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云
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意思,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我肯定與相信。自信心是一個人成才所必備的良好心理素質(zhì)和健康的個性的品質(zhì),是推動個人不斷進步不斷向前的驅(qū)動力,也是一種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自信心是一種內(nèi)在的精神力量,它能鼓舞人們?nèi)タ朔щy,不斷進步。高爾基指出:“只有滿懷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己沉浸在生活中,并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睉?zhàn)勝逆境最重要的是樹立堅定的信心,自信心可以使人藐視困難,戰(zhàn)勝邪惡,集中全部智慧和精力去迎接各種挑戰(zhàn)。
培養(yǎng)中學生自信心對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生發(fā)展有著深遠的意義。那么如何才能正確培養(yǎng)中學生的自信心呢?
1、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是自信的基礎(chǔ)
“天生我材必有用”,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就能做成一番事業(yè)。如果一個人能在人生早期就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潛力和優(yōu)勢,及早采取措施,揚長避短,努力挖掘則就有很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成就。
教師要幫助學生獲得這方面的認識,使他們學會善于分析自己遺傳素質(zhì)的長處和短處,同時考慮到中學教育的基礎(chǔ)性,在保證每個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發(fā)展的同時,針對每個人的特點和優(yōu)勢,幫助他們及早確立正確的奮斗目標和遠大理想,用美好的前景激發(fā)他們形成完全的自信心和奮斗精神。
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即使是流行也能劃破夜空的沉寂,即使是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陽的光輝。無論怎樣,先接受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并相信自己,最終就一定會成功!
2、膽量,是撐起信心的起點
當自己需要當眾講話時,刻意的提高聲音,并且刻意的放慢語速,強迫自己不要緊張,把事情講清楚。別人能做的事情你要做到最好,別人不會做的事情你要會做,學習質(zhì)量的提升能夠讓自己變得自信。
我們可以自信的對自己說,這個我能夠做好,下一個也一定能做好。學會樹立自信,為鍛煉膽量奠定基礎(chǔ),往往膽小并且缺乏自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對自己的能力表示懷疑,結(jié)果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從而對生活也消極怠慢。此時我們要克服膽小,樹立自信,最終會成功,越來越敢嘗試新事物。
在各種場合的交流中,能說會道已經(jīng)成為一門藝術(shù)溝通技巧,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與人溝通是鍛煉膽量和樹立自信的重要方法。
3、不畏失敗,總結(jié)失敗的原因
失敗是鍛煉膽量和自信的絆腳石,失敗對于膽小沒有自信的人來說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每當遇到失敗的時候,都會垂頭喪氣、耿耿于懷,把失敗歸結(jié)于自己不聰明、能力不夠,對自己自信無疑也是個打擊,這時候我們要對失敗進行積極的歸因,從中吸取教訓,不畏失敗勇于承擔,給自己鍛煉膽量和樹立自信奠定基礎(chǔ)。
4、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
在中外歷史上乃至學生的身邊,都有很多人天賦平平或身處逆境,但不甘平庸、不屈服于命運安排、頑強拼搏,最終取得成功的人。有了榜樣就有了一種追求、一種動力,他雖然可能讓你低著頭,但是他卻在你的內(nèi)心燃起了一把火,這樣燃燒出你的生命之光,它讓你的眼睛看得更遠,讓你的腳步邁得更加有力,認識了榜樣,就一種無窮的力量圍繞著你、推動著你,你的腳步更加敢于邁向泥濘,你的精神徹底擺脫了迷茫。
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從中選取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生動事例介紹給學生,并注意引導,幫助他們得到正確的結(jié)論,為增強其自信心提供的依據(jù)。引起學生情感上的熱烈共鳴,產(chǎn)生強烈的教育效果。
5、獨立承擔責任
小舟之所以能夠橫渡大江,是因為它有載人送客的責任;蒲公英之所以能夠漫天飛翔,是因為它有傳播未來的責任;蝸牛是所以能夠堅持上爬,是因為他有對自己永不言棄的責任。先從小處開始慢慢培養(yǎng)?還是心中懷有崇高理想呢?有句很重要的話:為自己說的每一句話每一件事都要負起責任來,學會去承擔身邊的一切事情,遇到事情不要推卸,不要總是找借口為自己開脫。相信自己,大喊‘努力’,并為自己加油!
很多的時候,獨立意味著完整地承擔必要的責任;能夠運用自己的能力承擔必要責任的人,必然相對更加自信。別人能幫你一時,不會幫你一世的,誰都不喜歡和沒有獨立承擔能力的人相處。別人有能力是別人的,自己要有,讓自己有價值,才會讓自己有自信。
我們必須是正視自己所要承擔的責任。責任是沉重的,背負起這兩個字并不輕松,也許這便是有些人不想承擔責任的重要原因吧!可是,責任又是高尚的,它能促使人成長,成功……愿我們所有的孩子都能勇敢的承擔責任,將責任之心帶到成長之路上,讓人生散發(fā)出金子般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