人翁率軍戰(zhàn)勝敵方后,在他鄉(xiāng)淹留數(shù)年。格斯?fàn)柡瓜麥缡^蟒古思后救出阿魯高娃夫人,其夫人不想讓他回鄉(xiāng),便給他吃了黑色魔法食物使他忘記一切,并與他在蟒古思的金塔旁居住九年之久。成吉思汗“忘家”故事中,成吉思汗收服索龍哈國后,娶其國王的女兒忽蘭為妻,并在那里淹留三年。
3.兩則故事中均出現(xiàn)主人翁在他鄉(xiāng)淹留期間,家鄉(xiāng)遭到敵人入侵的情節(jié)母題。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轮?,格斯?fàn)柡共辉诩視r,錫萊河三汗入侵其家鄉(xiāng),殺死扎薩等勇士,掠走格斯?fàn)柡沟姆蛉?。成吉思汗“忘家”故事中沒有直接出現(xiàn)相似的情節(jié)母題,而是在哈兒合孫·豁兒赤勸諫成吉思汗的語句中隱喻描述上述母題情節(jié)。哈兒合孫·豁兒赤對成吉思汗說道:“常言道,白海青產(chǎn)卵于娑羅樹上,以為娑羅樹可靠,卻被花豹惡鷹毀了巢,吃掉卵、雛;俗語說,鴻雁孵卵在蘆葦中,以為葦叢可恃,卻讓白爪惡鷹壞了窩,吃去卵、雛”。[7]24而成吉思汗把他的話理解為“所謂娑羅樹,指我的眾伴當(dāng);所言白海青,乃我自身;所謂花豹,指索龍哈國;所言卵、雛,乃我的后妃、諸子,所謂窩、巢,指太平大邦。所言葦叢,乃廣闊大國;所謂鴻雁,指我本身;所言之鷹,乃索龍哈國;所言卵、雛,乃我的后妃、諸子,所謂窩、巢,指太平大邦”。[7]25但實則“白海青產(chǎn)卵與娑羅樹上,以為娑羅樹可靠”是隱喻成吉思汗在他鄉(xiāng)沉溺于幸福,且忘家行為?!皡s被花豹、惡鷹毀了巢,吃掉卵、雛”是隱喻或預(yù)言如果成吉思汗留戀他鄉(xiāng)不回歸,必將后方家鄉(xiāng)被敵人入侵毀滅。所以筆者認(rèn)為,在上述情節(jié)母題上,兩則故事是相似的。
4.故事主人翁被其親人或臣僚提醒、勸說,啟程回師。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轮?,忘家的格斯?fàn)柡钩粤巳簧矜⒌纳窳Ρ?,恢?fù)記憶,并在她們的幫助下回鄉(xiāng)。成吉思汗“忘家”故事中,成吉思汗被其臣僚哈兒合孫·豁兒赤力諫而回師。
5.主人翁因做錯事即“忘家”不歸,懼怕被責(zé)怪,不與夫人見面,該情節(jié)母題在兩則故事中幾乎相同。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轮校袼範(fàn)柡古缕浞蛉税⒅槟崭?zé)怪自己,不敢進家門。成吉思汗“忘家”故事中,成吉思汗未得到其原配夫人的允許擅自離家娶妻后,又怕被責(zé)怪,便到家后沒進家,派大臣木華黎先去試探。
其次,《隆福寺格斯?fàn)杺鳌匪d“忘家”故事與成吉思汗“忘家”故事的相同之處:《隆福寺格斯?fàn)杺鳌匪d格斯?fàn)枴巴摇惫适轮械母袢绽沾鏊骨俚膭裰G與成吉思汗“忘家”故事里的哈兒合孫·豁兒赤的勸諫幾乎相同。這里,他們都運用隱喻的語言勸諫其主人,勸說不要沉溺于他鄉(xiāng)的幸福,這樣做會導(dǎo)致敵人的入侵,國破人亡。
綜上所述,北京木刻版《格斯?fàn)枴泛汀堵「K赂袼範(fàn)杺鳌匪d的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屡c17世紀(jì)蒙古文文獻所載成吉思汗“忘家”故事的諸情節(jié)母題大體相似,而且兩者的主題內(nèi)容統(tǒng)一,敘事順序一致,都講述了英雄忘家不歸、在他鄉(xiāng)淹留的故事。兩則故事的這種相同性絕非是巧合,而是其中一個故事影響了另一個故事。從文化交流的流向來看,隨著藏傳佛教的傳播,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在進入蒙古地區(qū)擴散傳播后,最終在蒙古地區(qū)誕生蒙古文《格斯?fàn)枴返淖畛鯏?shù)個版本,《格斯?fàn)枴吩诿晒诺貐^(qū)進一步傳播過程中影響了蒙古民間文學(xué)和書面文學(xué),其中包括17世紀(jì)成書的蒙古文歷史文學(xué)文獻。在這種文化交流和傳播的大背景下,在17世紀(jì)成書的羅桑丹津著《黃金史》等蒙古文獻中生成了成吉思汗“忘家”故事。
關(guān)于《格斯?fàn)枴穼?7世紀(jì)成書的羅桑丹津著《黃金史》等蒙古文文獻的影響有如下考證:
首先,“格斯?fàn)枴币辉~,在羅桑丹津著《黃金史》《蒙古源流》等蒙古文歷史文學(xué)文獻中均出現(xiàn)。1.“格斯?fàn)枴币辉~出現(xiàn)于羅桑丹津著《黃金史》中。如,該文獻記載的敘事詩《孤兒傳》記載:“酒一入口,像黑蠅滿口爬行,酒勁上來,使人如兇獅跳騰,酒一沾舌,像土蜂叮難忍,酒力發(fā)作,使人如格斯?fàn)柡咕尴笫荏@”[2]318,這里的“格斯?fàn)枴笔恰皟疵?、力大”的象征?.《蒙古源流》記載:“那時,為求聘文成公主,相繼有印度法王、大食寶王、蒙古聚會之主汗、格斯?fàn)栜娡醯人姆矫娴氖钩紒淼綕h地?!保?]156這里的格斯?fàn)柡贡环Q為率軍之可汗,并與藏、蒙古和印度的可汗并列。作者把“格斯?fàn)柡埂崩斫鉃橐粋€獨立存在的軍隊的統(tǒng)帥,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其次,《格斯?fàn)枴分械淖冃文割}在17世紀(jì)歷史文學(xué)文獻中出現(xiàn)。如《格斯?fàn)枴返摹皻⑺莉潘蓟韾耗Ю铩币徽掠涊d:“見格斯?fàn)柡箒恚潘季妥兂梢黄ダ嵌?,格斯?fàn)柡贡慊癁橐活^大象而追,大象快要趕上狼時,蟒古思又化成一只老虎而逃,格斯?fàn)柡贡慊梢活^雄獅而追。雄獅快要追上老虎時,蟒古思又變成很多蚊子和蒼蠅……”[5]240。羅桑丹津著《黃金史》記載:成吉思汗征唐古特(即西夏),占領(lǐng)其國土,成吉思汗追捕其國君失都兒忽②汗,“當(dāng)失都兒忽汗化為蛇而逃時,主上(成吉思汗,引用者注)化為金翅鳥(ɡ?r?di)③而追;當(dāng)失都兒忽汗化為老虎而逃時,主上化為雄獅而追;當(dāng)失都兒忽汗化為男童而逃時,主上化為老人而追,最終活捉失都兒忽汗?!保?]464佚名氏《黃金史綱》的此項記載與上述羅桑丹津著《黃金史》的記載完全相同。
很顯然,蒙古英雄史詩《格斯?fàn)枴分械母袼範(fàn)栕粉欜潘嫉淖冃文割}和羅桑丹津著《黃金史》、佚名氏《黃金史綱》所記成吉思汗追蹤失都兒忽汗的變形母題很相似,很難斷定兩者是平行發(fā)生。
再次,蒙古文文獻所載成吉思汗“忘家”故事中記載,成吉思汗監(jiān)國大臣哈兒合孫·豁兒赤為去勸諫在他鄉(xiāng)滯留不歸的成吉思汗時,“用三天時間走完了普通人走三個月的路程”[2]383。而在《隆福寺格斯?fàn)杺鳌分杏涊d,六位英雄“只用十五個月的時間,走完了普通人走二十一年走的路程。”[3]369兩者中出現(xiàn)的縮短路程母題,非常相似。雖然六位英雄縮短路程母題不出現(xiàn)在《格斯?fàn)枴匪d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轮校匀徽f明17世紀(jì)成書的蒙古文文獻所載成吉思汗“忘家”故事與《格斯?fàn)枴分g的關(guān)系密切。
以上提出的證據(jù)說明17世紀(jì)成書的蒙古文文獻受《格斯?fàn)枴返挠绊懀M而證明受《格斯?fàn)枴匪d的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碌挠绊?,形成了蒙古文文獻中的成吉思汗“忘家”故事。
值得說明的是,藏族《格薩爾王傳》中同樣記載了格薩爾“忘家”的故事,但故事不出現(xiàn)格薩爾懼回家,懼怕其夫人而躲避、夫人向格薩爾放箭恐嚇的情節(jié)母題。這一情節(jié)母題只有在蒙古英雄史詩《格斯?fàn)枴返母袼範(fàn)柡埂巴摇惫适轮谐霈F(xiàn),所以羅桑丹津著《黃金史》和佚名氏《黃金史綱》等蒙古文獻所記成吉思汗“忘家”故事是接受《格斯?fàn)枴返挠绊?,并不是接受藏族《格薩爾王傳》的影響。
當(dāng)然,成吉思汗“忘家”故事并不是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碌姆?,前者的作者在?chuàng)作該故事的時候,為成吉思汗建構(gòu)一個傳奇故事,而后者進行適當(dāng)?shù)娜∩?,兩者出現(xiàn)一些差異。首先,北京木刻版《格斯?fàn)枴酚涊d的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轮懈袼範(fàn)柡箲?zhàn)勝蟒古思之后,與其夫人阿魯高娃一起淹留他鄉(xiāng);《隆福寺格斯?fàn)杺鳌分懈袼範(fàn)柡谷⒘_剎之汗之夫人的女兒塞呼萊姑娘,與其一起淹留他鄉(xiāng),而在成吉思汗“忘家”故事中成吉思汗娶索龍哈國王的女兒忽蘭,并淹留其國。其次,格斯?fàn)柡乖谒l(xiāng)淹留九年,成吉思汗在他鄉(xiāng)淹留三年。再次,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轮兄魅宋坛粤朔蛉私o他的黑色魔法食物而失去記憶,而在成吉思汗“忘家”故事中沒有這個母題,即羅桑丹津著《黃金史》和佚名氏《黃金史綱》中未見該母題。該母題蒙古《格斯?fàn)枴藩氂?,上述蒙古文獻作者們完全有可能將其納入其著作中,但由于他們是編寫蒙古人的圣主成吉思汗的歷史,因此必須對所用素材進行篩選,這種“吃黑色魔法食物而失去記憶”等情節(jié)母題不可能進入成吉思汗史略中。
總之,格斯?fàn)柡购统杉己埂巴摇惫适轮g存在一些不同之處。根據(jù)上述考證兩者間的相同大于相異,但是這些相異不能改變成吉思汗“忘家”故事受格斯?fàn)柡埂巴摇惫适掠绊懙氖聦崱?/p>
[注釋]
①???ɡ?n,一般認(rèn)為在蒙古古文獻中的???ɡ?n為漢語“中宮”的音轉(zhuǎn)。中宮,大多指皇后的宮殿,喻指皇后。
②失都兒忽,成吉思汗對西夏末帝李晛(?―1227)的賜名,意即“忠誠、老實”,見《蒙古秘史》第268節(jié)。
③金翅鳥,蒙古文原文ɡ?r?di,是印度神話garuda(金翅鳥)的音譯。印度神話中的garuda是大神毗濕奴的坐騎,是蛇族的天敵,garuda和蛇族之間的對立在印度和藏族神話中頻繁登場。17世紀(jì)成書的羅桑丹津著《黃金史》等文獻記載,成吉思汗追蹤西夏國王失都兒忽汗,當(dāng)失都兒忽汗化為蛇而逃時,成吉思汗化為金翅鳥(ɡ?r?di)而追。這項記載能夠證明印度和藏族文學(xué)影響17世紀(jì)蒙古文歷史文學(xué)文獻,也是藏族《格薩爾》影響蒙古文獻的一個旁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