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群
(黃樓街道貫店小學,山東 青州 262500)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發(fā)的重視小學的基礎教育。班主任作為班級的帶頭人,應抓住學生們在此階段德育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學習更多的德育教育理念,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和現階段的不足。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從而實現育人的真正目的。
德育教育包括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行為習慣、道德素養(yǎng)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其目的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德育教育可以對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價值觀、言行舉止的養(yǎng)成起到正面引導作用,因此學校必須注重加強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成分,同時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長過程中的奠基石。近些年,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德育教育的開展也會更加順利。小學階段的孩子心智還不夠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對事物判斷不夠準確。因此,小學班主任不僅要對學習做好引導,還要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德育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手段。班主任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思想啟蒙教育引導作用,注重加強和學生們的互動和交流,尊重學生的主觀意愿,使得學生能夠高效的處理問題,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的初始階段,是小學生行為觀念和素質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德育教育一直都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德育教育在小學教育中重要作用和意義不言而喻。但就目前我國各小學德育教育的工作展開來看,在諸多現實因素的制約下,并未受到學校領導和老師的高度重視,部分學校也未確立完整的德育教育制度。小學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大多根據自身的主觀判斷展開相應活動,在德育教育制度尚未健全的情況下,衡量標準的缺失將導致班主任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出現主觀性太強這一現象。
除此之外,由于班主任對新時代下德育教育的認知度不高,所以在此方面難有創(chuàng)新之舉,進而形成枯燥、教育效果不佳且固守傳統(tǒng)的教育局面。一方面,可大力實施激勵策略,對班主任的創(chuàng)新性工作給予充分鼓勵,通過采用多種形式的激勵措施,改變傳統(tǒng)德育教育手段,更好地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以知識為評價和考察學生關鍵標準的環(huán)境中,班主任們并沒有圍繞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而改變教育模式,在這種灌輸式的硬性教育下,從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使得德育工作更加難以開展。
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形式單一化。每個學生從小生長的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的不同,導致學生之間存在較大個體差異,這就加大了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的難度。在實際的工作中,班主任應對學生進行分層教育,取代以往籠統(tǒng)的課上教學,培養(yǎng)教育的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班主任應及時了解小學生的心理變化和行為習慣,進而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yǎng),單一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教育效果不佳,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針對教育形式單一化的問題,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學生,采用合理、多樣的方式進行德育教育。
小學生在班級工作中的參與度不高。在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下,學生主體地位未得到有效的凸顯。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的影響下,班主任更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的精力也主要集中在學習上,這導致學生自身沒有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參與度不高。只顧提高成績而忽視素質教育,這與素質教育的根本理念相違背,作為班主任應該做好引領工作,帶動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注重小學學生主體地位的培養(yǎng),從而提升學生們的綜合能力,有助于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
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尚小,思想觀念不夠成熟,班主任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身心發(fā)展上極為敏感和脆弱,同時又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種誘惑的影響,因此在身心發(fā)展上很容易出現偏差。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個體參與感不強,班主任德育教育等工作的開展也得不到相應的效果。班主任應及時引導學生做班級的主人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自我為中心來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作為班主任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情感需求,注重學生們的德育發(fā)展狀態(tài),采用最主要是方式就是多跟學生溝通交流,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除此之外,班主任也應深入學生,及時了解學生們的思想動態(tài),對學生的德育發(fā)展水平進行分層次管理。
班主任在教學中應當注重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管理方法,開展多形式多樣化的德育教育工作,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班主任可通過結合小學生的教育內容來開展創(chuàng)新型教育課堂,例如,在每周的德育教育中,組織學生演繹一些國學經典,在歡聲笑語的同時,了解古人的謙卑,對萬物常懷感恩之心,學會以善待人。教師還可以在原有的教學工作上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例如,當班級內發(fā)生矛盾,不要一味指責學生,注重與學生的說話態(tài)度,教會學生要冷靜思考,學會與他人相處,要包容他人,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班主任要主動去搭建平臺讓學生們自己處理生活中的矛盾和困惑,這樣才能逐漸塑造完善的人格,提升道德品質。因此,要在小學階段滲透德育教育,班主任必須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采用有效多變的教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對學生將來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在小學教育時期加強德育建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而且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在小學教育階段,班主任在傳授課本知識的同時,必須要了解德育教育的內容和重要性,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管理模式。通過引導學生提高主人翁意識,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同時,在原有教學模式中不斷創(chuàng)新,搭建德育教育平臺,充分發(fā)揮德育教育的應有功效,為小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