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亞妹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福建 廈門 361001)
近年來,我國食管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該病在全球惡性腫瘤發(fā)病第五位,中國食管癌占全球患病率62.9%,80%發(fā)病在50歲以后,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身體健康[1]。高血壓是我國常見心血管疾病,以循環(huán)動脈壓力增高為主要特征,若不盡早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常合并心、腎等靶器官功能或器質性損害[2]。故針對食管癌合并高血壓患者需盡早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以穩(wěn)定病情,促進其預后恢復。目前食管癌合并高血壓多采取手術治療,而高血壓是術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增高的主要因素,加之疾病、治療等因素影響,患者極易產生抑郁等負面情緒,影響其治療依從性,降低治療效果[3]。故針對食管癌合并高血壓患者需加強一定的圍術期健康教育,以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緩解其負面情緒,增加其治療依從性,穩(wěn)定患者病情,提升其生活質量。因此本文就食管癌合并高血壓患者進行分析,研究圍術期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使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本院選取的60例食管癌合并高血壓患者分為兩組,各30例,時間選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組標準:(1)食管癌符合《腫瘤學》[4]中診斷標準;(2)高血壓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5]中診斷標準;(3)均知情同意;(4)均實施食管癌根治術治療。排除標準:(1)患有肝、腎等其他器官衰竭癥狀;(2)既往有精神病史。
參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確保病室干凈、清潔,遵醫(yī)囑給予患者執(zhí)行各類護理操作,對其飲食、生活習慣等進行指導,必要時采取心理支持等。
研究組在參照組基礎上加強圍術期健康教育,方式如下: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依據(jù)評估結果選擇合適的健康教育形式(書面教育、視頻教育等),具體內容如下:
(1)入院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向其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作息時間、主管醫(yī)師與護士;針對吸煙患者勸導其戒煙;對患者飲食進行指導,告知其飲食控制對降低血壓的重要性,督促其規(guī)律飲食,按時就餐,嚴格限制鹽分、脂肪等攝入;并介紹按時服藥的重要性;向患者說明術前特殊檢查的目的、注意事項與配合方式等。
(2)術前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手術方式、所需時間、成功率等,以及術后高血壓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與應對方式;確保患者口腔衛(wèi)生;指導患者正確呼吸操的動作,并訓練其床上大小便;告知術后合適的體位、切口保護方式。
(3)術后健康教育,在麻醉清醒后即開始引導患者深呼吸與有效咳嗽排痰;強調禁食的重要性;向患者解釋血壓可能升高的原因以及血壓偏高的不利影響,并告知其及時降壓治療的重要性;囑患者心情放松,盡量避免緊張對血壓的影響;告知患者床上早期活動的方式、注意事項等;并加強安全防護、防墜床、壓瘡等護理措施。
對比兩組干預前后血壓控制情況,其中包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6]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兩表分值均以50分為界限,50-59分:輕度焦慮、抑郁,60-69分:中度焦慮、抑郁,≥70分:重度焦慮、抑郁。統(tǒng)計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其中包括肺部感染、傷口滲血、低氧血癥、靜脈血栓形成。使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評估兩組滿意度,量表分值在0-100分,0-60分:不滿意,61-80分:滿意,81-100分:非常滿意。
兩組性別、年齡、高血壓病程、腫瘤TNM分期、病理類型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n) 性別 年齡(歲)男女腫瘤TNM分期 鱗癌/腺癌30 30 19 18 11 12Ⅰ期10 9Ⅱ期15 16Ⅲ期5 5 0.085>0.05研究組參照組χ2/t值P值0.071>0.05 61.25±3.54 60.47±3.61 0.845>0.05高血壓病程(年)8.92±1.05 8.99±1.01 0.263>0.05 18/12 17/13 0.069>0.05
干預前兩組SBP、DBP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對比兩組血壓控制情況(±s,mmHg)
表2 對比兩組血壓控制情況(±s,mmHg)
組別 例數(shù)(n)SBP DBP研究組參照組t值P值30 30干預前151.21±10.21 150.36±10.47 0.318>0.05干預后116.35±8.97 136.95±8.15 9.310<0.05干預前112.32±8.92 113.62±8.47 0.579>0.05干預后81.21±4.12 96.35±4.02 14.406<0.05
干預前兩組SAS、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對比兩組SAS、SDS評分(±s,分)
表3 對比兩組SAS、SDS評分(±s,分)
組別 例數(shù)(n)SAS SDS研究組參照組t值P值30 30干預前53.62±7.91 52.47±9.04 0.524>0.05干預后41.25±6.38 46.36±9.32 2.478<0.05干預前59.35±7.24 60.25±7.41 0.476>0.05干預后40.32±9.35 47.82±6.37 3.631<0.05
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0.00%低于參照組46.67%,滿意度93.33%高于參照組6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4。
表4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滿意度對比[n(%)]
食管癌合并高血壓患者多采取手術治療,但手術常伴強烈應激反應,引起心、腦、腎等系統(tǒng)并發(fā)癥,而患者血壓變化對手術安全性、治療效果等產生一定影響,加之因患者對手術相關知識不了解,極易引起情緒波動,促使兒茶酚胺、皮質醇等指標提升,引發(fā)血壓升高[7]。故針對食管癌合并高血壓患者圍術期應加強護理干預措施,以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減輕其應激反應,控制血壓波動,促進其預后恢復。
近年來,隨著護理模式不斷轉變,健康教育作為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越來越受廣大護理人員重視。圍術期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統(tǒng)中的一個分支,主要由護士進行,針對患者開展具有護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動,是實現(xiàn)整體護理的重要措施[8]。本文在患者圍術期加強健康教育,主要通過書面、視頻等途徑進行,以此促使健康教育多元化,在患者入院時加強健康教育,可消除患者陌生感,緩解其緊張情緒,并通過飲食指導、用藥干預等促使患者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術前對向患者講解有關手術方面知識,可提升患者配合度,同時指導其正確呼吸操方式、訓練其床上大小便等,可為手術順利進行奠定基礎;術后告知患者血壓升高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可控制血壓波動,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確?;颊哳A后恢復,提升其日后生活質量。本文研究顯示,干預后,研究組對比參照組血壓指標、SAS、SDS評分均較低,表明通過圍術期加強健康教育,可顯著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控制患者血壓水平,以此促進其預后恢復;同時本文研究顯示,研究組術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滿意度高于參照組,表明圍術期健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提升患者滿意度,考慮原因在于對患者進行高血壓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減少術后飲食、緊張情緒對血壓的影響,也可增加其對血壓的重視度與監(jiān)測能力,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提升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比常規(guī)護理,在圍術期加強健康教育,可使患者緩解心理壓力,使其以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進而控制血壓,穩(wěn)定病情,預防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促進患者術后恢復,提升其滿意度,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