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妮娜
(南京工業(yè)大學浦江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建立是為了滿足社會發(fā)展所需,培養(yǎng)出更多的高質量、高水平人才,在教學期間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以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為目的來實施教學計劃。傳統(tǒng)的教學都是以大班教學為主,學生更多時候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學生的知識接受情況也較為受限。采取分層教學模式,則可以將學生作為主體展開針對性教學,滿足學生的個性化英語學習需求。
要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率,應該積極應用有效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其中分層教學是適合當前教育改革需求的,也是經過實踐證實的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著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模式單調、教學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等問題,為了全面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分層教學模式,來滿足不同階層學生的學習需求,并起到全面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效率的目的。
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對于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不同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差異較大,無法使用統(tǒng)一化的教學,這樣基礎較差的學生很難融入課堂學習之中。因此需要使用分層教學模式,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基礎情況和學習能力實施針對性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效提升學習能力。這樣也更加符合應用型本科大學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發(fā)展目標。
分層教學模式是在不打破原有班級組織的情況下來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水平,對于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適當讓他們接觸到更深層次的英語知識,而對于低層次的學生,則可以使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穩(wěn)定的提升。只有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將學生進行分層教育,才能夠全面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習水平與綜合素養(yǎng)。
在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高校需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讓學生具有學習創(chuàng)新性與積極性。尤其是應用型本科在進行教學模式改革期間,要探索教學的專業(yè)性與實用性,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人才培育質量,并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大學英語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需要學生熟練掌握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而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則能夠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充分激發(fā)出來,以興趣為導向,推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分層教學以因材施教為理念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通過課堂學習提升英語能力。
社會的高速發(fā)展讓人才之間的競爭也越發(fā)激烈,很多學生面臨著就業(yè)難的問題,學生若想讓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就必須要具有一技之長,提高自己的職場不可替代性。英語是企業(yè)在人才招聘時較為關注的職業(yè)技能,學生若是具備熟練的英語溝通能力,對于今后的就業(yè)發(fā)展是十分有利的。
英語作為交際性語言,在人際溝通、工作交流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若要提高自身的職場競爭力,就需要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但是學生們的英語能力水平有著較大的差異性,為了將英語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需要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來提高教學效果。使用分層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感受到一定競爭壓力的同時,來激發(fā)自身的學習動力,也讓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之下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來充實、完善自己,從而提高自己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為提高自身的職場競爭能力提供助力。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很難消除學生之間的差異。而采取分層教學的形式,可以讓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成長,彌補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學生的學習潛能充分挖掘出來,讓學生能夠得到個性化的發(fā)展。
應用型本科大學在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的時候需要注意,不能只單純依靠考試成績來劃分學生的層次,這樣并不具備科學性,也不利于后期分層教學的開展。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的時候,要綜合分析每個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特點,然后根據(jù)個體情況進行分層,以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分層之后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也要分開制定,這樣才能讓分層教學的效果達到最大化,讓每位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的時候需要向學生說明分層教育的目的,維護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能夠對自我學習能力有著正確的評價,提升學習信心,從而展開積極的學習。教師在教學期間也需要對所有層次的學生保持著一視同仁的態(tài)度,不帶偏見地進行指導,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引導學生采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應用型本科大學的英語教學要求較高,目的是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讓學生掌握一門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能力。采取分層教學的出發(fā)點,是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所提高,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繼續(xù)夯實基礎,不斷進步,并對自身的學習目標有著更高的要求。而基礎良好的學生則需要拓寬自身的英語知識面,主動探索新的英語知識。
大學英語采取分層教學的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而不是為了放慢教學進度、放松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要求。教師一定要堅守采取分層教學的初衷,不要讓其流于形式,通過實際行動來制定分層教學計劃,設置分層教學目標,然后根據(jù)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對于高層次的學生,教師需要督促他們在學習教材內容之余積極展開課外學習,并且熟練掌握各項英語相關的技能。對于低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學目標則是要求他們能夠熟練掌握教材內的英語知識,并且關注對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逐漸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在分層教學期間所設置的英語教學目標需要十分明確,并根據(jù)教學計劃、學習情況等來進行調整,讓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夠學習更多的知識,并在英語學習上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也為應用型人才培育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通過應用分層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來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針對低層次學生,重點在于讓學生鞏固英語基礎知識,讓學生加深對經典句式、詞匯短語的記憶,進而讓學生能夠適應雙語教學。因此會采取情境教學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對常用句型、短語進行記憶訓練,或是使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英語對話片段、圖片等加深學生的記憶,目的是在于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聽說能力,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潛能。
針對高層次的學生,應當重點關注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可以使用提問教學、引導教學等方式,讓學生通過半自學教材內容來掌握對詞句的應用,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通過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英語辯論賽、英語演講等實踐活動讓學生來提高自身的英語能力。在進行分層教學的過程中,只有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模式,才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相應的提升,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目標。
在大學英語分層教學模式應用期間,教師應當采用科學的評價方式來了解、考查學生的英語學習進度與學習情況,將學生的學習成果記錄下來,并以此為依據(jù)來規(guī)劃后期的教學活動與教學目標,從而全面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與水平。對大學生來說,教學評價的側重點應當在于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而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應當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溝通關系,從而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進展以及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在使用分層教學的時候,也需要采用分層評價的方式。對于低層次學生來說,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并對其進行鼓勵,根據(jù)學生日常學習情況、出勤率、課堂表現(xiàn)等方面來進行客觀的評價,讓學生也能夠切實了解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而對于高層次的學生,教師要以學習結果為主、學習過程為輔來進行評價,高層次學生的學習基礎較高,因此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更高的標準,讓學生對英語的掌握能力更進一步。通過采用不同的評價模式來進行分層教學,能夠將教學活動的效果最大化,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進一步推動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應用型本科院校在發(fā)展期間,學生的英語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并且在對于語言的接受、理解能力上都存在分層。英語教學必須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層次和水平來進行,只有積極應用分層教學方式,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來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整體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