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qū)第三小學分校,河北 保定 071100)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漢語教學作為母語教學,對小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語文教學標準中明確提出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教學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自身的語文識字教學質量,選擇符合小學語文識字學習的策略,調動小學生語文識字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小學生的識字學習體驗。
小學語文教學標準中明確提出識字教學是當前小學低年級教學的重點,但是當前的小學生學習能力以及認知能力等都有待提高,學生在識字學習過程中識字少、速度慢、識字興趣不高等,這些都會影響學生的識字學習。而語文教師作為識字教學的引導者,其教學觀念比較傳統(tǒng),認為小學生什么也不懂,而且受到教學目標的壓制,其在教學過程中增大了漢字教學的難度以及數(shù)量,這樣的語文識字教學沒有充分考慮學習主體的感受,沒有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開展教學,學生的識字學習壓力大,自然對識字學習失去興趣。此外,教師大多依賴語文課本進行識字教學,沒有結合生活實際以及相關的文化背景,學生只是單純的認識這個字,但是并不會實際應用,導致最終的語文識字教學效率低下,無法滿足當前新課標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要求。
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錯誤的將自己作為課堂的主體,一味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進行語文識字教學。小學生雖然小,但是其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主動性以及自主性,因此,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要著眼于小學生的識字需求。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有著其自身存在的意義,其有著自身的行為習慣以及興趣愛好,語文教師要加強與小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思維活動特點以及識字學習需求,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識字教學實際開展識字教學。比如說在學習一年級上冊時,在教學“人”、“口”、“手”、“足”、“金”、“木”、“水”、“火”這幾個字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與漢字相關的教學情境,引導小學生在情境中進行識字學習。像“金”、“木”、“水”、“火”這樣的象形文字,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相關的實物,引導學生進行圖形識字,提高識字效率。此外,像“人”、“口”、“手”、“足”這樣的字,教師可以結合動畫片以及表演,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認識漢字的基本組成,活躍氣氛。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漢字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其作為我國文明中的文化載體,蘊含了極為豐富的文化背景故事。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喜歡一些色彩絢麗、形象生動的事物,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結合漢字文化,通過講故事的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漢語文化情境。小學生對故事等比較有趣的事物一向是沒有抵抗力,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說在學習“友”這個字時,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古文“友”字是由兩個又組成的,而“又”又像手的形狀,因此,“友”這個字表明的是兩只右手緊緊地握在一起,用以表示朋友會面時兩只手緊緊握在一起時的感情深厚。又比如說在學習“法”這個字時,法字是由古文“灋”演變而來的,話說在遠古時期有一只獨角獸,它如同法官一樣辨別是非,由它來解決人們之間的糾紛,而這個獨角獸就叫做“廌”,左邊的三點水表明法律如同水一般無情,剛正不阿。從這個字中我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要提高主體參與教學的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要加強課堂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這里所說的課堂互動主要是指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首先,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表演、講故事或者是組詞等方式進行漢字聽寫,通過多樣化的考核方式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其次,教師可以積極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各小組成員互換作業(yè)本,通過小組合作開展“錯字糾正”,遇到有分歧的地方,各小組可以進行討論交流,直到找到正確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強化學生對這個漢子的記憶與理解。除此之外,為增強小學生的主體參與教學,教師還可以給各小組分配任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搜集廣告中的“錯別字”,比如說“怦然星動”——怦然心動,“一箭如故”——一見如故等。小學生正處在一個識字學習的初級階段,教師要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而現(xiàn)如今的廣告位迎合消費者需求,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錯別字”,如果教師不及時的加以糾正,學生就會進入一個識字的誤區(qū)。這樣的小組合作任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增強識字效率,而且還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落實好“以人為本”的學生觀,立足于小學生的全面綜合發(fā)展。識字是小學生語文學習乃至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教師要給小學生多多提供課堂參與的機會,發(fā)揮主體參與性對小學生識字學習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