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蘭
(南昌市南鋼學校,江西 南昌 330012)
作文是學生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作文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情感活動和心智活動的過程;作文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chǔ)教育階段學生必修的以培養(yǎng)書面表達能力為主要目標的一門課程。它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又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在這幾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本人逐漸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學的方法,望與大家共同探討,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下面,本人就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任何言語活動都是一定情景的產(chǎn)物,恩格斯曾提出“勞動創(chuàng)造了語言”的重要命題。人類在共同勞動中,在特定的情景下產(chǎn)生了交際的需要,于是語言便這樣產(chǎn)生了,并且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地在發(fā)展。所以我除了讓學生自由寫作之外,在課堂上采用情景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的最基本的策略之一。幫助學生再現(xiàn)他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生活場景,使他們對過去的生活產(chǎn)生更真切的感受。這樣,他們會活躍、激動和興奮,從而產(chǎn)生表達的需要。所以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去積累、去練筆無論是平時隨機的觀察,還是有組織的觀察,都會使學生產(chǎn)生寫作的激情。平時我很喜歡布置積累作業(yè),具體做法如下:第一,讀寫結(jié)合的積累。積累名人名篇、名著閱讀、古詩文經(jīng)典中的精妙片段、睿智思想、人生情趣、藝術(shù)表現(xiàn)方法等,讀寫結(jié)合是寫作教學素材積累的一條重要原則。第二,生活瑣事的積累。通過大量的閱讀、周記、讀書筆記等引導學生透過平凡現(xiàn)象挖掘不平凡的本質(zhì);通過生活瑣事引出深刻的哲理;借助平常物事抒發(fā)真摯的感情。第三,節(jié)日、活動的體驗積累。春節(jié)、中秋、端午等節(jié)日,軍訓、運動會、藝術(shù)節(jié)等校園系列活動的體驗,都是學生必定經(jīng)歷的,讓他們記下一些點滴感受和體會,符合“我手寫我心”的真情流露。
另外,我不斷用名人成功的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并且還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的長處,哪怕一點一滴也及時給予肯定,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要提高學生寫的能力,必須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是獲取寫作范例的重要途徑?!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這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
讀完一本書后,要學會做讀書筆記。讀書過程中:①遇到重要的、有趣的、有疑問的等的內(nèi)容就記錄下來,以備份查閱。②做好讀書批注。也就是記錄閱讀過程中的閱讀感受或感悟,比如你對某一句話、某一觀點的理解、聯(lián)想、靈感等方面,都要及時的記錄下來。讀完之后:①以知識框架或思維導圖的形式來來整理書籍,主要是書本的重要內(nèi)容提煉,也包括自己在讀的過程中的一些理解和感悟。知識框架,特備是思維導圖形式的筆記,有一個好處就是方便添加新內(nèi)容,當我在后期的學習或閱讀中有相關(guān)的新知識點、新體會,都可以加進去,促進知識的銜接,方便掌握和運用。②針對一部分書,比如看了之后很有感觸的那種,我也會寫一寫讀書感悟。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語文教師是學生作文的唯一閱讀者和評價者,教師個人主觀性特別強,而且往往很不及時,不利于學生對自己作文的正確認識。新《課標》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jié)合”。新《課標》還強調(diào)“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我們在習作評改教學實踐中將師評、自評、互評相結(jié)合,使全體學生參與了評價別人、評價自己和被別人評價的活動,使每一位學生既是評價者,又是被評價者。
學生當堂生成的半成品作文,不管是基礎(chǔ)較好的,還是基礎(chǔ)較差的,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對于成批交上來的作文,老師批改要優(yōu)先于其他作業(yè),因為要盡可能早地、趁學生對此次作文的思維和激情還沒消失的時候去跟學生講評。我平時喜歡用最后的課后服務時間完成課堂寫作,時間45 分鐘,先寫完的先面批,孩子們都很積極主動,都希望得A!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聽、說、讀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上偶爾讀錯一個句子或說錯一句話,學生就能迅速地聽辨出來,并提出改進意見。讓學生自評自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獨立分析判斷,以及自我修改、完善、評價、鑒賞等多方面的能力。當然,教師決不是把工作推給學生,而應該讓學生明確作文要求,掌握評判依據(jù),隨時引導和指點。通過學生自改作文,可以提高他們的語感水平,增強寫作自控意識,鞏固謀篇布局、譴詞造句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責任心。自評自改,最大限度地把學習的自主權(quán)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就得重視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具體的學習方法,并且嚴格地訓練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互評互改是指同學之間依據(jù)作文的基本要求,相互邊評邊改,相互商討,相互學習,相互啟發(fā),揚長避短。每次作文互評,教室里熱火朝天,孩子們也能從字詞句書寫等多角度進行互評,每人都會寫上評語,不僅有有點還有缺點。這種方法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相互了解與合作,共同提高寫作、評判與鑒賞水平。教師仍然不能作壁上觀,而應成為學生互評互改過程中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最高的公正評判者。
閱讀經(jīng)典,在閱讀中,帶有目標的積累。例如,詩句素材積累,名言名句素材積累,語言風格積累,結(jié)構(gòu)章法積累,時代特征與表現(xiàn)主題積累,還有更為細小的角度積累等等。就詩歌積累寫作素材而言,進行設計如下:1.內(nèi)容目標: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外交,交通運輸,軍事等等。2.內(nèi)容目標下的目標:人權(quán),家庭,婚姻,教育,知識才能等等。3.社會制度下各個角色的分類目標:帝王,官員,管家,會長,族長,家長,血脈尊親內(nèi)親外戚五六代關(guān)聯(lián)(曾祖父,祖父,父,我,子,孫,曾孫)(外戚對應關(guān)聯(lián))平常祖父,父母,我,子,孫。以參照點,上下各兩輩唯親,層層相扶,重重相助,關(guān)系疊加,詩歌中常常是,父子,妻小,朋友圈等等。按照一定的子目標,依據(jù)應用需求,確定積累目標,展開閱讀。例如武轉(zhuǎn)莉老師的“詩歌積累素材,提高寫作能力”的技巧與方法。別離情,在古代詩歌中,有著濃墨重彩,厚重難以解讀的份量。家人離別,朋友離別,這場面比起現(xiàn)在而言,要凝重許多。因為:1.交通工具。這是產(chǎn)生情愫關(guān)鍵,也是能夠煉制出真切哲思的利器。步行,是最常見的形式。車馬,是豪華的形式,船帆是江南水域的風景。這些明顯受自然環(huán)境的制約,每當出行,便會帶有諸多的不可預期的情狀發(fā)生,隨之而來的便有生離死別的意味油然而生,因此每當別離就會顯得極其凝重?!伴L亭更短亭”“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與馬沾邊的都有些蒼涼,因為出塞守陽關(guān)戰(zhàn)事頻頻,自然環(huán)境帶有危險性,人為制造壓制沖突,更是險象環(huán)生,難以預料。別離情,生死意。以酒壯行餞別,誰都不言,誰都明白,將一切浸在酒中。王維的車馬,李白的帆船。2.通信方式。在古代的通訊方式中,如戰(zhàn)爭中,借助聲音傳達,例如鼓金之聲,鳴鼓進軍,鳴金收兵。借助視覺,例如狼煙,各色旗幟等。有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峰峰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3.政治經(jīng)濟背景。如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記之》“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庇秩缣K軾《江城子·密州出獵》“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自我個性。李白之《行路難》“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庇秩缣K軾《江城子·密州出獵》“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薄皶斓窆鐫M月,西北望,射天狼?!笨傊畟鞒兄环莺裰氐那殂?。
這是寫作具有真情實感的關(guān)鍵。相對于學生而言,親自體驗某種生活,是帶有局限性的。因此,進行體驗或驗證,更應該有計劃有目標落實,將體驗過程預設內(nèi)容架構(gòu)突發(fā)變數(shù)應對等等規(guī)劃好。進入體驗。這種體驗不是演戲,而是真實的按照自然情愫自然生成。旅游征途,婚喪嫁娶,生產(chǎn)場景諸多介入式感悟。寫出概括性草稿,近似原始狀態(tài)的描繪。而后進行深度細膩層面的描述,進而加入聯(lián)想與評論,以及由此生成的想象,援引已有過的同類型的資源,最后達成文章的見識的廣博性,藝術(shù)的技巧性,情感的共通性、普遍性、合理性、哲理性。我曾私自帶班野炊,學生都能完成任務訓練,即使最難的鷂子翻身,也能有序互助安全通過。而這次活動,避免了景點,選擇了峰頂式線路。本覺得安全,不料坡體經(jīng)太陽照曬風吹雨浸濕,反倒打滑起來。寸寸步,是唯一的辦法,身體幾乎爬在坡體上。有膽小的,不敢舉步,反倒增添了滑膩的程度。碎石下滑,人體下滑,雙膝跪著,兩手亂抓。此時聲淚俱下,不可言狀。我急忙順勢而追,一手抓住她的肩頭,并告訴用快速移步才能爬上山坡。要不然只能滑落谷底。幸好她借力爬起,以快步嘗試,果然不再下移。于是松手,讓她獨自爬行,得了訣竅她也能上得很快。一臉窘相釋然而笑。這里不單一人這種情況,我只好用腳刨到堅硬處,定身此處,指導孩子們順利過關(guān)。當時只有驚嚇,下滑中,手磨破皮,衣褲破裂,全然不顧。這些需要過后補錄的,還有運動后腿疼幾天的感觸,還有當時的怨天尤人等等,都需要插入。另外對于生活的感悟當時與后來以及今天(再后來)的理解,將時代的過度關(guān)愛與恐嚇,滲透其中,從而表達一種憂患意識,使文章更有思考的現(xiàn)實意義。的確,現(xiàn)代化水平的提高,體力性生活場景,逐漸遠離了,孩子們的生活圈,即使輕盈的小動作的勞務,家長們也不愿讓孩子參與。不知這是尊貴孩子,還是削弱孩子,莫衷一是。于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體驗尤為重要。行萬里路,勝讀十年書。體驗出真情,不會作文也會出口成章。這樣看來,實踐活動,更能夠有助于學生的文從字順。絕對不會有緊握鋼筆,絞盡腦汁,預設景象場面,還是寫不出幾段感人肺腑,入情入理的文字來??傊?,但凡體驗了,就會有說不盡的故事,發(fā)表不完的感慨。例如初一學生,那天下小雨,有節(jié)體育課。雨雖小,但一節(jié)課下來足以淋透衣服的。老師阻止不了孩子燃燒的情緒,因為約定這節(jié)課踢足球?!鞍凑諊H慣例,踢足球比賽如是逢雨也不能終止的?!辈恢l冒出了這句,孩子們雨中體驗踢球的情緒更加點燃了。約定了,一旦雨下大必須終止。孩子們同意了。可是,雨就是那樣小小地淋著。地面低洼處積了淺淺的水,腳用力踩下,水花四濺。如果足球落點與起點正好銜接此處,天上地下水線四射。孩子的衣服全濕透了。其中一位,脫了上衣,一擰水線如注??墒翘咔虻臒崆橐琅f,連任課老師也奔跑不已。
總之,最大限度地把學習的自主權(quán)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就得充分地讓學生享受學習成功的樂趣,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今后,我要勇于開拓,繼續(xù)探索作文教學的新路子,為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