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杰 福建師范大學
詠嘆調《你再不要去做情郎》對于許多聲樂學習者來說已經爛若披掌,是一首男中音必學的詠嘆調曲目。筆者通過觀看相關演唱視頻資料,發(fā)現這首歌曲被選為演唱曲目的頻率很高,但是大部分歌者在表演時總會有所欠缺,無法準確詮釋出劇中費加羅這一機智、詼諧幽默的形象,很難達到盡善盡美。因此本文擬通過分析兩位不同風格演唱者對同一首作品的不同表達,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理論參考。
莫扎特,古典主義時期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是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同是奧地利作曲家的海頓、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并稱“古典三杰”。莫扎特從小就展現出驚人的音樂才華,被人們稱為“音樂神童”,并跟隨父親在歐洲各地巡回演出。他是西方音樂史上偉大的音樂家,極富創(chuàng)作才華,也是當時歐洲脫離教堂、宮廷,走進“自由音樂家”行列的先行者。他創(chuàng)作出來的音樂流露著舒適自然和孩子般的天真爛漫,獨具個性但又不矯揉造作,且音樂中的情節(jié)極富戲劇張力與感染力,將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的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他的創(chuàng)作以謳歌人的精神和反映自然界的美為主旨,運用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超乎常人的作曲技法,將古典主義音樂推向高峰,并對后世的音樂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正是因為他音樂中所獨有的特質和其卓越的音樂成就將他塑造成了古典主義時期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莫扎特對音樂的最大貢獻體現在歌劇領域,他繼承了格魯克的格局改革的思想,但又與格魯克不同,主張“詩歌必須服從于音樂”。《費加羅的婚禮》是他歌劇創(chuàng)作中的巔峰之作,是歌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是這部歌劇第一幕的最后一個唱段,這部歌劇剛上演時,由于題材對于當時形勢來說較為敏感,所以維也納貴族對其多持反對態(tài)度。這部作品是莫扎特在他創(chuàng)作生涯中的維也納時期(1781—1791)創(chuàng)作的。1784 年,莫扎特參加了由拿破侖創(chuàng)建的、宣揚自由平等,同時具有資產階級屬性的秘密宗教團體“共濟會”,發(fā)現這個宗教團體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這一時期,他的許多作品是在這種思想的引領之下創(chuàng)作而成的,其中就包含了著名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這部喜歌劇的產生對諷刺當時封建主義的弊端、批判封建貴族的思想也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費加羅的婚禮》這部歌劇中由費加羅演唱的詠嘆調一共有三首,而《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扎特在創(chuàng)作這首詠嘆調時加入了個性化的創(chuàng)作手法,使這首作品富有強烈的戲劇性,細致而生動地塑造了費加羅的形象,揭示了這一角色的鮮明性格。這首詠嘆調還表現了費加羅與其他人物的沖突,形象地描繪出人為了愛情不顧一切反對因素進行斗爭等心理活動?!赌阍俨灰プ銮槔伞愤@首作品的曲式結構為回旋曲式,全曲為C 大調,4/4 拍,用三段體、分節(jié)歌的形式寫成。它包含了7 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其中主部(疊部)一共出現了三次,不同材料的插部穿插其中,表現出三部性結構的特點。
《你再不要去做情郎》這首詠嘆調出自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的第一幕,這部歌劇的大概劇情為:主人公費加羅即將結婚,新娘是伯爵夫人羅吉娜的女侍蘇珊娜。而生性浪漫多情的伯爵對妻子羅吉娜不忠并且想要追求女侍蘇珊娜,于是對費加羅的婚事多方阻撓,蘇珊娜十分為難,她要躲避伯爵的追求,卻又不便公開冒犯于他。后來,在費加羅和羅吉娜的幫助下,蘇珊娜運用智慧與謀略,迫使伯爵跪在羅吉娜面前為自己所有損失名譽的行為而賠罪,經過一番復雜斗爭,蘇珊娜與費加羅最終如愿,喜結連理。這部歌劇分為四幕,這首詠嘆調是在第一幕最后一部分由費加羅唱響的。因為侍衛(wèi)凱魯比諾躲在蘇珊娜房間不小心聽到伯爵對蘇珊娜求愛的肉麻話語后被發(fā)現,伯爵惱羞成怒,堅決命令凱魯比諾去從軍,凱魯比諾雖然不愿卻無力反抗,這時,費加羅唱出了這首詠嘆調來安慰凱魯比諾,同時也在含沙射影伯爵的風流,伯爵聽到卻無可奈何,最后整段音樂在歡快、輝煌中結束。
布萊恩·特菲爾是當今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在參加1989 年卡迪夫國際聲樂大賽時獲得了藝術歌曲獎,從此一舉成名,并登上世界舞臺。因其敦厚的體形和熱情奔放的歌聲,又被觀眾戲稱為“性感的大熊”。在特菲爾早年的演唱生涯中,他是唱莫扎特的作品而起家的,所以人們提起他時總是會把他和莫扎特創(chuàng)作的角色關聯在一起,費加羅婚禮中的片段也是他的拿手好戲,在經歷了無數次的演繹后,這首詠嘆調對于布萊恩·特菲爾來說更像一件經過大師無數次精雕細琢的藝術品,所以從演唱風格來說,他演繹的費加羅具有一種自信成熟、有勇有謀的大將之風,舉手投足間都具有一種內在的自信與沉穩(wěn),演唱時總能讓人想到劇情中費加羅自信又巧妙地與伯爵進行周旋,戲謔地安慰凱魯比諾,實則暗諷伯爵等場景但又不失詼諧幽默,對費加羅這一角色拿捏得恰到好處。
加百利·納尼是意大利青年男中音歌唱家,師從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瑪拉·詹皮莉,曾經多次獲得國際聲樂比賽金獎,是當今不可多得的青年歌唱家,現在依舊活躍在歌壇。加百利·納尼演唱這首作品時,面部表情極為豐富,充分將費加羅機敏伶俐這一特點展現給觀眾,夸張的舞臺表現力是他最顯著的特點。整體演唱速度比特菲爾快,在演唱不同樂段時都能很明顯地看到他面部表情上的改變,他的眉毛也總隨著樂曲發(fā)展而跳動,時而挑眉,時而皺眉,生動而又夸張,仿佛與他的聲音一同歌唱,將費加羅詼諧幽默的形象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他鮮明的表現力也持續(xù)吸引著觀眾,跟著他的表演將人代入到費加羅這一角色中,時而伶俐機敏,時而熱情奔放,使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了解劇情的進一步發(fā)展,對后面的表演充滿期待。
布萊恩·特菲爾是學院派的代表,繼承了德奧學院派的許多優(yōu)點,聲音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演唱功底十分扎實,沉穩(wěn)的氣息給他提供了無盡的動力。在演繹費加羅這一角色時,他能根據情境和宣泄情感的不同自然地達到應有的效果:在安慰凱魯比諾時使人感受到費加羅的機智幽默,聲音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在演唱軍中生活時聲音明快有力,氣勢逼人,尤其是中強弱的轉換和弱音的延長令人眼前一亮。在聲樂中唱強容易,唱弱難,沒有扎實的唱功以及源源不斷的氣息支持是達不到這樣的聲音效果的,這也證明了特菲爾的演唱功力與技巧十分了得。
加百利·納尼的演唱技巧也同樣令人拍案叫絕,作為一個青年歌唱家,其也展現出自身對音樂強大的天賦與潛力。納尼1979 年出生于意大利,1990 年就獲得了鋼琴演奏學士學位,之后學習聲樂,一舉奪得多個國際聲樂比賽的金獎。在他的演唱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夸張的面部表情,其豐富到令人驚訝,面部肌肉仿佛隨著音樂的發(fā)展而動,但是在如此豐富的表情下卻能保持音色穩(wěn)定,足以證明他演唱技巧的高超以及對聲音巧妙地把握。他的音質寬廣明亮,如行云流水,每一個音仿佛都能直擊人們心弦,音色富有變化。身為一個意大利人,他塑造出一個更具意大利人靈活、熱情、奔放特點的費加羅形象,以高超的演唱技巧控制住音色和面部表情的變化,將作品的戲劇性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些特點也使得原本嚴肅、嚴謹的古典音樂多了幾分輕盈與詼諧,使人聽到不禁撫掌而笑。
《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是一首回旋曲式的作品,其中主部一共再現了兩次,特菲爾在演唱主部重復部分時運用了不同的情緒。在主部第一次出現時,特菲爾演唱得靈動歡快,似費加羅剛出場時的機敏靈動;當主部第二次出現時,聲音的強度相比之下較輕,而且高音用假聲弱唱,仿佛在與伯爵進行巧妙的周旋,避其鋒芒;當主部第三次出現時,聲音又與之前截然不同,這時的聲音輕快明亮,情緒隨著高音強有力地傾瀉而出,像是宣泄著對伯爵積壓已久的種種不滿。特菲爾對三次出現的主部分別進行了不同的處理,雖然歌詞相同,但是情緒截然不同,用歌聲細致描繪了人物的心理活動,又貼合主題,引導著作品向下發(fā)展。在宣敘調與詠嘆調結合的部分,他唱出了磅礴的氣勢,將樂曲的情緒推到了頂點,描繪著軍中生活的場景,仿佛自己化身成為一名軍官飛奔在軍營中,將樂曲推向高潮。
與特菲爾相比,納尼的音色雖沒有那么低沉深厚,但是經過他的處理并配合自身寬廣的音質,整首樂曲的力度讓人感覺更強。與豐富的面部表情相比,他的聲音就顯得老成持重,或許就是利用穩(wěn)重的聲音、較強的演唱力度和生動有趣的表情,他無須再做其他的音樂處理就能使人對這一角色產生無限想象,他塑造出的費加羅讓觀眾極易聯想到這是一部喜歌劇。對于主部的三次出現,納尼在聲音上的處理避繁就簡,前兩次主部出現時聲音并未有太大的變化,但是他在面部表情上的處理恰恰相反,表情隨著音樂的發(fā)展也變得越來越豐富。當樂曲中主部第二次出現時,納尼表情俏皮,似在表達仆人對伯爵的討好。在主部第三次出現前,加入了一句自己的即興演唱,情緒高亢,使得音樂向更加個性化的方向發(fā)展,但在主部第三次出現時聲音卻突然弱下,直到唱到最后兩個樂句時聲音才突然強了起來,這樣處理形成情緒上的極大反差,壓抑的聲音隨著表情和情緒一起得到宣泄,推動音樂走向高潮。在納尼的處理中,面部表情似乎比聲音更能表達豐富的情緒,隨著表情的變化去理解音樂的起伏,這種表達更加直觀,在面部表情與聲音的配合下更加直觀地展現出費加羅歡快、熱情、憤怒、得意等不同的情緒。
兩位歌唱家都在保持對作曲家創(chuàng)作意圖尊重的基礎上進行了二次創(chuàng)作,通過自己的方式塑造出活靈活現的費加羅這一形象。在作品中,雖然很多地方作曲家已經寫出了強弱標記,但仍有許多細節(jié)需要演唱者進行深度的思考后給予其合適的處理。很顯然,在這方面,兩位歌唱家都做得特別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從整體來說,不論如何處理,都很好地保持了作品總體的進行曲的風格,體現著本曲節(jié)奏鮮明、明快活潑、簡明有力的特色。(2)在語言方面總是能準確地表達出歌詞的內涵,并通過歌詞深入角色的內心世界,再通過聲音將人物細膩的情緒變化傳達給觀眾。(3)從作品的戲劇情境來說,對整個劇情有深入的了解,理解劇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將聯想與情感融合,通過細膩的表達來完美再現戲劇情境。沉穩(wěn)成熟的演唱風格保證著作品的完整性,保持了整個劇情的發(fā)展聯系,更加突出角色的正面特點,具有教育示范的意義。在對兩位歌唱家不同的演唱風格進行對比與分析后,我們不僅要學習他們高超的演唱技巧,更要學習他們對作品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時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也將指導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理解角色。
《你再不要去做情郎》這首作品是男中音歌者的試金石。每個人對作品的理解不同,因此每個人在演唱時都會有不同的演唱特點。筆者認為,在不違背作曲家創(chuàng)作意圖的基礎上,所有風格都是演繹角色的一種方式。在學習和演唱一首作品時,歌者不只要注重演唱技巧,更需要注重藝術上的理解和表達,要對作品中人物情緒進行深度揣摩,對作曲家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風格,通過自己的方式描繪出這件“藝術品”。藝無止境,一個人只有真正深入到某個作品或角色中,才會對人物和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將同一首作品演繹出不同的風格,呈現不同的特點,不然只是模仿別人,機械地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