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菲
摘要:對于小學階段學生而言,學好數學這門學科是十分困難的。因為數學的概念較為抽象,導致許多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數學的抽象概念難以理解。因此,小學階段數學教師可以通過采取數形結合的教學思想進行課堂教學,通過運用圖形創(chuàng)設來展開一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進行實際情況分析時,也能夠了解到數學的概念。為此,本文通過數形結合的教學思想,以此來展開對于小學階段數學學科的課堂教學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運算;數形結合思想;滲透
前言:
小學生的思維邏輯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從而由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的思維邏輯進行過渡,由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對于數學的學習才剛剛起步,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數學中的運算能力是幫助學生打下學習基礎的重要步驟。為此,本文通過樹形結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升小學階段數學教學中的運算內容。
一、滲透數形結合思想,使運算掌握的更扎實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的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因此也有許多學生難以理解教師對于定義,定理等相關數學概念的講解,因此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可以通過采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以此來展開相關的課堂教學,通過運用圖片展示或是實景創(chuàng)設,以此來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出有效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教師可以通過結合生活實際,以此來進行數形結合的課堂教學展開,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于學習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的,以此來幫助學生調動其學習數學這門學科的積極性。
例如,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在進行100以內的加減法的數字計算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由于對10以內的加減法的運算不夠熟練,從而導致學生無法準確計算進位加法,使學生難以快速運算100以內的加減法。因此小學階段的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多多練習兩位數的加減法,從而進一步了解到進位加減法。如:許多學生在進行計算,5+8=13時可以快速的進行計算并且解答,然而15+18=33,學生卻容易將其算成23,這便是因為學生在進行進位加減法的計算過程中,出現了容易忘記進位的原因。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將兩位數的加減法換算成(10+5)+(10+8)=10+5+10+8=(10+10)+(5+8)=20+13=33,通過讓學生對兩位數進行拆分,從而通過分配率進行解答,以此來幫助學生有效的進行運算,久而久之也能夠讓學生的運算能力掌握的更加的扎實,同時也保證了學生的運算的正確率。
二、滲透數形結合思想,使算法理解更透徹
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除了讓學生認識到數字的不同表現形式以外,最多的部分便是對于數字的運算問題。在進行運算的課堂教學時,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應當清楚的通過理論的教學方式進行學生的理解運算的指導,讓學生在課堂的聽課過程中,能夠更加快速的理解教師在課堂中所講授的算理的基礎計算方法。同時,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授課時,也能夠通過數形結合這一教學模式,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和掌握運算算理。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進行應用題的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引入生活情境,以此來展開相關的數學運算習題的解題,其中也不乏會包含一些與學生的生活相關的題型創(chuàng)設情景。例如:學校開展運動會,教師購買了兩盒面包,第一盒有九只面包,而第二盒只有五只,那么一共有多少只面包?通過讓學生進行算式列的方法進行習題的解答,便是9+5=14。然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進行此類的結合生活實際情況的運算題練習。因此,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也應當更加重視,讓學生對于相關的情景創(chuàng)設的題型的計算的理解能力。
有一些題目會為了增加難度而增設一些與解答的問題無關的數據,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出現混亂,以此來驗證學生在進行解題的過程中,有沒有仔細的閱讀題目文章,例如:一個班級有20個同學,每一個學生最多可以參報兩個運動項目,一共有8個同學參加了運動會,供參報了12個運動項目,那么請問至少有幾個同學報名了兩項運動?這時許多學生會被所給出的一些條件混銷正確的解題思路,有的同學會在全班一共有20名學生這里鉆牛角尖,從而導致學生在進行解題的過程中,難以算出正確的答案。然而正確的解題思路則是不應當去。注意班級一共有多少名學生,而是應當將重點放在一共有8名學生參加運動會,并且一共報名參加了12項運動項目,可以列式子:8×2-12=4,8-4=4。8×2表示一共有八名學生,如果每個學生都參加兩項的話,那么應該是參加16項項目,減去12,則是得出了沒有參加兩項項目的同學為4,8-4=4就可以得出參加兩項的學生為4人。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利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進行應用題的解題的正確計算方法,以及相對應的解題思路的理解。
總結:
總之,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重視教學的設計方案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不僅可以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數形結合的學習習慣,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對于數學題目的分析能力以及解決數學的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業(yè)梅.探究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26):41-42.
[2]王文平.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5):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