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明玉 羅 鵬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新型冠狀肺炎爆發(fā)后,對全球中小學武術課程教學產生了重大的沖擊。教育部對全國中小學采取“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等舉措,并強調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中小學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統(tǒng)籌整合國家、地方和學校相關教學資源,依托愛課程、學習通、智慧樹等網絡平臺進行線上授課。[1]針對疫情時期學生居家學習環(huán)境的實際需要,如何通過優(yōu)化線上武術課程資源滿足中小學生對武術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需求,培養(yǎng)學生自主武術學習意識,促進自主鍛煉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已成為后疫情時代的關切所在。
武術課程目標是引導學生初步掌握武術基本理論知識、規(guī)范技術動作與訓練方法,通過學習研討、教師示范和自主練習提升學生武術基本運動能力,領悟武術精神內涵,使學生具備組織與實施武術教學活動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自學自練、獨立思考和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向上、頑強拼搏的人生態(tài)度,為后續(xù)武術進階課程學習打下基礎。[2]教師通過開展在線隨堂練習、隨堂測試、單元測試,實時掌握學生對武術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過進行課堂討論、互動交流、在線答疑,及時糾正學生武術學習的誤區(qū)和不足;通過布置學習任務、評改作業(yè)、反饋問題,引導學生自主篩查與總結國內外武術運動前沿動態(tài),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武術課程依托愛課程平臺,選擇以北京師范大學屈國鋒教授團隊精心設計制作的《武術與強身避險》優(yōu)質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熟悉并掌握中國武術“踢、打、摔、拿”等武術實用技法,提高學生應對侵犯和有效規(guī)避傷害的風險意識與實戰(zhàn)能力。通過對中國武術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淺出式的介紹,提高學生群體對武術拳種的實用動作和武術散打格斗實戰(zhàn)的了解掌握,拓展對于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傷害與風險的防范意識與識別能力,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對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文化認識和精神傳承 。
教師希望學生居家期間不只局限于對《武術》教材和PPT講義的學習,還可以借助SPOC、微信群、網易郵箱、抖音平臺,運用圖像、視頻、音頻等信息技術手段,體驗多元化、精準式的在線學習方式。全面促進學生掌握運用中國武術技術鍛煉身體的方法與手段;提高學生群體有效動用自身肢體進行自我保護的能力;建立學生群體面對各類社會風險靈活處理問題的防范規(guī)避意識。同時培養(yǎng)文化自信心,弘揚民族精神,發(fā)揮武術傳統(tǒng)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武術運動興趣,活躍武術課堂的良好氛圍,提高線上武術教學質量。
中小學武術在線課程的教學選擇北京師范大學屈國鋒教授團隊精心設計制作的《武術與強身避險》優(yōu)質課程作為教學資源,在學校云平臺創(chuàng)建異步SPOC課程組織在線授課與研討,并開展作業(yè)布置、討論交流和學習效果檢測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同時利用微信群、郵箱互動溝通、課后答疑。
中小學武術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即學生線上學習,教師線下指導。疫情時期線上教學實施平臺為愛課程(慕課),線下指導為教師建立的微信班級群,疫情后為武術教學場地。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微信群建立,且確保學生全員進群,教師與學生取得聯(lián)系,指導學生完成愛課程(慕課)《武術與強身避險》課程在線注冊,并告知學生教學計劃及考核要求等事宜。
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武術線上課程學習,線下武術教學指導,武術專項技能實踐學習。主要介紹武術一般理論知識,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武術技術基本內容及其內在邏輯,分析武術技術要領,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相關知識,自主完成武術技術教學的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
系統(tǒng)地掌握武術運動技術原理與方法,具備基本的武術技術應用和實戰(zhàn)能力;提高體育專業(yè)學生武術技術講解示范、指導糾錯、組織教學等能力;培養(yǎng)學生參與武術運動的熱情,提高武術運動的興趣和能力,培養(yǎng)積極進取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為更好地參與武術運動及武術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掌握科學的武術專項身體素質練習方法,發(fā)展學生的專項身體素質。
(1)自主學習。課前,教師通過異步SPOC平臺發(fā)布本周學習內容,并利用微信群發(fā)布課前思考題。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武術與強身避險》課程“武術技術教學與訓練”的相關課程資源,觀看章節(jié)視頻、完成在線測試、完成單元測試題;教師適時在平臺查看學生的學習進度,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并在討論區(qū)發(fā)布研討題目。[4](2)互動交流。課中,教師結合在線課程實際,通過微信群上傳武術知識拓展短視頻等拓展資料,通過抖音平臺對武術大師技術動作進行分析,并在群內提出討論議題,引導學生根據本章所學內容闡述個人觀點,從而提升學生辨析能力,檢驗理論知識學習的實踐轉化與應用。(3)在線答題。通過異步SPOC平臺進行隨堂測驗,讓學生在線答題。題項類型涵蓋:填空、多選和判斷題,每章節(jié)共設5-6道隨堂測試題。皆在檢驗學生對武術基本技術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根據答題效果發(fā)現教學中的不足,從而及時調整教學設計。[4](4)作業(yè)反饋。課后,教師結合本章所學知識點,布置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完成作業(yè)后發(fā)送至指定郵箱評閱,并計入學期考核總分。學生通過QQ郵箱提交作業(yè),教師及時評閱作業(yè),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通過郵箱和微信平臺進行反饋與總結,并提出改進建議;同時,反思改進教學。
線上武術考試成績比例分配包括:平時:20%,線上學習20%,線下作業(yè)30%,專項考核30%。其中,平時成績20%:涵蓋教師指導學生每周完成愛課程(慕課)學習進度,武術教學出勤、學習過程評價。線上學習20%:涵蓋視頻學習60%、線上測驗20%、單元測驗題20%。線下學習30%:涵蓋教師通過微信群布置的每周課后作業(yè),根據學生完成情況進行評分。技能考核30%:涵蓋主講教師依據本學期教學實際,依據本學期教學大綱要求,組織同類項目任課教師進行商討確定武術教學內容、考核技能及標準,并待疫情結束后,組織武術教學、考核。
武術在線課程提供的學習資源非常豐富,任課教師在微信群中時常耐心解答同學們對武術技術要領的疑惑,并每周上傳武術技術教學與訓練的拓展資料,可幫助同學們積累知識和開拓視野,學生都受益良多,對線上武術課程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經過線上武術教學的探索與嘗試,武術課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線上教學的開展,有利于轉變學生武術學習方式,推動武術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學生普遍認為,學習愛課程武術與強身避險》線上課程不會受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借助大數據記錄和反饋的學習行為信息,可以幫助他們更清晰地認識自身學習進程,并及時對自身學習加以反思、評估與調節(jié),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線上學習質量。[5]
武術在線課程由國家級教學團隊精心設計制作,每一章節(jié)都包含教學視頻、隨堂測試和單元作業(yè),有利于學生對武術知識的理解與掌握;[6]與此同時,利用愛課程討論區(qū)、微信群、QQ郵箱,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及時評閱、批改和反饋我的課后作業(yè),使學生受益匪淺。
武術在線課程教學形式新穎,在手機上下載客戶端可在戶外多次重復學習武術課程,[7][8]每周會提前在微信群提醒學生線上學習任務,鼓勵學生以小組協(xié)作的方式自主學習,在線上研討、線上交流、線上答疑過程同學們都積極主動參與其中,體現出良好的武術學習氛圍。
后疫情時代我國中小學武術教學可在學校云平臺創(chuàng)建異步SPOC課程組織武術在線授課與研討、布置武術作業(yè)、討論和交流武術教學環(huán)節(jié);利用微信群、QQ郵箱互動溝通、課后答疑等,讓學生體驗多元化的武術在線學習方式,對于推動武術教學模式的改革,轉變學生武術學習的方式,開拓學生武術學習的視野,提升學生武術學習的氛圍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