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蕾 王艷波
(1.沈陽工學院,遼寧 撫順 113122;2.遼寧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6)
青年學生正處于人生發(fā)展的十字路口,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面對學業(yè)、交友、婚戀、擇業(yè)、發(fā)展等多方面壓力矛盾的交織疊加,使得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極為復雜。面對日益增多的心理問題學生和日益復雜的心理問題,單一依靠輔導員個人力量解決所有學生的心理危機問題既不現(xiàn)實也不可能。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發(fā)揮大學生干部隊伍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1]。
本文以遼寧某高校中重度抑郁心理危機事件為例,分析學生干部在心理危機發(fā)現(xiàn)、識別、應對、持續(xù)關注全過程中的作用,探討大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對于學生心理危機問題的“三全”作用機制。
劉同學,女,遼寧某高校2016級學生。系經學校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父母均在丹東某縣城打工。因為是家中獨生女,從小成績又比較好,一直是家里的驕傲。父母自小對其比較寵溺,百依百順,養(yǎng)成了比較自我和自私的性格。經輔導員與家長溝通了解,盡管家里條件有限,但孩子上大學后寒暑假在家中從來不吃父母做的飯菜,嫌棄父母做得不好吃,一直點外賣。從小學直到大學三年級以前學業(yè)、生活一直比較順利,未經過挫折坎坷,自我要求比較高但對挫折的承受力較差,追求完美但缺乏努力,會突然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但一遇到挫折即轉為糟糕至極。臨近畢業(yè),學業(yè)、交友、擇業(yè)、發(fā)展、疫情等多方面壓力矛盾的交織疊加,學生心理危機集中爆發(fā)。
1.危機發(fā)現(xiàn)與識別
2017—2018年秋季學期,根據該生所在的寢室長反映:該生近期因戀愛失敗,心情十分焦慮和暴躁,導致夜晚無法入睡,半夜渾身出汗,與寢室同學關系十分緊張。常感覺人生毫無希望,活著沒有意思,不時流露出自殺傾向。
在接到寢室長反映后,輔導員老師第一時間趕到學生寢室,單獨與學生本人了解詳細情況,開導學生思想,舒緩學生心理壓力。隨后,側面驗證學生本人自述情況,與學生所在班級班長、生活委員、寢室長單獨溝通,學生干部提供了學生生活、學習、戀愛等全方位的信息,使得引發(fā)學生心理危機的誘因基本明朗。原來,該生與同班某男生于一年前確立戀愛關系,兩人關系一直較為穩(wěn)定。但前段時間,因搜集考研信息,于QQ群內結識了某上海高校一位學長,兩人交流內容從考研學習拓展到未來發(fā)展,該生逐步單方面愛上“上海學長”。在沖動之下,該生決定與現(xiàn)男友分手。分手后表白“上海學長”時才發(fā)現(xiàn)對方只是單純地幫忙指導她學業(yè),對她并無其他感情,該生備受打擊,從此心情失落,糟糕至極。
在進行了初步疏導后將該生轉介至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之后,輔導員與學生干部多次陪同該生到心理咨詢中心做專業(yè)溝通疏導。經心理咨詢中心專業(yè)測試,確定了該生為:中重度抑郁。
2.危機應對與持續(xù)關注
輔導員第一時間與學生家長取得溝通,告知該生情況,協(xié)商解決辦法。在溝通初期家長并不重視該生情況:一方面不覺得孩子心理方面有問題,堅持認為孩子只是比較任性;二是沒覺得中重度抑郁有多嚴重。輔導員綜合班長、生活委員、寢室長等學生干部反饋的該生情況,與家長多次進行溝通,在師生共同努力下,家長終于將孩子在家里的異常情況告訴了輔導員老師,并答應來學校帶孩子到醫(yī)院心理科做進一步診斷。輔導員、學生干部陪同該生與家長到醫(yī)院心理科做檢查,進一步確認了該生中重度抑郁的現(xiàn)實情況。鑒于該生目前狀況尚可,暫留學校正常學習,并處于密切觀察中。
2018—2019年秋季學期,該生決定考研,并確定了超出自身能力范圍的目標院校。考研枯燥的學習過程與課程難度超出了該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導致了該生晚上難以入睡,極度否定自己甚至產生絕望情緒。在接到寢室長和班長的匯報之后,輔導員第一時間趕到該生宿舍,與學生干部共同做初步心理疏導。一方面引導該生確定合理的目標院校,另一方面發(fā)動學生干部幫助該生搜集復習資料,組織考研學習小組,幫助該生重新樹立學習信心。在心理疏導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雙重作用下,該生心理問題得到緩解,逐步走出困境。
2020年寒假,疫情來襲,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對于20屆畢業(yè)生的論文、實驗、就業(yè)等事項影響更大。為避免疫情引發(fā)該生心理問題加重,輔導員帶領學生干部團隊第一時間與該生取得聯(lián)系,了解該生家庭所在地疫情情況,交流居家疫情防護知識,傳遞疫情防控積極進展。與此同時,針對該生提出的開學時間、畢業(yè)設計進展與就業(yè)方向問題,積極與學院教務老師、論文指導教師溝通,傳遞最新教學安排信息。在得知該生考研結果不理想的情況后,一方面做心理疏導,安慰該生平復心情,另一方面引導該生積極參與企業(yè)招聘,主動幫助該生梳理就業(yè)方向、修改個人簡歷、整理就業(yè)信息,推薦合適工作。
在輔導員老師與學生干部隊伍的共同努力之下,目前該生情緒穩(wěn)定,心理狀態(tài)良好,順利畢業(yè)并獲得了某大型企業(yè)的工作機會,進入了人生的下一階段。
作為學生工作一線的輔導員老師,面對的工作往往是千頭萬緒的??燎筝o導員老師時刻關注到每一名學生的異常狀況是不切實際的,也是不實事求是的。而大學生心理問題又是學生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問題,那么發(fā)揮學生干部的積極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結合本案例,我們初步探討大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對于學生心理危機問題的“三全”作用的發(fā)揮。所謂“三全”作用,即“全員參與、全過程跟蹤、全方位關注”。
對于解決學生心理危機問題的學生干部“全員參與”指的是必要性的全員參與,即在充分保證學生個人隱私的前提下,本著“非必要不參與,參與即有作用”的原則,建立最小范圍的學生干部工作隊伍。
就本案例而言,輔導員老師在接到心理咨詢中心診斷結果后,立即將該生列為重點關注對象,并在充分保證該生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建立最小范圍的“輔導員—班長—生活委員—寢室長”四維聯(lián)動關注體系,確保該生在教室、寢室及外出,時刻有人陪伴,實時關注該生心理、情緒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實時反饋。
大學生心理危機往往不是偶然發(fā)生的,多數(shù)情況下是面情緒的日積月累。對心理危機的發(fā)現(xiàn)、識別、應對、關注往往是學生干部比輔導員老師了解得更早、更深入、更具體、更完整。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通常比師生之間更通暢,這就導致心理危機的發(fā)生經常由學生干部最先發(fā)現(xiàn),心理危機的發(fā)展變化往往是學生干部更了解“前因后果”,心理問題疏導過程中的對于解決現(xiàn)實問題往往是學生干部更有效[2]。
就本案例而言,劉同學數(shù)次心理危機的發(fā)生均由寢室長和班長最先發(fā)現(xiàn);考研遇到現(xiàn)實困境缺乏學習資料與信心,學生干部搜集學習資料,組建學習小組,幫助同學解決現(xiàn)實問題緩解心理壓力;求職過程中,學生干部幫助搜集就業(yè)信息,幫助同學實現(xiàn)順利就業(yè),學生干部參與了心理危機問題幫扶的全過程。學生干部隊伍的全過程參與往往對于心理危機的解決更有效果。
引發(fā)大學生心理危機問題的原因往往是多種多樣的。常常有學業(yè)、交友、婚戀、擇業(yè)、發(fā)展以及特殊時期的新冠疫情等等。多方面壓力矛盾交織疊加導致了大學生心理危機往往極為復雜。案例中,劉同學遇到的是戀愛、考研、就業(yè)、畢業(yè)、新冠疫情等多種原因疊加引發(fā)的心理危機問題。
大學生干部隊伍建設,要注重對于心理危機學生生活、學習、情感、擇業(yè)、發(fā)展等多方面的全方位關注,不放過任何可能引發(fā)危機的蛛絲馬跡,強化心理危機的識別與關注。
大學生心理問題是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問題,是關系著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大學生干部隊伍對于學生的心理危機問題的作用同樣十分重要。在推進應對學生心理危機的大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時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
盡管大學生干部隊伍對于學生心理危機問題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有一點必須指出:心理問題的解決有賴于專業(yè)心理咨詢人士與專業(yè)的心理咨詢知識。非專業(yè)人士的過度“熱情”往往沒有效果,甚至適得其反。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應對學生心理危機的大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時,必須明確工作重心是發(fā)現(xiàn)和持續(xù)關注心理危機學生的異常狀態(tài),適度幫助解決遇到的現(xiàn)實困境。專業(yè)的心理咨詢與疏導工作則必須要轉介給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和治療部門,不能越俎代庖,大包大攬。
出現(xiàn)心理危機的學生往往較為敏感和脆弱,更在意自己的隱私,遭遇隱私泄露所帶來的刺激與打擊往往較一般人更為嚴重。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應對學生心理危機的大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時,務必注重學生隱私的保護。一方面要盡可能縮小知情范圍,在最小范圍內推進隊伍建設;另一方面要強化隱私權的教育,確保參與的學生能嚴守秘密,避免隱私泄露帶給學生更大的“二次傷害”。
推進大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發(fā)揮學生干部對于學生心理危機問題的“三全”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遵循“高度重視、專業(yè)為先、尊重隱私、平等交流”的工作原則,按照“日常關注+心理疏導+解決實際問題”工作思路,建立多層級師生聯(lián)動關注體系,堅持“全員參與、全過程跟蹤、全方位關注”,有力提升心理危機防范與應對能力,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全面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