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仙林學校小學部 成 寧
在小學教學中,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影響著許多教育工作者。陶行知對“知行合一”有著不一般的見解,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敖虒W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論。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識字寫字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而識字寫字不僅僅是為了應付學校的考試,還是學生立足社會的基本技能,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中,識字寫字也變得重要起來。
按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的相關規(guī)定,小學生在第一學段需要認識約1600 個漢字,會寫約800 個;第二學段要求積累約2500 個漢字,會寫約1600 個;第三階段則是要求學生能認識約3000 個漢字,其中會寫約2500 個漢字。根據(jù)這一要求,小學階段認識的漢字就已經達到了人們最常用的漢字要求了,所以識字寫字在小學階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生活和學習中,學生都離不開漢字,生活中處處都可以看見漢字,學習中也需要依賴漢字來進行閱讀,所以學習漢字勢在必行,這也是國家為什么要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的原因。
因為低年級的學生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夠成熟,因此,教師在教學低年級的學生識字寫字時,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例如,在學習一年級上冊第三課《口耳目》時,教師就可以結合陶行知的教育理念進行教學,把這幾個漢字與生活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小朋友們,我們今天要學習口、耳、目、手,你們知道這些在生活中能做哪些事嗎?”
而高年級的學生不同于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思想更成熟,接受能力也更快,所以就會造成他們對識字寫字不認真對待,特別是在寫字上,書寫潦草,錯別字的現(xiàn)象嚴重。因此,在高年級的識字寫字教學中,語文教師需要強調書寫的重要性。
除了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識字寫字教學外,在課外,學生也可以從閱讀中認識許多要掌握的漢字。在識字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課外閱讀讓學生學習漢字。在學習漢字過程中,有一節(jié)非常重要的課,就是查字典的課程,學會只要看見了不認識的字,就可以用字典來進行查閱。對不認識的漢字,學生還可以尋求教師的幫助,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有效的學習。在學生識字寫字的過程中,語文教師除了教授學生學習,還應該對學生所掌握的漢字進行抽查檢測,以便教師及時地掌握到每一位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情況,對不能熟記的漢字,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提出來并進行解釋,讓學生加深對該漢字的印象。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論中提倡實用主義,所以在閱讀課外書籍時,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文章進行閱讀,從而合理地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在低年級的寫字教學中,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許多小學都開設了一門針對小學生的寫字課。根據(j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語文教師可以從生活的角度出發(fā)進行寫字教學。在寫字課堂里,學生不是只學習一種書寫工具,而是學習多種。例如,鉛筆、鋼筆、簽字筆等。在學生學習認識了很多漢字的基礎上,就可以對這些漢字進行規(guī)范的書寫,語文教師可以不定時地舉辦一些關于寫字的比賽,增加比賽這一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認真學習寫字?!白秩缙淙恕闭f的就是書寫,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處處都需要寫字。寫得一手好字,往往能帶來諸多便利。例如,在考試過程中,如果寫的字太差,就會導致閱卷教師看不清解答,從而影響教師的批改。在生活中,我們需要寫自己的名字,如果寫得太潦草,別人認不出來,就不知道怎么稱呼你,進而直接影響到人際交往。
綜上所述,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下的識字寫字教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對漢字的掌握情況。只有認識了漢字,記住了漢字,學生才能開始學寫漢字,學會寫漢字后,才能寫好漢字,所以,語文教師在小學生識字寫字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學生要能自主地去學習漢字,能運用所學的漢字進行流暢的閱讀。在此基礎上,加強對漢字的練習,做到會認識的漢字不讀錯,會寫的漢字不寫錯,才算真正地識字和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