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雨璠
在線學習是通過在網上建立教育平臺、應用網絡進行學習的一種全新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有力地沖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教育信息化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將旨在改變學與教的方式、改善課堂生態(tài)的“學講計劃”與在線教學有機結合?筆者從學習情境化、活動板塊化、學法豐富化和互動個性化四個方面進行了實踐思考。
一、創(chuàng)設趣味性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線教學由于是遠距離授課,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條件各不相同,影響學生學習的要素更加復雜多變,加之小學生本就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這就要求教師在立足學科要求的基礎上努力創(chuàng)設有趣的生活化的學習情境。開課前,教師先給學生和家長做一個培訓,解決教學環(huán)境的問題。如在安靜不受干擾的環(huán)境里學習,桌面?zhèn)浜脤W習用品、不放與學習無關的玩具水果,等等。
接下來就是課堂中的趣味性情境創(chuàng)設了。以《昆蟲備忘錄》的在線教學為例,沿著統(tǒng)編教材“大單元、大情境”的教學思路思考,本課所在的第一單元以“觀察大自然中的可愛生靈”為大情境展開。在單元大情境下,結合本課的文本特點,教師將教學情境設計為“一次有趣的昆蟲王國探險之旅”。通過問題,深化學習情境。
問題1:探險員們的裝備準備齊全了嗎?衣服鞋子是否合身?眼鏡、資料、備忘錄、筆都準備好了嗎?
問題2:今天的探險任務你明確了嗎?(出示本課的學習目標)
伴隨著一段有趣的昆蟲世界視頻,學生進入了一個神奇有趣的昆蟲世界開始學習。不難看出,教師立足單元共性和文本個性,分別從學習環(huán)境、學習身份和學習情感三方面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又巧妙自然地形成了教師導學、學生借助教材和課外資料自主學的“學講模式”。
二、組織板塊化活動,優(yōu)化教學內容
傳統(tǒng)閱讀教學是以問答形式展開教學活動的線性思路,而在線教學卻不宜問題過多。因此筆者參考余映潮老師提出的“板塊式”閱讀教學對課堂“主問題”的設計進行了探索。
以《夜宿山寺》為例,根據教學目標將問題分類,圍繞正確識、認、讀、寫的生字新詞進行提問的基礎型問題可以設置為“本詩最容易讀錯的字有哪些?難寫的字有哪些?怎么讀好本詩?”圍繞詩的理解、情感體悟的理解性問題可以設置為“李白筆下的山寺有什么特點?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圍繞文本表達方式的表達性問題可以設置為“結合你讀過的詩,你了解的李白,談談他的詩給你的感受”。在在線課堂中,要充分利用預習導學單,挖掘學生的自主預習、自主提問能力,從而避免出現教師單方面交流指導的情況。
三、提供多樣化示范,豐富學習方法
在線教學本身就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充分地利用教學資源,運用音頻、視頻、Flash、PPT等各種多媒體軟件制作課件,更全面、直觀、生動、有趣地展示教學內容,線上開展豐富有趣的課堂活動,學生的學習效果將事半功倍。
(一)先扶后放,指導學生在學后實踐
以《昆蟲備忘錄》的在線教學為例,這是一篇三年級略讀課文,教師將“結合具體的語句,交流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昆蟲備忘錄”作為教學重點進行教學設計。先帶著學生從三個方面學習“復眼”和“花大姐”部分:試著邊讀邊想象畫面;你最感興趣的內容是什么;把你覺得優(yōu)美生動的語句畫下來。然后通過默讀、圈畫品析關鍵詞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學習方法導學;再放手讓學生自學“獨角仙”和“螞蚱”兩部分,最后交流學習成果。在這種教師導學、學生自主實踐的學習模式中,教師很好地實現“讓學”,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方法與支架,讓學生能在自主探究中品味成功的快樂,事半功倍。
(二)拋磚引玉,啟發(fā)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
在《找春天》一課的教學中,課后選做題為: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仿照第4~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說一說。學生對春天不陌生,怎么能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把看到的想到、把想到的說出呢?拋磚引玉、啟發(fā)創(chuàng)新是關鍵。教師可以先讓他們想一想春天有哪些景物,并且把想到的展示出來,如柳樹、布谷鳥、小溪……接下來追問,那這些景物又像什么呢?“柳枝像春姑娘的辮子!”“迎春花像春姑娘的發(fā)卡?!薄僖龑W生看課文例句,歸納總結先要說一說這些景物的特點,或者它們在春天的變化,再說他們像春姑娘的什么。課堂實踐中學生的回答個個妙語連珠:“解凍的小河清澈見底,那是春姑娘的鏡子吧?”“綻放的迎春花星星點點,那是春姑娘的發(fā)卡吧?”小學生是充滿童真和想象力的,只要教師適當啟發(fā)思維,他們便能插翅翱翔。
四、利用個性化互動,建立有效反饋
通過在線教學的實踐和觀看其他教師的成功線上課堂,不難發(fā)現學生最喜歡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活動,是互動交流。我認為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各種功能,盡量為學生提供互動機會,從而建立有效的反饋。
(一)課前參與游戲
課前教師可以通過一個小的游戲或者小活動,有效地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使之參與到課堂中來。如注意力小游戲:找不同、指鼻子;興趣活動:猜謎語、填詩詞;等等。
(二)線上提問
用好連麥這個網上互動方式,課堂中我發(fā)現學生對這種回答問題的方式非常感興趣。但在連麥時有幾點需要注意:首先教師要說清楚問題然后充分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后,請學生舉手后有選擇地連麥,盡量不要選擇沒舉手的學生連麥,因為鏡頭后面的復雜情況有可能會給課堂帶來負面效應。其次是教師要控制連麥的時長和次數,每個問題2~3位同學回答即可。
總之,線上教學雖有別于傳統(tǒng)課堂,但仍要基于學情基于課標,情境優(yōu)化,板塊推進,豐富學法,個性互動,為線上教學帶來新的實踐思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