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Y2K文化是產生于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流行文化。如今Y2K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多個領域回潮,對社會及人們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影響與意義。文章從美學角度出發(fā),對Y2K文化的特征、內涵及意義價值進行研究。
關鍵詞:Y2K文化;樂觀主義;復古未來主義;美學范疇
中圖分類號:J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8-0-04
近年來,在20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期風靡一時的Y2K審美風潮卷土重來。無論是年輕一代皆知的韓國女子偶像天團Blackpink(粉墨)的回歸造型,還是迪奧、古馳、巴黎世家等各大高端時尚品牌的系列成衣與配飾,甚至是日常消費文化的方方面面,均可看到Y2K美學風格的呈現[1]。
追溯其源頭,1982年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所表現出的人工智能科技和超現實的電影布景承載著復古未來主義思潮,第一次使Y2K美學進入大眾的視野。隨后各大服裝品牌、電子科技品牌與流行音樂等,將Y2K美學引入時尚界、消費文化領域和藝術領域,最終將其推上時代潮流文化的頂端[2]。
1 幻彩科技感的樂觀主義特征
Y2K原本并非是為一種時尚風格或美學特征而產生的專有名詞。Y2K全稱Year 2000 Kilo,又名千年蟲危機。本指20世紀與21世紀接壤之際,計算機處理日期時出現的一個重要漏洞,相關人士認為此計算機漏洞會導致全球互聯網系統癱瘓,引發(fā)一場人人自危的“科技恐慌”。后來,互聯網科技不斷發(fā)展,引發(fā)了千禧年代人們對新世紀的無限期望,Y2K這個概念被延伸至視覺感官文化領域,Y2K美學也由此產生。
Y2K美學的產生與當時人們的情緒有一定聯系。人們的情緒與環(huán)境息息相關,各種各樣的色彩又是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物理學與生理學中,環(huán)境中的不同色彩會對人的感官產生不同程度的刺激,從而引發(fā)人的不同情緒,催生出相應的情感[3]。同樣,色彩的展現也是人們表達情緒最直接的手段。
在色彩心理學中,明亮鮮艷的色彩可以刺激人類的大腦并調動積極情緒,活躍空間氣氛,讓人自我感覺良好,具有促進人們積極面對生活困境的功能。例如,馬德里的圣卡洛斯醫(yī)院就一改傳統醫(yī)院多用冷色調或柔和中性色營造整潔干凈氛圍的常規(guī)手法,它與設計師合作,將兒童重癥監(jiān)護室墻面改為鮮艷的彩虹色拼成的幾何圖案,使醫(yī)診環(huán)境更為輕松與人性化,使患者充滿希望,抱有積極心態(tài)。再如,雨后絢麗的彩虹總能讓人感到充滿希望,“風雨后終見彩虹”這句話也體現出人們的樂觀情感和信念寄托[4]。
高飽和度的色彩是Y2K美學的特征之一,這與樂觀的心理情緒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當時人們的樂觀情緒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隨著21世紀的如期到來,預期中的Y2K千年蟲危機除了在少部分地區(qū)應驗外,并未對全球范圍內其他地區(qū)造成影響。這種劫后余生式的經歷使人們產生了一種帶有僥幸心理的樂觀情緒。另一方面,千年蟲危機的經歷使人們更加信任此前“不負眾望”的互聯網科技,而這種信任的態(tài)度也轉化為了對未來科技盲目樂觀的期待。
1995年開始,各大時裝品牌開始推出色彩鮮艷的Y2K風格時裝與配飾。近兩年,Y2K回潮時裝界,又一次將五彩斑斕的成衣作品推到人們的視野中。2019年,高級時裝品牌芬迪與美國著名饒舌歌手尼基·米娜其合作,結合尼基·米娜其標志性的熒光粉色呈獻了Y2K風格系列服裝。巴曼從2018年秋冬季開始就出現了糖果色半透明夾克、熒光色包臀裙等頗具Y2K風格的成衣,2021年的春夏系列更是將熒光綠色大面積用于整套西裝套裝,配以高高聳起的墊肩,將Y2K美學高度滲透進品牌。不止時裝界,很多電子品牌也爭相對Y2K風格進行演繹,如剃須刀品牌飛利浦就將糖果色運用在剃須刀的機身上,使產品看上去多了絲明亮與歡快的氣息,塑料半透明的材質也使其看上去充滿未來感[5]。鮮明、高飽和的色彩體現了千禧年人們內心的活力與創(chuàng)意。人們用積極的樂觀主義推翻暗淡與沉悶的過去,大膽地展現色彩,用五彩繽紛的顏色突出新世紀與未來世界的美學元素,這體現出千禧年人們迫切想要接受新鮮事物、迎來改變的心理。
科技元素與未來感的展現在Y2K美學中也是不可或缺的。20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期,科技的興起給當時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感受到數字化、自動化、即時通信等科技便利的人們在心理和物質生活方面感受到了空前的滿足。人們不禁開始想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21世紀的人類社會生活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人們的穿衣飲食、文化活動或思想又會處于怎樣的狀態(tài)。因此,千禧年的人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用天馬行空的Y2K美學風格構想在科技高度發(fā)達的未來人們的生活。
音樂是每個時代表達人們思想的最好媒介之一。華語樂壇著名歌手王菲的專輯《唱游》發(fā)行于1998年,專輯視頻中使用了大量的科幻特效與未來感十足的Y2K風格服裝和妝容。布蘭妮·斯皮爾斯音樂專輯視頻中也同樣呈現紅色漆皮緊身衣的Y2K風格裝束與乘坐時光機器在宇宙遨游的科幻景象。如今Y2K回潮,歐美人氣女星Lady Gaga也身著亮粉色的漆皮與金屬元素結合的套裝,展現人類衣著時尚,訴說著未來的故事。
時尚向來是潮流文化的風向標。三宅一生早在1996年春夏系列中,就用半透明的金屬鐳射質感套裝詮釋了Y2K風格的超現實主義內涵。迪奧1991年秋冬大秀,也以電影《黑客帝國》中的人物造型為靈感,出現了大量的亮面科幻元素。紀梵希1999年的秋冬系列,將LED燈、電路板圖案和透明PVC材質與服裝相結合,表現出對未來科技服飾的幻想。在2019年時裝品牌蔻馳推出的時裝海報上,模特身著銀色鐳射材質的太空感服飾與動畫外星人站在一起,充分展現出了Y2K的未來主義美學風格。
藝術領域也緊跟潮流腳步。日本藝術家空山基手下的金屬材質未來女性藝術品雕塑,模糊了人與機器人的邊界,將人的身體之美展現在無感情的機器人身上,將機器人的冰冷無情體現在靈動的人類身體姿態(tài)之上。冰冷的金屬材質與女性柔美的曲線相結合,正是對Y2K奇幻的未來感美學恰到好處的表達。
具有科技感和未來感的鐳射、金屬、PVC等元素都是Y2K美學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件件Y2K風格的服飾和Y2K風格的藝術品都體現出了千禧年Y2K文化對人們的深刻影響。而Y2K文化也正是人們對未來高科技、未知外太空的奇思妙想和美好憧憬的外化,反映了人們迎接未來的熱情與欣喜。
2 亞文化形態(tài)的復古未來主義內涵
如今Y2K風格的再次回潮,是復古未來主義的體現。當前科技的發(fā)展水平與千禧年已不可同日而語,但依舊保留著千禧年二進制數據界面、低保真畫質、技術字體等復古科技元素的Y2K美學是一種回溯,是重新站在歷史的角度對未來的一種展望,也同樣是站在當下對未來的期望。
復古未來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思潮,是指過去對未來的展望,也指過去對現在的猜想與預測,本屬于社會學范疇。而如今,復古未來主義憑借其感性化的特征出現于時尚、藝術、設計等領域,與美學產生了密切的聯系。近年來,Y2K美學的回潮,便是受復古未來主義影響的必然結果。Y2K美學的流行,也與復古未來主義的起源有著內在關聯。
1983年,復古未來主義這個概念首次出現在《紐約時報》的珠寶廣告中,“銀色的鋼鐵質感和光澤感,呈現出復古的未來主義面貌”。次年,在《紐約客》關于電影《巴西》的評論中,有評論員寫道:“呈現出一種復古未來主義(retro-futurist)的幻想?!?988年,音樂家勞埃德·頓創(chuàng)造并且重新命名這個詞為復古未來主義(Retrofuturism)。復古未來主義是在未來主義的基礎上衍生而來的。未來主義是現代文藝思潮之一,是指“根據人類以往的發(fā)展和科學知識來預言、預測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前景,以便控制和規(guī)劃的進程更好地適應未來”。因此,如果說未來主義體現的是人們對未來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復古未來主義就是對過去某一時間相應的未來的期許的再次呈現,是對過去某一時代對未來的展望的回顧,其本質是一種回溯行為[5]。然而,即使復古未來主義的概念是基于未來主義而產生的,但二者在情感傾向性上卻并不相同。未來主義是對未來社會的積極幻想,飽含樂觀期待的情緒;而復古未來主義對所謂未來的描述卻并非全然樂觀,通常帶有懷疑與荒誕的情感態(tài)度,表現出對當下現實的不滿與反思。
復古未來主義產生于西方科學取得快速發(fā)展與巨大進步的20世紀70至80年代。一方面,科技的發(fā)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為人們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科學知識撥開了宗教的神秘面紗,信仰的消解使人們的精神寄托跌進萬丈深淵,內心開始產生疏離感。同時,科技的發(fā)展也帶來了霸權主義的丑惡欲望和消費主義的不堪嘴臉,導致戰(zhàn)爭產生與能源過度開采、環(huán)境惡化等問題。經歷了種種不幸的人們開始質疑科技對人類的作用與影響,深覺過去對科技世界的種種展望與預測樂觀得有些可笑,于是不安、恐懼、荒誕感在人們的心中油然而生。然而在不安與焦慮中尋求安慰與精神寄托是人的本能,在這種本能的促使下,人們又開始重溫科技烏托邦的美夢,期望糟糕的事情從未發(fā)生過,當下便是曾經所幻想的美好夢境,表現出對沒有實現的美好未來的懷念。但是,復古未來主義的這種回溯行為并不完全是一種消極的逃避狀態(tài)。相反,對過去的美好未來幻想進行回顧與懷念會引發(fā)當下人們的深思,從而使未實現夢想的苦悶轉化為一種想要改變當下境遇的動力,再次調動人們的積極情緒,激發(fā)人們對未來的再次構想。正如劍橋大學社會學博士喬·戴維森所說:“回溯過去的未來形象具有一種潛在的重燃希望的功能,即振興和更新當代世界的烏托邦愿望?!?sup>[5]
Y2K美學在百年一遇的世紀之交誕生,恰逢新興的互聯網等科學技術出現,人們對未來滿懷期待與憧憬,并產生了種種與新興科學技術相關的構想。Y2K美學作為媒介,充分地展現了人們的美妙構想。而如今,人們發(fā)現曾經所設想的互聯網科技的夢境并非全然是美好的。高度發(fā)達的互聯網技術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與娛樂的同時也帶來了種種弊病,互聯網惡性事件的頻頻發(fā)生讓人們不禁懷疑曾經幻想的烏托邦,也讓人開始重溫與回溯千禧年的美夢,直接促成了如今Y2K美學的回潮。
Y2K美學的復興與復古未來主義思潮的產生有著不可忽視的內在聯系。它們都是對過去所設想的未來進行回溯,在情緒上體現出期望與失望的疊加,背后則是對立價值的統一,是復古懷舊與預想前瞻的結合。而這種看似矛盾割裂實則融合統一的心理,依舊包含著對未來的美好期許與暢想。
從其流行范圍與文化特征方面來看,Y2K美學屬于典型的亞文化范疇。Y2K文化的主要受眾群體是網絡青年群體。具有Y2K文化表征的各類事物在青年群體中頗受歡迎。湖北民族大學的謝意與代琳源認為,Y2K文化復興的原因主要是“圈層文化的推動”與“新媒介技術的賦權”。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是社會性的人,任何人都無法脫離社會而獨善其身。社會中又存在一系列的群體,興趣愛好相似或志同道合的人組成群體,人們在群體中尋找自我身份認同與自我價值歸屬,在與群體的聯系中生存,群體中的文化傳播也就形成了圈層文化[2]。身處Y2K圈層中的個體對Y2K美學表征和內涵有著集體的認同,這種集體認同感使個體相互之間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并形成特定的場域,從而吸引更多與此圈層擁有共同話語的個體加入其中,使Y2K文化得以傳播與流行。但無論如何,其只是主流文化的一個分支,具有區(qū)域性的局限。Y2K文化的主要傳播方式是新媒體傳播。在當代語境下,任何一種文化的快速與廣泛傳播都離不開新媒體的推波助瀾。新媒體為圈層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廣闊的網絡社群空間,打破了地域隔閡造成的文化阻斷,消解了身份與性別帶來的差別審視,熱愛Y2K文化的個體在這個社群空間中齊聚一堂,通過共有語言符號暢所欲言,促進了Y2K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
從審美表征方面來看,Y2K美學并不屬于傳統且主流的優(yōu)美審美范疇。強調復古未來主義、科技樂觀主義的Y2K美學,在形式上與廣義的審美范疇中的“酷”有著相似之處。作為流行文化的“酷”與Y2K文化一樣,二者都在亞文化中具有突出的地位,也同樣傾向于體現在年輕人的穿衣打扮、言行舉止與觀念態(tài)度上。今天的Y2K文化復興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時尚的回潮,熱愛Y2K文化的個體大多選擇通過Y2K風格的服飾穿搭體現自己獨特的審美。具有科技感的冰冷金屬材質、體現樂觀主義的飽和色彩、傳遞未來感的超現實主義款式,Y2K風格的服飾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強烈的沖擊感與不同于主流審美的怪異感,擁有鮮明的個性表征。這與“酷”審美風格所追求的怪異奇特、標新立異、個性十足等審美特征顯然十分相似[6]。Y2K美學中所表現的來自未來的超然冷酷態(tài)度和“酷”審美范疇中所表現出的疏離冷漠的態(tài)度也有異曲同工之處。它們都是背離主流文化中飽含熱情淳樸情感傾向的非主流審美文化。
3 Y2K美學的影響與意義
在如今審美文化多元化語境下,亞文化與主流文化并非一種絕對對立的關系。相反,作為主流文化支流的亞文化展現出了比傳統文化更具活力,也更具時代性的特征。作為亞文化的Y2K審美文化,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意義上包含著積極的因素,且有逐漸向主流文化靠攏的傾向。這意味著Y2K審美文化不僅滿足了年輕人對不同文化的精神追求,且在本質上并未偏離正確的價值觀與道路方向,在為受眾群體構建獨具個性的自我身份認同的同時,其依舊歸屬于主流價值觀主導下的社會身份地位。Y2K審美文化在與主流文化互動的過程中,豐富了新時代多元化審美體系,為審美標準的評判增添了衡量尺度,更促進了社會文化與個體精神世界的正向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意義。
Y2K文化在與主流文化不斷交流的同時,與商業(yè)文化的互動也進一步加強[2]。近年來,在Y2K圈層文化的影響下,具有Y2K元素審美表征的商品層出不窮。復古未來主義的服飾、千禧年風格的照相館、富有科技未來感的電子產品等如雨后春筍一般爭相出現在市場上。這些商品的出現,吸引了熱愛Y2K美學的群體紛紛買單,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市場,也促進了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
與所有亞文化一樣,當Y2K美學變?yōu)橐还沙绷鲿r,就會被商業(yè)支配,陷入消費主義的陷阱。原本對購買具有Y2K元素商品的消費者來說,購買商品所附帶的文化價值才是其真實目的,而當消費主義介入其中后,原本的文化消費就會變?yōu)橐环N盲目跟風的模仿消費行為或攀比行為,其真實目的只是購買商業(yè)價值符號,商品的文化價值最終也會被消解。因此,只有避免被消費主義裹挾,防止Y2K美學陷入一種審美價值表面化且審美內涵半空洞化的狀態(tài),才能使Y2K美學在真正意義上發(fā)揮其正向價值,豐富多元化的審美大環(huán)境,提升人們的精神文化修養(yǎng)。
4 結語
不同于千禧時代人們對未來科技盲目樂觀的猜想,如今Y2K美學的回潮多了幾分對當下現實的審視與反思,不僅承載著屬于過去的美好幻想,也包含著對未來的積極展望。其積極正向的美學價值與極具個性的視覺美學表征吸引了更多受眾了解與喜愛,也進一步加深了與主流文化的相互交融,在豐富社會文化與審美體系的同時,提升了人們的精神文化內涵,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與美學價值。然而在接受其正向價值意義的同時,也要看到其作為亞文化的弱點,要避免消費主義過多介入,導致其最終被消費文化收編。只有這樣,作為亞文化的Y2K美學才能在真正意義上為社會文化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添一抹獨特而又亮麗的色彩。
參考文獻:
[1] 趙爽.今天你“Y2K”了嗎?[J].中國服飾,2020(8):74-75.
[2] 謝意,代琳源.“Y2K”文化復興的傳播機制研究[J].中國地市報人,2021(9):63-65.
[3] 邱婷.情緒心理在家居環(huán)境設計中的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12):58-59.
[4] 吳若寒.藝術設計色彩中對情緒心理的運用研究[J].藝術家,2021(2):60-61.
[5] 陳偉芳,須秋潔.復古未來主義Y2K美學服裝的設計研究[J].設計,2021(14):108-110.
[6] 美學原理編寫組.美學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33-237.
作者簡介:李冰瑾(1997—),女,陜西西安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西方美學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