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琳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qū)國強小學
對書法作品的賞析,不僅可以體現出欣賞者對書法的造詣,還可以體現出他的藝術修養(yǎng)。我們常常會見到這樣的現象,即某個非專業(yè)的書法從業(yè)人員在看到一幅書法作品的時候并不能對其進行欣賞。這是因為他對書法沒有深入研究,只是看到這幅書法作品掛在此處,就覺得這幅作品一定是寫得好,但是具體好在哪里,就不得而知了。書法作品的欣賞境界可以分為以下四種。
對書法未入門的人是無法感受到書法作品魅力的。例如,小學的練字課上,學生往往需要對一本字帖進行臨摹。但是有的學生將字帖上的字與教材上的印刷字體進行對照的時候,發(fā)現二者是完全一樣的。這就是未入門者在欣賞書法作品時會出現的一個問題。從本質上來講,這并不在書法欣賞境界范疇內,只是強行將其容納進來的。
對于初入門者來說,在欣賞一幅書法作品的時候,能夠感受到書法作品的魅力,但是當要他具體闡述其魅力所在時,又不知從何說起。這是目前大多數人的一種狀態(tài),即對于主流美術作品持有認同和贊美的觀點,但是并不能具體闡述出其魅力所在。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缺乏欣賞書法作品的思路或技巧。如果想判斷自己是否屬于入門級別的書法作品欣賞者,我們可以嘗試觀摩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如果在觀摩的過程中能感覺到賞心悅目,就算達到入門級別了。
這個級別的書法鑒賞人員已經具有一定的書法藝術素養(yǎng),不僅能夠感受出所鑒賞書法作品的魅力,還可以指出作品的魅力點所在。能夠達到這種欣賞水平的人大多學習過一定的書法知識,如了解過毛筆的執(zhí)筆方式、不同筆體的差異以及特征、不同書法大家的書寫規(guī)律等。且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經常接觸與書法相關的內容,如臨摹一些書法大家的名帖、學習對不同書法作品的論述以及鑒賞方法,甚至親自嘗試創(chuàng)作,并逐漸找到自己獨特的賞析書法及創(chuàng)作書法的思路。
高階級別的書法鑒賞人員已經可以從多元化角度立體性地欣賞書法作品。一般來講,達到這個級別的書法鑒賞人員已經具有豐富的書法知識以及十分深厚的書法藝術內涵,他可以從書法作品中剖析其中的不足,從而達到去粗取精的效果。
前面主要對書法鑒賞的境界進行論述,那么當我們真正去欣賞一幅書法作品的時候,應該從哪幾方面入手呢?筆者認為可以從筆畫、結構以及章法三個方面入手。
在欣賞作品的時候,我們可以首先看筆畫。筆畫是指字的橫豎撇捺點,這些是書法的最基本元素。書體不同,筆畫的特征也會出現一定的差異,如篆書和楷書兩個都是追求公正均勻,而草書和行書則是講究筆體變化莫測。因此想要欣賞書法,我們首先要領會筆畫的線條、形狀以及姿態(tài)之間的差異。
結構就是所謂的字體結構。漢字與其他國家的文字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漢字的本質是一種象形文字。在小學,教師講解文字結構常常會將其劃分為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等。這說明不同結構的字存在很大的差異。一副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其字的結構安排必然是科學合理的,一般來講,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的字的結構往往主次有序、疏密勻停、參差有致。
章法是指字的布局、字體、字體變化、行距、留白等。前面所述的兩種鑒賞方法只是從單個的字體來看的,而通過章法來判斷書法作品,則是上升到了整幅作品的層次。在構思一幅書法作品的時候,作者往往會根據篇幅來安排,從而使每個字都具有一定的韻味,甚至還可以通過留白來達到點睛的效果。
以上就是筆者對書法鑒賞的一些看法。通過上面的分析與總結可以發(fā)現,不同境界的人在欣賞書法作品時,所觀看的內容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欣賞書法作品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嘗試通過觀察書法作品的筆畫、結構以及作品的整體布局來品味書法作品所蘊含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