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皖皖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qū)第二中學,寧夏 吳忠 751999)
跟其他學科相比,實驗在物理知識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會影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因此在實際中,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是非常必要的?,F在很多初中學校對此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在平時物理知識教學中,都有意識地加強了這方面教學。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等因素影響,使得實驗教學并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教學價值。為此,對如何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作進一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深入地分析和總結,現綜述如下。
物理學科是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而要想學好這門課程,實驗便是基礎。這是因為初中物理教材中的許多理論和計算公式都是需要實驗來支撐的。所以,教師應該重視課堂實驗的作用,積極組織開展多種模式的物理實驗,如教師演示實驗或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參與實驗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進而增強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提高物理實驗課堂的教學效率。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學教師演示教學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式。如果說在實際的物理教學過程中缺乏教師對實驗過程的演示,那么物理學科的整體教學就會使缺少生命力的,而且學生也很難在學習過程中深入理解物理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和計算公式。因此,教師應提高對演示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積極組織開展演示教學。通過教學教師的演示,學生對于整個物理實驗操作步驟和實驗原理將全面的認識,從而得出相應實驗結論。
在平時教學中,教學教師可以對一些要求比較低的實驗親自動手操作演示,而對于一些比較復雜,要求比較嚴格的物理實驗,則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來進行輔助教學。這樣就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實驗場景,讓學生可以近距離觀察相應的實驗操作。在這種情況下,就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過程的認知,同時對學生得出物理實驗結論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對于實驗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學過的物理知識。在實驗開始之前,教學教師需要學生做好相關的實驗準備,熟悉相應的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當然,對于這些,教學教師可以不要每樣都講的非常詳細,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操作。之后,教學教師就可以引導
以溫度測量實驗為例,在開展實驗之前,教學教師需要為學生準備多種類型的溫度計,然后讓學生根據不同的場景,自主選擇合適的溫度計。選擇完溫度計,就需要學生將測量到的溫度做好記錄,在這過程中,教學教師可以對其進行相應的指導,觀察學生是否出現操作錯誤的情況,如果有錯誤的情況,教學教師需要及時幫助其進行糾正,幫助學生掌握溫度計的正確使用。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刻變化,當前的教育形勢對物理實驗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引導學生樂于探究利用日常用品和新器件中的物理學知識。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就應多角度和多方面的整合物理實驗資源,從現實實際出發(fā),在利用現有的物理實驗設備的基礎上,積極探究和制作簡易的物理實驗器材,從而使物理實驗教學取得更大的進步。
要實現實驗資源的整合,教學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實驗設備進行靈活運用。在實際中,學??梢蚤_放物理實驗場所,鼓勵學生利用物理實驗室的設備進行相應的物理實驗。這樣,既能調動學生探究物理的積極性,又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教材中的實驗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以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學習為例,對于聲音的產生實驗,教材中是將一個小鬧鐘放在一個密閉的玻璃罩中。這樣雖然也能夠達到檢測聲音產生的目的,但這其中就多了固體傳聲的影響因素。因此這時學生就可以對其進行一定改進,將鬧鐘懸掛在玻璃罩中,這樣就能夠很好避免固體傳聲的影響因素。
除了改進實驗器材,教學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簡易實驗器材自制。在實際中,由于經費等方面因素,學生在實驗器材提供上可能會存在不足的情況,這時教學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生活中過的一些物品來完成相應的物理實驗。如,生活中常見的可樂瓶、玻璃杯、易拉罐。注射器、鐵釘等,都是豐富的實驗資源。以玻璃杯為例,其就可以做光學、聲學等多方面的實驗。這樣利用生活用品制作簡易實驗器材,既達到了實驗的目的,同時也很好鍛煉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另外,學生通過借助生活物品自制實驗簡易器材,在實驗內容上也變得更加豐富,提高了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的熟悉感,從而可以更好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
新課改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物理課堂中的應用,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提升實驗教學的質量,而且有利于學生的綜合性法制。因此,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做好實驗前準備工作,促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討論實驗方法和實驗現象,同時促進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方式真正參與到實驗操作過程中,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為了更好提升實驗教學的效率,在物理實驗開展之前,需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在這過程中,教學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做相應準備。對于小組成員的確定,教學教師要本著“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小組人員分配。小組內學習成績優(yōu)秀和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進行平均分配,且男女同學的數量和比例要協調。教學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嚴格控制每個小組成員的人數。這樣,就能夠確保小組每個成員的實驗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實現實驗教學質量的提升。
另外,對于每個小組成員的職權也需要進行明確,比如負責數據記錄、負責答疑等。這樣才能夠做好有序分工和協作,實現物理實驗的良好開展。
在小組合作實驗操作時,教學教師要對合作實驗的運用程序進行熟悉,其中具體的操作可以從以下四點進行。
第一,明確合作實驗目標。從當下物理教學的教材出發(fā),選擇合適的合作實驗內容,并在此基礎上明確相應的目標和過程。第二,制定多種實驗方案。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方案制定上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多種方案。這樣才能夠確保每個學生在物理實驗時,都能獲得相應的收獲。
第三,就是開始實驗操作。各學習小組需要嚴格遵循物理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各組成員進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實驗任務。最后,就是實驗總結,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對實驗表現出來的一些現象和數據進行總結,從而得出相應的結論。比如,在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規(guī)律時,教學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如此,教師通過明確實驗任務和步驟來引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就能有效提高小組合作實驗的效果。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能夠打破傳統(tǒng)實驗課堂教學束縛,增強課堂教學活力的教學方法。所以,在初中物理實驗課堂中,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教學情境,如生活情境、多媒體情境,使學生的不同的情境中感受物理實驗的魅力,從而使學生真正喜歡上物理學科,提高學生在物理課堂中的學習效果。
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物理現象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結合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拉近教學與生活的距離,幫助學生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物理現象的良好習慣,促使學生學以致用,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不僅如此,結合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有助于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帶著更加強烈的學習動機。
比如,在《熔化和凝固》的教學課上,教師可以提醒學生蠟燭的燃燒和他們留下的液體的變化過程,從而創(chuàng)造一種生活情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內化理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對本課知識內容的理解,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給教育和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隨著現代教學設備的普及,借助多媒體技術的課堂教學不再遙不可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適當構建情境教學。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造直觀的情境,從而直觀地呈現抽象的知識,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識內容,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要求較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理解片面或者理解障礙。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造直觀的情境,是降低學生理解難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措施。
比如,教師可以收集相關資料,比如圖片、視頻等等,然后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從而創(chuàng)造直觀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現象,使學生的物理學習更加直觀、立體,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同時,通過這種方式,教師也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拓展更多的課外內容,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當中獲取更多信息。
總之,強化物理實驗教學,對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實際中,為了更好地發(fā)揮物理實驗教學的價值,教學教師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實驗教學,通過不同的實驗教學來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同時重視實驗教學資源的整合,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最后開展小組合作實驗學習,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來保證實驗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