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粦
摘要: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中學生物教育領域出現(xiàn)了新的改革與研究浪潮。作為一種學習使用新型教學模式維解決問題的概念,深度學習強調理解知識的本質、批判性使用和轉移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為新課程背景下中學生物教育的改革提供參考。應該圍繞深度學習在高中生物模型中的應用研究,開展了研究活動。在結合深度學習與教學設計相關理論文獻的基礎上,闡述深度學習的內涵和特點、設計教育的主要任務、新課程背景下中學生物高等教育設計的一般模式和要求。
關鍵詞:深度學習;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
引言:中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就是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這是我們需要格外關注的。教育部2018年發(f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版)體現(xiàn)了生物學教學內容的主要素養(yǎng)內容。如何使生物素養(yǎng)核心在教學過程中“落地”,需要生物教師在生物學習過程中充分促進高中生進行深入學習。深度學習強調學生知識的理解、轉移和應用。這種類型的學習在培養(yǎng)高中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深度學習成為這個時代的教育訴求。
一、指向深度學習體驗的高中生物
1、課程標準內容要求的解讀
高中生物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有其獨特的課程目標?!缎抡n程規(guī)范》指出,通過學習高中生物課程,學生可以認識到生物學對促進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重要貢獻,樹立生命觀,形成科學思維習慣,掌握科學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在現(xiàn)實世界中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為了實現(xiàn)上述課程目標,《新課程標準》以“分層概念”的形式為不同的學習模塊制定了具體的內容要求。這些具體的內容要求是日常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考,因此,在確定教育主題后,解釋與課程標準相對應的內容要求成為設計教育的主要任務。
2、學習過程角度分析
知識是“人與客觀事物相互作用形成的客觀事物屬性和聯(lián)系的動態(tài)反映”。根據(jù)對理解教學知識的中內涵,從而進行自發(fā)的批判性思維,是學生理解事物本質的前提。對深度學習的改革評價是以理解為基礎的,理解是指對知識的內部結構進行全面而深刻的整體處理,以達到真正理解的全面程度。學生需要進行邏輯和系統(tǒng)地去分析相關信息,從而能夠形成適當?shù)膯栴},然后提出合理的假設,預測和判斷可能的結果。
3、更應該注重教學本質
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對教師知識和觀點的批判性理解,深度學習要求學生依靠理解,善于提問和辨析,批判性地審視新知識,深入思考,以加深對知識和復雜概念的理解。這就要求教師在適當?shù)臈l件下為學生創(chuàng)造質疑和提問的機會,為學生的回答提出不同的假設和實驗步驟,并允許學生比較和思考什么解釋是合理的,什么操作是標準化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判斷教師和同學們的意見,并敢于質疑教師的意見。同時,與學生的回答相比,教師提出的意見更是用于輔助。教師實踐有助于打破教師權威和全能的形象,有助于學生形成“不唯上”的意識,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
二、高中生物深度學習課型模式
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生物學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門科目,創(chuàng)造生活情境,強化學生感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內在動機,培養(yǎng)知識和生活情境的轉移,幫助學生形成必要的性格和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關鍵能力,促進身心和諧全面發(fā)展。以“基因對性狀的控制”為例,創(chuàng)建一個場景:收集毛茛和豌豆,展示相同毛茛在空氣和水中的葉片差異,以及圓形、起皺的豌豆形狀。給出學生熟悉的例子:羊的毛色的不同以及果蠅的長翅與殘翅。列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動植物現(xiàn)象,將學習內容與生活充分聯(lián)系起來,從而去創(chuàng)造生活情境,并激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具有相同基因組成的個體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個體的特征與什么表現(xiàn)有關?教師通過提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體驗。
2、組織探究性的學習活動
調查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與科學研究類似或模擬的方式進行的學習活動,以獲得的科學素養(yǎng)。在學習活動調查中,學生需要通過仔細觀察教師創(chuàng)造的探究情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通過收集信息做出合理假設,通過演繹推理設計進行測試假設,通過科學實驗得出結論,然后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和策略來獲取新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深刻理解知識的本質和內涵,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在高中生物高等教育中,實驗教育和生命科學史屬于與科學研究相關的類似或模擬內容,其相關的教學活動非常適合通過組織探索性學習活動來開展。在此類內容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參考資料和開展活動,并通過設計科學有效的問題,促進所有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順利有效進行。
3、促進學生知識的聯(lián)系與整合
深度學習要求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知識之間的關系,整合新舊知識和多學科知識。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教育問題,考慮現(xiàn)有知識與學生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與其他學科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以促進學生知識的聯(lián)系和整合。例如,ATP和ADP有能量轉換,能量轉換和能量守恒定律是相互關聯(lián)的。因此,在課程案例中,教師提出有關螢火蟲發(fā)光過程的問題,并引導學生用現(xiàn)有的物理知識——能量守恒定律解釋這一現(xiàn)象,以實現(xiàn)生物學和物理學的聯(lián)系和融合。此外,對于能源相關材料,學生們知道主要的能源材料——糖和主要的儲能材料——脂肪。因此,通過探索“細胞中什么樣的物質直接提供模糊發(fā)光所需的能量”,教師利用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經驗指導學生選擇本課程的實驗材料,以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銜接與整合。
結束語:活動和體驗是深度學習的主要特征,深度體驗是實現(xiàn)深度學習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從經驗的角度來看,深度學習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在體驗過程中,學生對原有知識進行轉化和重組,構建有意義的知識。從經驗的結果來看,深刻的經驗有利于知識的轉移和應用,有利于解決新形勢下的問題。所謂深層生物體驗,是個體在已有認知和情感的基礎上,通過認知、行為和情感的深層參與,感知生命概念,獲得生命情感的過程。中學生物新課程注重深度體驗,注重信息技術與生物教育的融合,建立體驗項目,給學生深度體驗,促進學生向深度學習的轉化,培養(yǎng)高層次思維,促進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參考文獻:
[1]黃慶舊.以深度學習落實核心素養(yǎng)[J].教育觀察,2019.
[2]邰玉韋.促進深度體驗的初中生物學課堂活動設計[J].生物學教學,2019.
[3]鄒鋒.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