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偉
(上海體育學院,上海 200438)
通過對上海市青少年散打錦標賽裁判員隊伍進行調查發(fā)現,在青少年散打賽事執(zhí)裁過程中出現錯判、漏判、反判等現象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裁判員執(zhí)裁的高水平。
目前,上海市青少年散打錦標賽全部采用電子計分的方法,場上比賽得分情況與裁判員判罰得分情況會同步顯示給觀眾,從而進一步保證了比賽的公平、公正,但是卻對散打裁判員的執(zhí)裁能力提出了挑戰(zhàn)。這要求裁判員需具有更好的體能和更豐富的執(zhí)裁經驗。上海市青少年散打比賽,每次抽調30人左右的裁判員,包括仲裁2人、總裁判組4人、執(zhí)行裁判15人(含場裁、邊裁),其他輔助裁判員包括檢錄員、宣告員、編排員、計時員、記錄員等人員。
目前,上海市青少年散打錦標賽的總裁判長的職責主要有:在賽前負責召集有資質的散打裁判員,并對其進行分工;組織參賽裁判員學習最新競賽規(guī)程、規(guī)則和裁判法,以確認裁判員的專業(yè)性,并對一些新增改進的裁判規(guī)則進行必要的解讀;同時也要檢查落實比賽場地的布置與安全、各種器材的功能、裁判員所用工具等;除此之外,還要對青少年散打運動員的稱量體重、抽簽、比賽編排等有關競賽的準備工作。競賽中的有關問題,總裁判長可以根據競賽規(guī)程和裁判法進行有效解決,其最重要的職責是對各裁判組的指導,檢查監(jiān)督裁判員執(zhí)行規(guī)則的情況,特別是在比賽中根據需要調動裁判員??偛门虚L有權解決裁判組出現有爭議的問題,并能夠做出最后裁決。賽后對比賽成績進行審核、簽署和宣布。
目前,上海市青少年散打錦標賽裁判長的主要職責體現在:根據比賽現場青少年散打運動員的情況以及場裁執(zhí)裁情況結合記錄員的記錄,處理場上判罰,如優(yōu)勢勝利、青少年散打運動員的下臺、什么情況強制讀秒等有關規(guī)定事宜,特別是對一些威脅青少年散打運動員人身安全的情況進行及時準確的處理,如青少年散打運動員在比賽中會經常出現的水平懸殊情況,則需要裁判長及時做出判斷,提示場裁優(yōu)勝或讀秒等。裁判長也負責在每局比賽結束后宣告評判結果,決定比賽勝負。同時,裁判長需要負責監(jiān)督和指導賽事中的裁判員、計時員、記錄員等一線裁判員的工作,一方面輔助場裁的執(zhí)裁行為,另一方面也進一步提升場裁的執(zhí)裁水平,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性。
如果說總裁判長和裁判長是比賽的幕后執(zhí)裁者,那么場裁和邊裁則是場上具有表演者身份的執(zhí)裁者。由于青少年比賽獨有的特點,場裁以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為出發(fā)點,需特別注意保證雙方青少年散打運動員的人身安全,因為散打比賽是一種身體激烈對抗性的比賽,雖說有很多規(guī)則限制,但畢竟“拳腳無眼”。由于青少年散打運動員還處于生長發(fā)育期,身體的構造不如成年人健全,因此,首先需要檢查青少年散打運動員的護具,用口令和手勢指揮青少年散打運動員進行比賽,保障比賽安全;其次,注意力要時刻集中,觀察雙方運動員的一拳一腳、一舉一動,對場上出現的青少年散打運動員技術犯規(guī)、倒地、下擂、強制讀秒、消極摟抱、臨場治療等有關事宜進行判決執(zhí)裁。
邊裁主要根據場裁的判決結果以及結合比賽規(guī)則判定青少年散打運動員的得分。也就是說,在正常比賽情況下,青少年散打運動員的最終成績是通過5位邊裁的計分得出來的,當然遇到特殊情況,如出現優(yōu)勢勝利或者中場棄權等情況,可由裁判長直接宣判比賽結果。由于一些參賽青少年散打運動員技法體系可能不健全、不成熟,會出現非散打動作,這就要求邊裁能及時準確地區(qū)分出有效進攻。
綜上分析,上海市青少年散打錦標賽裁判員執(zhí)裁特征是在裁判長的總體把控下,場裁執(zhí)行,邊裁計分,各崗位裁判員合作默契中形成的。青少年散打比賽具有一定的獨特性,裁判員在保證公平、公正執(zhí)裁的前提下,還要針對青少年散打運動員獨有的比賽水平、技法特點等進行以保護性為主的判罰。
前文分析了上海市青少年散打錦標賽執(zhí)裁現狀,總結得出其最主要的特征是裁判員隊伍的合作默契。這種合作默契是經過各裁判員多年的磨合、調整才達成的。這種默契的團隊合作主要目的是保證賽事執(zhí)裁工作的順利進行,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性,特別是彌補錯判、漏判、反判等現象。
上海市青少年散打錦標賽的執(zhí)裁工作很少出現錯判、漏判、反判等現象,但是這并不代表沒有出現錯判、漏判、反判等現象。由于比賽的節(jié)奏是由青少年散打運動員根據場上形勢以及自身技戰(zhàn)術的特點來把控的,往往青少年散打比賽節(jié)奏并不快,因此上海市青少年散打錦標賽上出現錯判、漏判、反叛等現象的次數較少。由于比賽經驗的不足,部分青少年散打運動員會出現賽前多維焦慮,裁判員此時要注意把控青少年散打運動員的內心活動,在不失公平判罰的前提下,盡量不制造緊張氣氛。要想達到完全不出現失誤是不可能的,在調查中發(fā)現有近一半的裁判員表示偶爾出現失誤現象是正常的。
筆者對上海市青少年散打錦標賽的裁判員隊伍的調查發(fā)現,出現錯判、漏判、反判等現象的原因主要是裁判員自身注意力未集中以及執(zhí)裁水平限制等,也與青少年散打運動員技法動作不清晰有關,有裁判員表示部分青少年散打運動員有時會在比賽中運用一些非散打動作。其中,執(zhí)裁者思想未集中與場上、場下情況變化以及裁判長的提示相關。例如,1位場裁要緊盯著2位青少年散打運動員,時刻注意雙方使用的技術動作以及給對方造成的影響,及時給出判決手勢,同時還要留意裁判長可能隨時給出的暗示或鳴哨提示,此外,還要留意比賽時間。
公平、公正是散打裁判員執(zhí)裁的靈魂所在,一名優(yōu)秀的裁判員就是要公平、公正地維持比賽秩序,執(zhí)行比賽規(guī)則。為了使青少年散打運動員能在均等條件下進行比賽,裁判員必須做到公平、公正執(zhí)裁。青少年散打比賽采用的不是裁判員直接打分制,而是根據青少年散打運動員雙方進攻質量,以“打點記分”的方式定輸贏。比賽采用3局1場的形式,積分多者勝出,比賽時青少年散打運動員可以使用拳法、腿法和摔法。這樣會導致進攻與反擊技術運用時產生復雜的視覺效果,形成某些動作的開始與結束不斷快速切換,在快節(jié)奏中影響裁判員的判罰。邊裁根據比賽規(guī)則和執(zhí)裁經驗,結合青少年散打運動員進攻與防守的動作及反應進行“打點記分”,在青少年散打運動員進攻與被攻擊的瞬間,場下5位邊裁很難一致準確地“記分”。由于執(zhí)裁經驗以及對散打技術的熟悉程度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執(zhí)裁的公正性。
裁判員依據比賽的規(guī)則以及裁判法對青少年散打運動員進行判決,在轉瞬即逝的快節(jié)奏比賽瞬間,裁判員必須在一剎那間做出判決反應。在判決完某一個動作后,又要對下個動作進行觀察和判決,如此快的節(jié)奏中裁判員很難有時間去仔細思考,這樣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判決結果缺乏合理性,影響比賽的公正性。
影響散打裁判員公正執(zhí)裁的因素很多,形式各異。調查發(fā)現,上海市青少年散打錦標賽裁判員執(zhí)裁工作中影響比賽公正的主要因素是裁判員的個人業(yè)務素質。這是一種技術性影響因素,通過努力是可以解決的。還有一些因素,如裁判員培訓制度、裁判員領導體制、裁判員學術研究以及賽事制度等也影響比賽公正。
裁判員需要了解場上比賽的情況,特別是根據青少年身體素質、技術水平以及年齡分布等實況。同時,裁判員也要洞悉場上雙方青少年散打運動員的技術特色,善用的戰(zhàn)術策略,了解影響其技術方法以及自身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掌握比賽級別或青少年散打運動員的散打風格。青少年散打運動員在心理上具有劑量效應和條件效應,在一些突發(fā)事件中裁判員還應注意保護青少年散打運動員的社會心理發(fā)展。對裁判員而言,集中精神提高注意品質是極為重要的,心理學上對注意的解釋主要是圍繞指向性和集中性來說明心理活動的。它的生理機制主要是散打裁判員注意比賽對象時,要有集中性和指向性,裁判員在判罰瞬間要能在大腦皮層形成一個優(yōu)勢興奮中心,這個興奮中心是由雙方運動員攻防瞬間造成的。裁判員優(yōu)勢興奮性越高,他的執(zhí)裁注意力就越集中,對場上青少年散打運動員的攻防技術產生的效果就更精確、更全面、更完善。散打裁判員的執(zhí)裁判決依賴于心理判斷,心理判斷屬于心理活動,多是從實踐中來,即依賴于注意力。如果裁判員注意力不集中,就會影響裁判員的判罰質量,也會影響散打比賽的順利進行。對青少年散打比賽的執(zhí)裁,裁判員要有這種果斷的心理判斷,要具有青少年散打比賽的實踐經驗。
上海市青少年散打錦標賽裁判員執(zhí)裁特征是在了解青少年獨特的心理和生理基礎上,適當照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在裁判長的總體把控下,場裁執(zhí)行,邊裁計分,各崗位裁判員共同參與的情況下形成的。對青少年散打賽事技術特征的把控有利于保證比賽中裁判工作順利進行,有利于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