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冉
摘? 要:日常生活中,很多現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識來解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倡要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積極使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鑒于此,在本文中,筆者以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為基本指導,分析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積極意義。同時,結合“生活就是教育”這一教育理念,總結了如何進行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的生活化設計,希望對改善初中物理教學現狀,、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33.7?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3-0099-02
A Brief Talk on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Phys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WANG Xiaoran? (Shendaokou Middle School,Torch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Weihai,Shan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daily life,many phenomena can be explained by physics knowledge. The famous educator Tao Xingzhi also advocates the active use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mode in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In view of this,in this article,based on Tao Xingzhis educational philosophy,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model i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combined with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life is education",the author summarizes How to carry out the life-oriented design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process,hope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improve the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iciency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to a certain extent.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Classroom teaching;Life-oriented
素質教育在不斷深化,在教學實踐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積極作用日漸突出。怎樣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更好地應用到初中生物教學實踐中、讓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這是每個初中物理老師要面臨的新課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就是教育的教育理念,他提倡要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積極使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日常生活中,很多現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識來解釋。初中階段,學生第一次接觸物理課,這是培養(yǎng)學生物理素質的關鍵期,指導孩子們學會好的學習方法,對孩子們學好物理課程有很大的幫助。大多數初中生在接觸了物理知識之后,都覺得物理挺難的,甚至還有少數學生對物理課產生厭倦心理,更有甚者,直接放棄了物理課程的學習。作為初中物理老師,在面對這樣一個局面的時候,要積極改善自己的教學模式,將生活化教學方法積極應用到物理課教學實踐中,讓學生愛上物理課,讓他們更加積極的學習物理知識。所以,筆者在本文中探討了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該怎樣進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設計。
1.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教育家陶行知認為,生活就是教育。在他的教育思想體系中,生活教育理論是重點,整個體系全面、完整且有針對性。生活教育論包括三方面:社會就是學校、生活就是教育、教學做三者相互融合。生活教育理論從被提出之時,就有了新的含義,該理論把生活視為載體來設計、開展日常教學活動。生活和教育的關系密切,生活決定著教育,教育只有在實際生活中,才能發(fā)揮它的積極作用。所以,將生活教育理論積極融入到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可讓初中物理的教學現狀得到極好的改善和優(yōu)化,讓學生更愿意學習物理,同時,也可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學生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使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1)很好地體現了“以生為本”教育理念
當下,素質教育持續(xù)深化,人們越來越關注“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怎樣在教學實踐中體現這一理念?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要以生活為載體,引導學生在觀察日常生活時,積極使用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讓問題或是某個生活現象得到更好地解決、更準確地解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非常充分的體現。日常教學過程,要圍繞學生進行,這對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都有十分積極的推進作用。將生活化教學模式積極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對提升學生的生活適應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也得到了很好的踐行。
(2)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課程的興趣
一些學生不想學物理,主要還是這些學生對物理不感興趣,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是讓學生學習興趣降低甚至消失的主要原因。而把日常生活和初中物理教學充分結合到一起,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帶進物理教學的課堂,讓課堂教學更加有趣、更加生動,這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是十分有幫助的。比如說,我們在學習摩擦力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一下自己在走路的時候,前后腳產生的摩擦力的方向。這種將課堂和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的激發(fā)、學習效率得到極大地提高,那么學好物理將不再是一件難事。
(3)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知道,物理知識是十分抽象的,對于重要知識點的掌握,一些學生感覺很吃力。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到物理教學課堂中,可以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這樣對學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識點有極大的幫助,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因此得到非常有效的提高。
3.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進行生活化教學設計
(1)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生活化設計
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到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能夠指引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高效學習中,為后面的課堂教學打好基礎。比如說,教師在教授氣化知識時,可以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現象提出以下問題:同學們,我們平常洗完澡,走出浴室的時候,會有什么感覺呢?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給出答案:冷。教師繼續(xù)問:為什么會感覺冷?這個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進入了思考環(huán)節(jié),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帶領學生從課本中找到了答案: “汽化會將熱量帶走”。然后,教師再為學生講解汽化原理,這時候學生就可以很深刻地理解這一原理。
還有一些物理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見,亦或是這些知識解釋起來會有很大的難度,那么我們就要用先進的教學技術(例如:多媒體)將這些難懂的物理知識進行演示。比如,我們在學習 “光的直線傳播”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播放日食產生的過程,學生對此非常感興趣,教師這時就可以發(fā)問:為什么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月亮經常是“半邊臉”呢?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爭相回答,此時,教師就可以將 “光的直線傳播”引入答案中,這樣既可幫助學生迅速調整、進入學習狀態(tài),又可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初中生的知識面在不斷擴大,對知識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將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可以是生活常識、可以是自然現象、還可以是時政要聞或者是歷史故事等等)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讓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比如,教師在教授 “物體的運動與靜止”這一課時,可以將歷史故事引入課堂,為學生講述二戰(zhàn)中,飛行員飛行時捉住昆蟲的事件,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運動和靜止的概念。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更加深入的激發(fā),從而有效提升物理學習的效率。
(2)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設計
就初中物理而言,以前常用的教學方法就是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過程非常被動,學習興趣極低。所以,教師要把生活化教學模式積極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指引學生將物理知識和日常生活相結合,這樣,他們就更容易理解物理知識,同時,學生的生活體驗也會越來越豐富。比如:學習“力學”時,教師讓學生拍打課桌,指引學生感受一下拍打力度和疼痛感之間的關系,拍打越用力,就越疼痛,這一過程會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學生在學習“物態(tài)變化”時,會經常將物態(tài)的三種形式搞混了。這時,教師可以指引同學們做個小實驗:把一塊冰放入鍋中進行加熱,冰塊是水分的固體形式,加熱后變成水,成為水分的液體形式,然后隨著溫度的增加,鍋中的水變成了水蒸氣,這是水分的氣體形式,通過這個實驗,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物態(tài)變化,而他們對物態(tài)的理解會更加深刻,對物態(tài)這一知識點也掌握的更加牢固。
(3)教學實驗的生活化設計
實驗,是物理學科的基礎。實驗具有極強的實踐性、邏輯性。所以,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務必要重視到實驗的重要性,同時,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到物理課程的實驗中,指引學生用物理實驗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的實踐能力、認知水平均可得到極大的提升。
比如,教師在教授 “摩擦力”時,可以做一個這樣的實驗:讓學生準備兩個空的礦泉水瓶(我們給它們編號A和B),把蓋子擰緊,然后在A的蓋子上抹上適量的油,然后讓學生試著打開瓶蓋。經嘗試會發(fā)現:A瓶的蓋子很難擰開,而B瓶會相對容易很多,為什么?因為我們在打開瓶蓋時,抹油的A瓶會讓手和瓶蓋之間的摩擦力減少,這樣蓋子就很難打開。而沒抹油的B瓶,手和瓶蓋之間的摩擦力較大,所以擰開瓶蓋就相對容易些。學生在對摩擦力有一定的感知之后,再來給他們講摩擦力相關的知識,他們就會很快理解并記憶深刻。再比如,當教授“壓強”時,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實驗讓學生來感受壓強。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拿出來一支圓珠筆,讓他們手指分別按住筆的兩端,問他們手指的感受是否一樣,然后再拿出一個釘子、一個錘子和一塊木頭,用錘子分別試驗釘釘子的尖頭和鈍頭,學生可以發(fā)現,尖頭很容易釘入木頭,而鈍頭則很難釘入木頭。這時,學生就會產生疑問:為什么會出現上述現象呢?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壓強來給學生進行解釋,如此,學生不但可以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壓強,還會覺得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4)課后作業(yè)的生活化設計
課后作業(yè)也是整個教學系統中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對學生更加深刻地鞏固知識、強化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都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了 “聲現象”相關知識以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布置生活化的課后小實驗(如:制作土電話)這樣一個作業(yè)。學生通過做實驗,可以加深自己對聲現象的理解和記憶。再比如,我們在課堂上學習了“物體的密度”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測量常見食材密度”的課后實驗作業(yè),學生可對自己家中常見食材(例如西紅柿、牛奶、饅頭等)的密度進行測量,在整個測量過程中仔細觀察,同時認真記錄每個實驗數據,然后用實驗報告的形式,完美地完成這個課后作業(yè)。同時,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驗結果,提出一些與密度相關的問題,鼓勵學生嘗試用物理知識進行作答。另外,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實驗作業(yè)時,需從不同的角度對每個層次學生的作業(yè)進行科學、全面的評價,利用多元化、差異化的評價方式。如此,可以讓學生及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
4.結 語
總前文所述,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就是教育”這一教學思想可以更加有效地指導生活化教學模式在物理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教師在組織教學內容時,務必要緊緊圍繞這一思想,在初中物理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課堂導入、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布置課后作業(yè))中積極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到一個生動的、形象的、全新的物理課堂。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改善學生對物理課堂的態(tài)度,都有很大的幫助。學生會更加積極地、主動地學習物理課程。生活化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對后期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導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2]何梅.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