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摘要] 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的指引下,筆者重新審視了學校原有的親子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fā)現(xiàn)存在班級親子活動娛樂化、心理健康教育單一化、家庭親子關系物質化等問題?;诖耍P者對原來的班級親子活動進行一定的調整,融合心理拓展訓練的內容,設計了具體的操作流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對父母孩子而言,更全面深入地認識對方,更科學真誠地反省自我,有效提升了親子陪伴質量;對學校而言,有效地拓展了心育課程,更好地加強了家校聯(lián)系,全面地提升了學生素質。
[關鍵詞] 班級親子活動;心理拓展訓練
一、問題的提出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指出,“密切聯(lián)系家長共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組織開展各種有益于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文體娛樂活動和心理素質拓展活動,拓寬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痹谛戮V要的指引下,筆者重新審視了學校原有的班級親子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從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
現(xiàn)象一:班級親子活動娛樂化,教育意義缺失。筆者所在的小學是我區(qū)第一所實行“第二班委-家長班委”制的小學,每個班級的家長班委會利用周末時間,自行策劃親子活動,一般每學期一次。近年來,隨著全民娛樂化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班級親子活動花費不少,選擇的地點越來越遠,有些甚至直接請旅行社操辦。
現(xiàn)象二:心理健康教育單一化,教育效果有限。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無非就是三種方式:個別輔導、小組輔導、團體輔導。無論哪種方式的輔導都是在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對學生影響最大的家長無法參與。這三種輔導都是在學校進行,空間受到極大的限制;時間也不夠靈活,無法滿足一些突發(fā)性的需求。
現(xiàn)象三:家庭親子關系物質化,教育方向不明。隨著電子產(chǎn)品的普及,年輕的家長們很多沉迷在屏幕上,無法全心全意陪伴孩子,不知道陪伴的重要性和具體做法。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保持安靜,直接丟給孩子一個手機或者iPad看動畫片。久而久之,形成了家庭親子關系的物質化。
根據(jù)新綱要的相關精神,筆者開始對原來的班級親子活動進行一定的調整,融合心理拓展訓練的內容,從而促使這三種現(xiàn)象得到改觀,以期達到“班級親子活動意義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時空拓展化、家庭教育目標方向明確化”的目標。
二、實踐操作
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筆者結合自己的德育工作,對起始年級的親子活動進行了一定的指導,在和各個班主任、家長班委共同商議下,對親子活動的內容、程序等方面做了調整和細化,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嘗試,形成了具體的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根據(jù)學生情況,確定活動主題,選擇活動地點。由于是起始年級的活動,第一個學期的活動以認識新朋友、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為主?;顒拥攸c一般選擇學校的操場、餐廳、階梯教室等,有助于新的團隊快速形成,也有利于學生進一步認識校園,還省去了車旅之煩,降低了安全隱患。
第二步:根據(jù)活動主題,設計活動流程,準備活動器材。有了主題,就要設計體現(xiàn)主題的活動,將活動的每一個流程都設計完整。服裝、道具、音響都需要提前準備。具體到某一項活動,還要準備相應的器材:比如,在食堂舉行“親子餃子宴”的活動,需要將包餃子需要的食材根據(jù)人數(shù)提前準備好。
第三步:根據(jù)活動流程,舉行相應活動,交流活動體驗?;顒舆M行后,品嘗了什么美食,或者做成了什么、評比了什么,都不是最后的環(huán)節(jié),一定要留出大量的時間,讓父母和孩子交流活動的體驗,一般可以用這樣的語言來組織:“大家好,通過今天的活動,相信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很多的感悟,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币苍S有的人本來只有一個想法,或者根本就沒有想法,但是別人的想法給他帶來了很多的啟發(fā),這就是分享的力量。
第四步:根據(jù)活動體驗,改進相關問題,收獲心理成長。有了分享,班主任要及時制定相應的班級約定,讓家長和孩子的心動變成看得見的行動,從而讓家庭和學校之間形成有效的合力,并讓這份合力持之以恒地在孩子的成長中發(fā)揮正面的力量。
這樣的活動,和以往的親子活動相比,更加體現(xiàn)了活動的體驗性以及體驗結果的分享,是一個由行為引發(fā)的體驗和分享,從而帶來參與人的心靈的成長,指導今后的行為。
這個學期,一年級六個班均進行了相應的親子心理拓展活動(見下表):
對于參加活動的父母子女而言,在心理上的成長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更全面深入地認識對方
父母看到的孩子是縱向的,是和孩子的以前相比的,這樣的認識是有價值的,但也忽略了橫向比較。而在集體活動中,家長在了解其他孩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孩子會有更全面的認識。孩子對父母的了解往往局限于父母這個身份,其他的才能很少被感知。通過這樣的活動,父母向孩子展示了另一面,讓孩子對父母有了更多的尊重和崇拜。
2.更科學真誠地反省自我
誠然,絕大多數(shù)中國父母都是非常愛孩子的,但是在教育方式上以權威型和溺愛型居多,民主型的家長較少。能真正讀懂孩子,和孩子講心里話的父母更少。在這樣的親子活動中,通過“改進問題 收獲成長”環(huán)節(jié),促使父母反省自己。5班的親子活動中有一個項目是父母鋪地毯孩子走,父母鋪得越快,孩子走得就越快?;顒咏Y束后,一位家長在反省的時候流淚了,他認識到每一個父母所站的位置其實就是孩子的起點,自己沒有理由懈怠,愛孩子就要做孩子最好的榜樣。
3.有效提升親子陪伴質量
6班的活動是讓家長畫自己的孩子,讓孩子畫自己的父親(母親)。全班45個小朋友,有6個小朋友畫出的父母伴隨著手機的出現(xiàn)。他們的父母表示,平時忙于工作,閑暇時間也用來玩手機了,沒有給孩子更多更好的陪伴。通過活動,父母們體會到了陪伴的重要性,也從別人的分享中學到了優(yōu)秀的陪伴方法,班主任老師適時地和全體家長制定班級陪伴公約就很有效果了。
這樣的親子活動,對于學校而言,也有很大的收獲:
1.有效地拓展了心育課程
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時間有限,每兩周一節(jié)課,有時還會因為撞上其他活動被取消。不考慮其他因素,一個學期最多也只能上8節(jié)課,320分鐘,一個班45個孩子,每個學期屬于每個孩子的時間不足10分鐘。而我們的親子活動一般都是半天時間,至少3個小時,每一個孩子至少一個家長陪伴,不僅在時間上獲得了有效保證,內容上也能得到深度拓展。
2.更好地加強了家校聯(lián)系
將心理拓展訓練融入親子活動中,就是很好地將學校、家庭、學生聯(lián)動起來,充分發(fā)揮三方面的力量。家長家庭教育觀念的優(yōu)化來自榜樣的分享、個人自我的感悟,是屬于主動吸收的,充分發(fā)揮了家長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被動地從老師處獲得的。相比較而言,這樣的方式更容易被家長接受。在此基礎上制定班級公約,充分發(fā)揮了每一個家長的力量,理順了家校關系,更有利于形成合力。
3.全面地提升了學生素質
家長的有效陪伴,讓孩子吃得好,運動時間得到保證,孩子的身體素質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家長的有效陪伴,讓學生心理充滿安全感,內心更加穩(wěn)定,更有力量抵御來自外界的各種挫折和困難;家長的有效陪伴,很好地引領了孩子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讓孩子的課外時間不再是一片空白,不再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孩子素質的全面提升,為以后幸福人生奠定了基礎。
班級親子活動僅僅在一年級進行了嘗試,無論是活動的形式還是活動的內容都不夠完善。我們的愿景是,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以及在這個階段容易出現(xiàn)的親子關系問題,比如四年級萌芽的獨立意識、五年級的叛逆初期、六年級的青春期等,再結合學校的春秋游和親子活動,創(chuàng)設適合本校的親子拓展活動序列化、特色化課程,不斷提升親子活動的質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內容。
[參考文獻]
[1]曹竣.以班級家委會活動為載體的小學心理拓展訓練初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24).
[2]劉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微課程的建構[J],林區(qū)教學,2015(09).
[3]錢永健.拓展訓練[M].北京:企業(yè)管理出版社,2016.
[4]劉視湘,趙娜.心理拓展實務[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張 萍?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qū)富春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