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琦
摘要:正確有效的教育和引導,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非常重要,這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更關系到學生思想行為和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初中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萌發(fā)、個性極強,如果此時放任學生自由生長,很有可能導致學生的思想行為出現(xiàn)偏差,嚴重時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設,可以讓學生通過接受課堂教育,更正確的認識世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思想觀以及法律觀。教書育人,育人才是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科學地制定教學方案,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手段,實現(xiàn)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育人價值的最大化。基于此,本篇文章對新時代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使命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代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使命
引言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道德與法治課程在德育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我們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潤物細無聲,從而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素質,這也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使命。
一、新時代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使命
增強學生主人翁意識,關注社會生活,履行社會責任。在通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增強自身的主人翁意識。無論是在學習活動中,還是在社會活動中,學生都應該積極主動地關心身邊事,投身關心他人、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中,并在努力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發(fā)揮自身的光和熱,讓身邊的人感受到溫暖,體驗到人間大愛。如在教學“做負責任的人”時,教師需要有目的地通過知識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在參與社會生活互動體驗的過程中,感受到承擔責任的快樂,進而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做一個負責任的人。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誰是社會的主人,誰在為我們的生活保駕護航”話題。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真切的體會,懂得人們都在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努力,所以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更需要樹立責任意識,成為社會實踐的主人翁,勇于承擔社會責任。
二、新時代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策略
(一)通過身邊的人物事跡理解道德與法治
學生在生活中除了父母的陪伴,在校期間相處最多的人就是同學了,在學校里的學習、娛樂都離不開同學的幫助,同學也是與之最親密的人,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生活空間、學習空間,經歷著共同的事情,有著共同的生活經驗,所以溝通交流起來也更加容易。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相處方式,借助同學的資源,用共同的經歷讓學生學習如何建立人際關系,如何在一個團隊中發(fā)光發(fā)熱,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等。比如,在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中《享受學習》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開展“生活中我是怎樣的一個學習者”的交流會,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都有性格不同的學生,讓學生們自由發(fā)表意見,互相分享學習經驗,找出對方的優(yōu)點,說出自己缺點,讓不同的學生說出自己不同于其他同學的方面。比如可以讓優(yōu)秀的學生講述自己學習的技巧與方法,讓有特長的學生講解如何實現(xiàn)日常學習與特長發(fā)展之間的平衡,引導學生思考自己與其他同學不同的方面,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習其他學生的優(yōu)勢且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師通過這種方式,能進一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學習的樂趣,有效提升其學習效率,使其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二)基于課堂設計,明確情感教學目標
情感教學的目標,是基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對學生心理發(fā)展、情感因素以及思想觀念發(fā)展產生的變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以單元為單位,每個單元都單設了不同章節(jié),每一個章節(jié)、每一節(jié)課的開展都有一定的計劃和目的。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情感教學目標的確定要從如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情感目標的水平層次,可以劃分為接受、反應、態(tài)度三個層面。接受即通過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交流對情感做出的積極變化;反應即將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讓學生在知識或道德層面產生情感共鳴,進而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發(fā)展。二是情感目標內容,即道德感、理智感和人生價值觀感。道德感即學生對周圍人或環(huán)境的情感;理智感即在評價中產生的自豪感;人生價值觀感即學生對生活或人生的一種態(tài)度和想法。
(三)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不可能一成不變,教師也不能幾十年如一日的采取同一種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激活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不僅需要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更需要教學手段的豐富和創(chuàng)新。多媒體教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使得道德與法治課堂可以更生動形象,教學的方式和手段可以更多樣化,不僅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
結束語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有溫度的學科,旨在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增強責任意識,讓身邊的人更加幸??鞓?,讓社會變得越來越美好。因此,作為一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有必要認真研究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核心內容,在深入挖掘內容、積極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增強責任意識,成為一名有責任感的中學生。
參考文獻
[1]黃燕玲.新時代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生命教育探析[D].閩南師范大學,2020.
[2]趙繼哲.新時代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引入與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20(12):106.
[3]李曉東.新時代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J].教學月刊·中學版(政治教學),2019(0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