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超
江蘇省儀征市中醫(yī)院普外科,江蘇儀征211400
急性闌尾炎病情危重,需要及時接受治療。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具有微創(chuàng)特點,給患者帶來的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故在急性闌尾炎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1-2]。研究顯示,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成功的關鍵在于妥善處理闌尾根部殘端。以往臨床通常會采用荷包縫合包埋法來處理闌尾殘端,即在盲腸壁對闌尾殘端進行荷包縫合與包埋,但操作過程較為復雜,故在臨床應用中受到了一定限制[3-4]。Hem-olok夾是一種由高分子聚合物制作而成的帶鎖扣塑料夾,在外科手術中的膽囊管、輸尿管與血管結扎中得到了廣泛應用[5-6]。該處理方式因設計了鎖扣,能增強夾閉手感,提高夾閉準確性與安全性[7]。鑒于此,該研究主要針對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采用Hem-o-lok法與荷包縫合包埋法處理闌尾殘端的應用效果行對比探究,并將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該院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113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將該院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113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不存在手術禁忌證者;②發(fā)病時間<72 h者。排除標準:①中途退出者;②難以耐受手術治療者;③存在腹部手術史者;④術前檢查結果顯示闌尾周圍有膿腫形成者;⑤處于妊娠期的女性。以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甲組患者共56例,男性26例,女性30例;年齡11~74歲,平均(59.96±2.52)歲;單純性急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壞疽穿孔性闌尾炎患者分別有12例、33例、11例。乙組患者共57例,男性27例,女性30例;年齡12~73歲,平均(60.05±5.51)歲;單純性急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壞疽穿孔性闌尾炎患者分別有10例、35例、12例。對比兩組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呔橥?,研究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兩組患者術前30 min均預防性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入室后指導患者取仰臥位,麻醉方式選擇氣管插管全麻,在臍緣下做出一個1 cm手術切口,建立人工氣腹,氣腹壓控制在12~14 mmHg,將腹腔鏡置入,對闌尾周邊情況進行仔細探查;采用腹腔鏡進行監(jiān)視,在左下腹或臍下方5 cm的位置將一Trocar套管(10 mm)置入,將其作為主操作孔,然后再將一5 mm Trocar套管置入麥氏點周邊,將其作為副操作孔,將手術體位改變?yōu)樽髠扰P位,闌尾充分暴露,闌尾系膜血管到根部位置均采用超聲刀進行處理。甲組采用用荷包縫合包埋法對闌尾殘端進行處理,即在和闌尾根部距離2 mm的位置采用絲線對闌尾進行結扎,在和闌尾根部距離5 mm的位置切除闌尾,對闌尾斷端進行仔細消毒,殘端黏膜進行電凝燒灼,從盲腸壁漿肌層開始行荷包縫合處理,分離鉗從右操作孔置入,于荷包內壓入闌尾殘端,將絲線打結,整個包埋過程完成。乙組則采用Hem-o-lok法對闌尾殘端進行處理,在和闌尾根部距離2 mm的位置將闌尾采用Hem-olok法夾閉,在和闌尾根部距離5 mm的位置切除闌尾,對闌尾斷端行消毒處理,殘端黏膜電凝燒灼。完成手術后,將切除下來的闌尾裝入標本袋中,術后行3~5 d抗感染治療,等到肛門排氣之后便可開始從流質飲食向普食過渡,對手術切口進行仔細觀察,了解其是否有熱痛、紅腫等情況出現。
對比兩組各項手術指標、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甲組比較,乙組住院費用更少,肛門排氣時間、手術時間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s)
組別 住院費用(萬元)住院時間(d)肛門排氣時間(h)手術時間(min)甲組(n=56)乙組(n=57)t值P值1.35±0.22 0.65±0.15 19.792<0.001 6.18±0.25 6.15±0.28 0.600 0.549 32.56±0.68 22.12±0.23 109.708<0.001 59.96±3.25 40.12±0.18 46.021<0.001
甲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7.14%,與乙組的8.77%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臨床上,急性闌尾炎屬于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急腹癥,主要臨床表現為闌尾點反跳痛、壓痛以及轉移性右下腹疼痛[8-9]。近年來,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在急性闌尾炎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為確保手術成功,手術過程中對闌尾殘端進行妥善處理十分重要[10-11]。若術中闌尾殘端處理不當,則可能引發(fā)闌尾殘株炎癥,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出現糞漏、腸漏等嚴重并發(fā)癥?,F階段,臨床用來處理闌尾殘端的方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鈦夾夾閉、Endoloop套扎、Hem-o-lok夾閉法、絲線結扎法以及荷包縫合法等,雖然鈦夾夾閉法費用較低,操作較為簡單,但是患者體內需留置鈦夾,極易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與不良反應,故現已在臨床逐漸被淘汰[12-13]。該研究結果顯示,乙組住院費用為(0.65±0.15)萬元,少于甲組,肛門排氣時間、手術時間分別為(22.12±0.23)h、(40.12±0.18)min,均短于甲組(P<0.05);甲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7.14%,與乙組的8.77%相近(P>0.05),提示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采用Hem-o-lok法與荷包縫合包埋法處理闌尾殘端均具有較高安全性,但采用Hem-o-lok法處理能縮短手術時間,節(jié)約住院費用。屈支紅[14]也經研究發(fā)現,觀察組住院費用為(0.79±0.34)萬元,少于對照組,肛門排氣時間、手術時間分別為(25.23±1.85)h、(42.18±5.62)min,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00%,與對照組的4.00%相近(P>0.05),這與該研究結果高度一致。究其原因,Hem-o-lok夾的制作材料主要為高分子聚合物,能牢固夾閉,脫落難度大,并且夾閉操作過程較為簡單,特殊鎖扣設計能增強夾閉手感,確保夾閉過程有效、安全。而荷包縫合包埋法則需要圍繞闌尾根部進行標準荷包的縫合,操作過程中需要將持針方式改變,縫合習慣也需發(fā)生變化,操作過程較為復雜,需要操作者具備熟練、高超的腹腔鏡操作技能。
綜上所述,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采用Hem-o-lok法與荷包縫合包埋法處理闌尾殘端均具有較高安全性,但采用Hem-o-lok法處理能縮短手術時間,節(jié)約住院費用,操作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