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曙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新城鎮(zhèn)西南溝小學,甘肅 臨潭 747502)
很多地區(qū)的農村小學和教學點,都存在學生和教師數(shù)量少,體育教學設施和器材不足的這一共性,由于這些條件的限制,所以不同年級的學生坐在同一間教室里上課學習,教師也采用復式教學法進行教學。比如:一二年級復式班,先給一年級布置作業(yè),在一年級做作業(yè)的時間里教師給二年級上課,上課結束后給二年級布置作業(yè),在二年級做作業(yè)的時間里教師給一年級上課。這是農村小學及教學點對語文、數(shù)學、英語、體育、音樂等學科教學所普遍采取的方法[1]。但相對于體育課教學而言,教師所采取的方法常常是將這些學生置于同一內容和同一要求和評判標準之下,不同的年齡階段的學生,運動能力和運動水平有著不同的差異,體育教學要基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也就是說體育教學要發(fā)生在學生會與不會之間,只有將體育教學置于學生會與不會之間,學生通過努力就可以達到目標,體育課堂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置于同一內容和同一要求和評判標準之下的復試教學存在著很多的缺點和不足[2]。
體育課的全稱是學校體育課程教育,所以體育課的目標不僅僅局限于強身健體,它包括對學生進行規(guī)則意識、公平競爭意識、抗挫折能力、拼搏意識等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學生通過對體育課教學內容的習得過程中,身體素質得到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得以提升[3]。所以,體育課含有顯性教學目標和隱性教學目標,對于農村小學和教學點體育復式課而言,由于是不同學段的學生在一起共同學習的,這些學生運動技術水平、思維方式及習慣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復式體育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與其相適應的教學目標,從而更好地引領體育課課堂教學的實施[4-5]。
體育課是學生通過操縱自己的身體參與學習和鍛煉的,在學習運動技術的過程中獲得身體知,從而促進自身心理與理性方面的增長。教學內容是教育教學目標的承載者,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是憑借教學內容的實施而實現(xiàn)的,所以教學內容的選取恰當與否,決定著一節(jié)體育課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學內容的選取的恰當與否決定著一節(jié)課的成敗,那么我們應該怎樣選取體育課教學內容呢[6]?在選取教學內容時我們除了必須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還要使所選取的教學內容適宜與學生學習,也就是說所選取的教學內容要基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使學生通過努力就可以達到目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能出現(xiàn)有些學生吃不飽和有些學生吃不了的現(xiàn)象。因此,我們在選取教學內容時必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個體差異,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有運動能力和運動水平選取教學內容[7]。
我們在復式體育課教學中,由于面對的是不同年齡和學段的學生,教學時間和學生練習時間相對而言少,教學難度大,介于這些原因,我們要合理安排體育課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的內容,使體育課各部分教學內容都適宜于學生學習,都能夠使學生通過努力而完成[8]。
1.開始部分
體育課開始部分是學生整隊、擺放體育器材、宣布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和學習目標以及本節(jié)課對學生要求的過程,所以首先教師要求每個年級的學生整隊必須做到“快”“靜”“齊”,同時教師盡可能地對低年級學生進行幫助[9],讓低年級學生向高年級學生學習;其次,教師在宣布教學內容和本節(jié)課要求時,做到語言精練,從而為學生贏得更多的學習和鍛煉時間。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體育器材的選取。體育器材是實施體育教學的工具,是順利實施體育教學的物質保障,所以,體育器材的恰當選擇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選取體育教學器材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取,使選取的器材能夠適宜于學生使用。
(2)體育器材的擺放。為了預防體育課傷害事故的發(fā)生,在體育課中體育器材一定要擺放合理,尤其復式體育課是將不同年級的學生放在一起而進行教學的,所以體育器材的擺放更加顯得重要,一般我們將器材分區(qū)擺放,器材之間的間隔根據(jù)學生實際擺放,做到使用器材安全高效。
(3)教師語言。語言是教師教學的最為重要的工具,在課的開始部分教師要求學生整隊,宣布教學任務和目標以及本節(jié)課的要求時,盡量做到淺顯易懂,精煉簡要[10]。
2.準備部分
準備部分也叫熱身部分,其內容以活動身體各關節(jié)和拉伸每個肌肉群為主,其目的在于通過拉伸全身肌肉群活動每個關節(jié),預防運動傷害事故的發(fā)生[11]。在復式體育課教學中為了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我們可以在這一部分選取相同的熱身練習內容,比如:選擇慢跑熱身和徒手操熱身的教學內容。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以拉伸身體肌肉和活動關節(jié)為主,所以對不同年級參與運動的質與量提出不同的標準和要求。比如:一年級和三年級的復式體育課,在慢跑時,我們要求三年級學生速度相對比一年級快點,三年級跑五圈,一年級跑一圈;在做徒手操時,選擇動作簡單能夠使三年級和一年級學生完成的徒手操,在做的過程中要求三年級學生動作必須標準,一年級學生能夠模仿完成即可[12]。
3.基本部分
體育課基本部分屬于體育課主體部分,這一部分承載著本節(jié)課所要講解和學習的主要內容,基本部分教學內容的安排是否恰當,教學方式方法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體育課的成敗。所以體育課基本部分的教學內容的安排和教學方法的選取顯得尤為重要,農村教學點體育課是對不同學段(年級)的學生進行教授的,每個學段的學生有著不同的運動能力和運動水平,所以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取顯得更為重要。那么,農村小學和教學點體育課復試教學應該怎樣選取教學內容呢?筆者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研究,對教學內容的選取總結出以下兩點:
第一,每一個學段的教學內容必須基于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使學生通過努力可以達成。教學內容必須要適宜于學生學習,切忌超出學生現(xiàn)有運動能力之外,如果選擇的教學內容超出學生運動能力和運動技術水平就會出現(xiàn)“欲速則不達”的現(xiàn)象。
第二,為了增加學生練習時間,所以在選取兩個學段的教學內容時選取相同或者相近的教學內容,只是對不同學段的學生所完成的“質”與“量”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在腳內側傳球教學中,我們可將二、四年級教學內容都選取為腳內側傳球,對二年級學生要求為能夠模仿動作,踢球部位基本正確,對四年級學生要求動作基本準確,踢球部位準確。在相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教學要求之下,教師可以為所有學生進行示范,這對于給每個年級分別做示范節(jié)省了時間,為學生贏得了寶貴的練習時間[13]。
4.結束部分
結束部分是體育課的最后部分,內容以放松肢體關節(jié)和肌肉,收拾體育器材、進行課后對學生的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本節(jié)課總結為主,對于農村小學和教學點體育復試教學,由于教學對象是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所以在選取放松動作時盡量選取簡單易學的放松動作,同時根據(jù)學生實際對不同學段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低學段的學生適當降低要求,教師的評價應該含有對本節(jié)課所有學生的評價,也有對不同學段學生的評價,此外評價語言和總結語言做到簡練易懂,語言內容具有啟發(fā)性和激勵性[14]。
課堂評價是一節(jié)課中必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它是對本節(jié)課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的綜合評價和個人自我評價,對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可以分為對一個班級所有學生的評價和對某個學生的單獨評價,內容上可以包括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表現(xiàn)評價、對動作的掌握程度的評價等等,由于體育課復式教學面對的是兩個不同年級的學生,所以要制定不同的,切合學生實際的評價標準,用以督促和鼓勵學生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和錯誤思維,積極投身于體育課學習之中[15]。
運動技術、運動條件和運動課題稱之為身體運動三要素,任何一項身體運動都離不開這三要素,在運動技術和運動課題不變的前提下,如果改變運動條件,則運動課題和運動技術就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難度也將會發(fā)生改變。所以在農村學校和教學點的體育復式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改變運動條件的方法,使相同的教學內容能夠適宜于不同的年級學練。比如:四年級和六年級體育復式課,我們的教學內容為前滾翻,我們可以通過改變運動條件的方法,使前滾翻教學既適用于四年級學生也適宜于六年級學生,六年級學生在水平的地面上練習,四年級學生的體操墊放為45度的坡度,讓學生從上往下進行前滾翻練習,這樣有效地減少了學生的難度,讓三年級學生通過努力達成目標。同樣在四年級和六年級我們也可以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根據(jù)他們的運動能力和運動水平分為幾組,然后根據(jù)各組學生的實際情況將體操墊放置為不同的坡度,運動能力和運動水平較差的學生坡度越大,這樣使同一教學內容適宜于每個學生學習[16]。
體育課屬于學校課程教育的范疇,肩負著獨特的育人重任,其育人價值是其他學科所不能代替的,為了使農村學校和教學點的體育課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育人功效,要求教師從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選取、教學評價的制定幾個方面進行設計,使教學目標能夠讓絕大多數(shù)學生通過努力而達成,使教學內容能夠適宜于不同個體的學生,教學評價能夠激勵學生,從而讓農村學校復式體育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發(fā)揮其應有的教育教學效果[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