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晨
(南充職業(yè)技術學院,南充 637131)
我黨歷來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始終將作風建設擺在全黨建設的突出位置??v觀我國黨的作風建設時間軸,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建設階段:一是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致力于在發(fā)動群眾和開展軍事斗爭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風氣,并充分繼承和發(fā)揚黨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二是在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時期,在“三反”“五反”運動、延安整風運動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解決黨內新出現的不正之風;三是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通過整黨、“三講”教育等活動,在全黨恢復和發(fā)揚黨的傳統(tǒng)優(yōu)良作風,并努力培育符合新的時代要求的新作風。自十八大以來,我黨更加注重對作風建設的把控。我黨所具有的優(yōu)良作風和品質,不僅能增強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還對黨的執(zhí)政力有著重大的影響。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黨的作風建設不僅影響著黨的形象,也關系著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
作風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黨的作風建設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四風”問題,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八娘L”問題是嚴重違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是當前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是我黨開展作風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
形式主義指片面追求形式,只求表面上符合標準而忽視實際內容的作風和行為。當前,少數領導干部和黨員同志思維禁錮、思想僵化,缺乏與時俱進精神和對社會發(fā)展的責任感,不能將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損害了黨實事求是的工作態(tài)度,破壞了黨的執(zhí)政能力。官僚主義指脫離實際、脫離人民群眾、做官“當老爺”的作風。官僚主義的根源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官本位”思想,這種衙門作風使部分黨員領導干部曲解了黨群干群關系,在工作中不愿意深入基層,許多決策缺乏調查研究,疏遠了黨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嚴重阻礙了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溝通交流。享樂主義是一種嚴重錯誤的價值觀念,把追求享樂看成人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一些黨員干部深受資本主義腐朽文化的影響,在工作和生活中奉行“及時行樂”的人生哲學,貪圖享受、追名逐利,不僅敗壞了政府機關的形象,也嚴重污染了黨內政治風氣。奢靡之風指黨內一些同志利用人民群眾賦予的政治權力過度謀取物質利益甚至放縱自我的生活作風。雖然在“中央八項規(guī)定”及零容忍的反腐敗斗爭形勢下,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遏制,但總體來說,表現形式變得更為隱蔽,不僅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還導致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等違法行為。
“四風”問題的產生具有多方面因素,既有深遠的歷史根源,也有新時代背景下衍生出的新問題,只有充分挖掘其產生的原因,才能在今后的黨風建設中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
首先,部分黨員同志理想信念缺失是“四風”問題產生的首要原因。當前,一些黨員干部放松了理論學習,忽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放棄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對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少數黨員甚至奉行“過時論”“無用論”等錯誤思想,缺乏正確的世界觀和科學理論的指引,在實際工作中無法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導致個人理想信念崩塌,黨內作風建設面臨困難。其次,西方意識形態(tài)和不良風氣的滲透為黨內作風建設帶來一定挑戰(zhàn)。當前,在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個人利益得失被不斷放大,少數黨員干部定力不夠,很容易受腐朽價值觀的影響而失足。加之西方的歷史虛無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風氣趁勢傳入,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部分黨員干部的思想,削弱了他們的意志,為“四風”問題的產生提供了溫床。最后,黨內現有監(jiān)督和獎懲制度不健全,使得“四風”問題更加嚴重。自十八大以來,我黨的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仍要看到“四風”問題普遍比較隱蔽,現有的黨內監(jiān)督和獎懲制度還存在一定缺口,作風建設的制度和機制在某些領域不夠健全,長期性、整體性的監(jiān)督和獎懲措施較少,在實踐過程中缺乏可操作性,造成了制度在執(zhí)行中遇到困難,作風建設面臨挑戰(zhàn)。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背景下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反腐敗斗爭沒有止境,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面臨全新的發(fā)展階段,我們黨既要克服作風問題自身所具有的頑固性、隱蔽性和反復性,又要著重解決在新的環(huán)境下所產生的新問題,要從根本上補足黨員隊伍思想上的“鈣”,強化頂層設計,著力構建長效機制,努力提供制度保障。
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zhàn)斗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鐵的紀律。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都是我們的真正優(yōu)勢?!崩硐胄拍顚伯a黨員而言永遠是第一位的,它既是作風建設的基礎,也是把共產主義的認識轉化為現實的堅定力量。共產黨員隊伍要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和不良風氣的侵染,鍛煉過硬的本領,自覺建立起正確的思想作風、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實事求是的學風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群眾基礎。
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必須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強化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決心,在源頭上筑牢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基礎。要對理論知識進行堅持不懈的學習,在工作和生活中切實用理論武裝頭腦,用理論指導實踐,認真貫徹執(zhí)行黨的各項工作方針與任務,樹立起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努力做到真學真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要特別注重對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創(chuàng)新。隨著新媒體的興起和新科技力量的發(fā)展壯大,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不能再沿用過去傳統(tǒng)的填鴨式、灌輸式教育形式,要與新的發(fā)展趨勢緊密結合起來,統(tǒng)籌黨政教育資源,提高黨內教育培訓水平,充分利用新媒體、新科技豐富教育手段,激發(fā)廣大黨員的學習興趣,用先進思想占領媒體教育新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首先要建好籠子?;\子太松了,或者籠子很好但門沒關住,進出自由,那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币獜母旧辖鉀Q“四風”問題,必須完善和改進作風建設的制度設計,強化責任落實,在全黨建立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黨組織內部的各項法規(guī)制度。自建黨以來,我們黨就不斷為完善相關法規(guī)制度而不懈努力,且經過長期積累,已取得一定階段性成效。但仍要看到,隨著新事物的發(fā)展和出現,某些領域的制度設計存在一定的弊端和缺口,需要今后不斷加以完善和細化,達到作風建設的制度化和常態(tài)化并存,使“常抓”和“細抓”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其次,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深化干部選拔任用制度建設。黨員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只有選賢任能,才能真正為黨和國家的建設事業(yè)出謀劃策、貢獻力量。要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選人用人標準,組建起一支立場堅定、為民服務、遵紀守法、清正廉潔的黨員干部隊伍。同時,還要不斷完善考核和評價機制,把好條件關、程序關和素質關,切實落實黨組織的領導和把關作用。最后,要強化監(jiān)督執(zhí)紀,嚴格制度落實。完善的制度只有落到實處才能彰顯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如果缺乏監(jiān)督落實,黨內的各項法規(guī)制度就會如同一紙空文。在作風建設過程中,要敢抓、狠抓違紀典型,嚴明黨的紀律和規(guī)矩,對觸碰政治紅線的行為要嚴格執(zhí)紀,強化剛性紀律,對其他游走在違紀邊緣的黨員同志予以警示和告誡,切實保障各項制度的落實。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一切社會實踐的主體,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要切實將黨內監(jiān)督與黨外監(jiān)督結合起來,形成監(jiān)督合力,為從根本上解決“四風”問題提供堅實的群眾基礎。
首先,要切實提高對群眾監(jiān)督的認識。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僅靠自我監(jiān)督是遠遠不夠的,要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正確對待群眾監(jiān)督,從根本上充分認識到我們的黨是代表人民利益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要始終將人民擺在最高位置,要充分認識到一切權力來自人民,不斷提高接受群眾監(jiān)督的自覺性。其次,要積極拓寬群眾監(jiān)督的渠道,加強監(jiān)督力度。要建立起健全的群眾監(jiān)督機制,暢通意見反映通道,推動黨務政務公開,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要將傳統(tǒng)式窗口、問卷、信訪等方式與新媒體、新科技結合起來,為廣大群眾創(chuàng)造寬松的發(fā)言環(huán)境,及時、高效地收集群眾的監(jiān)督意見。最后,要完善群眾監(jiān)督保障,切實保護民眾隱私。當前,許多民眾因擔心信息泄露而不敢行使監(jiān)督權,使得群眾監(jiān)督在一定程度上形同虛設。今后,各級黨政機關在接受群眾監(jiān)督的過程中,既要定期反饋調查情況,讓群眾及時感受到監(jiān)督的效果,也要注重保護群眾隱私,對妨礙群眾監(jiān)督、蓄意打擊報復等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和行使監(jiān)督權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