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分析了中職學?!扒嗨伞卑嗟慕ㄔO背景,闡述了如何采用創(chuàng)青松之境、以青松之名、立青松之志三大路徑來促進“青松”班的建設。經(jīng)過兩年的實踐,開發(fā)了以“青松”為核心的班級物化成果,培養(yǎng)了學生堅韌的品質(zhì)和盡責精神,提升了班級管理實效和班主任的自主性與創(chuàng)造性。
[關鍵詞] 中職學校;青松班;班級建設
一、“青松”班的建設背景
中職學校的大部分學生都是中考失意者,他們普遍自卑,自我效能感較低,而目前社會對職業(yè)教育存在偏見,致使他們普遍缺乏同一性,呈現(xiàn)多種矛盾心理。他們既希望自己能夠成才,但又缺少努力的方向;既向往美好生活,又往往缺乏勤奮好學的動力;思想活躍,但又不善明辨是非……這些直接導致了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偏離,自控力、心理承受力差,責任心缺失等。透視上述現(xiàn)象,其背后原因與學生缺乏 “堅韌” 品質(zhì)關系密切。
基于此,結合我班園林專業(yè)的特點,經(jīng)過筆者和班干部的反復商討,與家長的多次交流,我們選擇了園林植物中最具“堅韌”品質(zhì)的青松作為班樹,創(chuàng)建“青松”班,讓“青松”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圖騰,激勵學生不斷修煉堅韌品質(zhì),努力打造以“青松”為核心的班級文化。
二、“青松”班的建設路徑
1.創(chuàng)“青松”之境
高一新生進入新學校,馬上要面對新同學、新老師,如何引導他們快速適應新環(huán)境,是擺在中職班主任面前的首要任務。因此,開學之后,班主任首先要為整個班級建設好硬件環(huán)境和軟件環(huán)境,為叩開學生心靈做好準備,讓學生逐步愛上自己的專業(yè),愛上自己的班級,愛上自己的班主任。
(1)硬環(huán)境:美化一個家園
我們18園林班是綜合部下屬的班級,隸屬園林專業(yè),專業(yè)課中包含了植物生產(chǎn)、植物保護、園林設計等,而綜合部的文化特色又是“恒”字,結合這兩點,我們對教室硬件環(huán)境進行了簡單的布置:購置了綠植,既凈化空氣,又增添專業(yè)特色;呼應“青松”班名字,在班級放置了多幅青松圖,用環(huán)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2)軟環(huán)境:倡導一個理念
為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引領“青松”班文化創(chuàng)建方向,大家一起制定了以最具青松品質(zhì)的“堅韌”作為班級的奮斗目標,通過“以韌建志”和“以韌促責”,來達成“志遠”和“盡責”。同時倡導“班級是我家,創(chuàng)建靠大家”的理念,為今后積極參與班級活動創(chuàng)設良好的意識氛圍。
2.以“青松”之名
如何讓“青松”激勵中職學生,讓他們從青松身上汲取力量?筆者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青松”,走近“青松”。以“青松”之名,組織班級學生開展了序列化的“青松系列活動”,整個活動由學生、教師、家長共同參與,集畫、寫、談、學四位于一體,以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堅韌”品質(zhì)。
第一階段畫“青松”:學生進校的第一個月,全班齊畫青松,通過任課教師的指導,利用園林制圖課和晚自修的時間,讓學生把心目中最偉岸、最堅韌的“青松”畫出來,交出自己最滿意的作品,供全班同學一起欣賞。
第二階段寫“青松”:畫青松結束之后,學生都如愿交出了自己滿意的作品。此時,同學們都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要進入第二階段——寫青松,主題是“我和青松有個約定”。學生的文章經(jīng)過語文老師的修改后統(tǒng)一定稿打印,形成作品集。“寫青松”階段學生不僅感悟?qū)懙蒙?,而且作品編得美、色調(diào)搭得巧,讓人賞心悅目。
第三階段談“青松”:在寫青松的基礎之上,我們又開展了第三階段的“談青松”活動,主題仍為“我和青松有個約定”,利用每周班團課時間,讓每位學生輪流暢談自己學青松的體會及以后的努力方向。
第四階段學“青松”:通過前面三個階段的畫、寫、談青松活動的開展,學生對青松的堅韌品質(zhì)有了較深的了解,對自己的“脆弱”也有了清晰的認識。為了鞏固前面的成果,我們開展了第四階段學青松的活動,該階段的活動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看視頻,學習身殘志堅“青松”青年陳茲方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第二部分為訪“英雄”,走進生活中真正的“青松”榜樣,如富陽區(qū)道德模范章建文,用堅韌的意志再次譜寫人生華美樂章。
3.立“青松”之志
有了“青松”之名,如何引導學生樹立“青松”之志?筆者結合專業(yè)特色,緊緊圍繞“堅韌”品質(zhì)的修煉,托物言志,以“韌”建志(志遠)、以“韌”促責(盡責),來促進學生樹立遠大志向。我時常引導學生,我們是高山上的一棵棵青松,不畏嚴寒,不怨貧瘠,扎根土壤,努力成長,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手上有技、心里有志、眼里有光的青年。
考慮到部分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對教師的引導有叛逆情緒,我在“青松”精神培育過程中,積極引進優(yōu)秀影片,建立屬于我們班級的電影庫,定期組織電影賞析活動,以此激發(fā)學生斗志。學生在觀看影片的同時,力求做好三件事:
一找經(jīng)典臺詞。電影語言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其中許多臺詞蘊含著強大的教育功能。找經(jīng)典臺詞活動能夠促使學生融入電影中,加深對影片的理解,也許一兩句經(jīng)典臺詞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
二談即時感想。當一部優(yōu)秀的電影曲終人散之際,也是觀眾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之時,我鼓勵學生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感想。當學生激動地說出自己的見解時,這部電影對他的影響就得到了強化,大家在互動中也會有心靈的觸動。
三寫深度影評。寫影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思辨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寫作能力。當電影欣賞活動開展到一定階段,引導學生寫影評也是順理成章的,它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電影的理解,也強化了電影的教育作用。
三、“青松”班的建設成效
在不斷營建“青松”班級文化,昂揚青松精神的過程中,學生們的堅韌品質(zhì)和團隊精神得到了有效培養(yǎng)。他們由最初學習文化課和專業(yè)技能課時的輕言放棄,到能靜下心來學習和訓練,學生浮躁的心理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得到改善,課余生活不斷豐富。教師的主體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也得到了發(fā)展。
1.開發(fā)了以“青松”為核心的班級物化成果
我們創(chuàng)編了以“青松”為主題的班報,設計了體現(xiàn)青松精神的班徽,制定了以青松為目標的班訓,創(chuàng)作了歌頌青松品質(zhì)的班歌,匯編了以青松為線索的班刊。
2.增加了班級量化成果
學生的精神風貌有了很大改觀,能夠積極參加多種比賽、活動。自2016-2019的4年間,我所帶的16、18園林班學生在各級各類園林專業(yè)技能比賽中獲獎達10多人次,其中全國二等獎1人次,浙江省一等獎2人次,杭州市一等獎4人次、二等獎3人次、三等獎3人次。在學校的跑操比賽、田徑運動會、越野賽等活動中都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班級也多次被評為“富陽區(qū)先進文明班級”。
3.減輕了班主任的管理壓力
通過創(chuàng)青松之境、以青松之名、立青松之志的實踐,班級管理工作更加系統(tǒng)化,不再需要班主任面面俱到的管理,大量的工作由班級各部委負責。在“青松”班創(chuàng)設和研究過程中,我也在不斷思考和成長,思維得到深化,視野得到拓展,工作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肖川.教育的理想與信念[M].長沙:岳麓書社,2004.
[2]匡瑛等.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中等職業(yè)學校卷)[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朱永新.新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
孫雄朝?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qū)職業(yè)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