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萍
【摘要】弗朗西斯·培根曾說是:知識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運用知識的技能。”這話充分說明培養(yǎng)良好的綜合能力的重要性。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中,需要教師有足夠豐富的教學經驗,將閱讀、賞析貫徹到整個教學活動。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強調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關注到每一名學生自身的能力和個性,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來制訂不同的方案。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現階段,在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持續(xù)推進的背景下,初中課堂語文教學的改革,已然占據了至關重要的位置。特別是怎樣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是現階段我國初中語文教師高度關注的問題之一。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是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整體質量的有效路徑,同時也能夠協(xié)助語文教師達成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根本目的,最大程度調動中學生對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認真表述自己的觀點與認知,通過積極參與課堂,來充分鍛煉自己的能力。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
1.教學中忽略學生主體地位
高效課堂構建離不開師生的教學相長,教學重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二者缺一不可。教師在課堂的創(chuàng)設時,往往會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會將課堂變成“個人秀”“一言堂”,教師已然是權威的教學主體,學生只有服從教學指令,學生要做的是認真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學生是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難于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2.師生互動形式單一
師生的有效互動能更深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但是當前的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形式比較單一。在教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個體互動和班級互動的形式比較單一,缺乏有效溝通交流,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都沒有實際性真正互動,還是按教師備課流程走,難以激發(fā)學生對知識深入探究。另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參與互動的基本是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對于差生的互動還是相對比較少。
3.教學內容比較匱乏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充當文本知識的傳輸者,沒有深入探究課文深層次的內容,或是拓展更多的知識。整個課堂都透露著精心編輯的痕跡,一種流于形式的豐富課堂,難以實現真正的情感培養(yǎng),處處顯現著虛假性。另外教師在課堂中過多刻意提問,對教材理解不夠深入,刻意而為的提問沒有必要性,反顯得空洞匱乏,造成一個單向的教學方式,難以發(fā)揮學生主動思想,無法使學生把有疑惑的地方與教師溝通,影響學生的反向思維培養(yǎng)。
4.缺乏有效教學評價
教師在教學中仍然以成績作為評價參數,這主要與當下的考試評價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單一的評價方式,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的信心,尤其是初中時期的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齡階段,相對比較敏感。教師沒有給出綜合性的評價,沒有針對性、全面性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沒有任何幫助。教師常常用單一的評價語進行評價,常用的“很多”“非常好”“要多加強”,但是“那里好”“那里不足”沒有明確指出,這樣的評價,不僅影響學生的積極性,更影響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1.立足于語文教學,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在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一些語文教師片面的追求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在課程的設計方面標新立異,很容易導致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逐漸偏移,難以發(fā)揮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首先,初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但是認知能力、學習水平有限,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全面考慮學生的各方面因素,要在初中學生能接受的范圍之內設計教學目標;其次,教學目標的設計要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要立足于語文教材,使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始終保持高度一致,為語文教學提供重要方向;最后,語文教師要在課下認真?zhèn)湔n,深入分析教材中的知識,根據新課標的教學標準設計教學目標。
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好的課堂教學就是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只要學生有了興趣,就一定可以學好教師所授的內容,積極投入課堂教學中去。尤其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在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重要教學手段。初中階段的語文不同于小學階段,隨著學生年級的增加,知識難度不斷加大,知識點更加復雜,學生需要掌握的語文知識越來越多。對此,語文教師要了解初中學生的興趣愛好,通過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F代信息技術的出現為初中學生的語文教學提供了很大方便,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利用多媒體播放圖片、視頻、音樂等,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3.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學,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
語文教材中的大部分經典案例都來自于生活,學習語文能夠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經驗。初中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非一朝一夕,而是一個長期、持續(xù)的學習過程。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思考,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語文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圍繞學生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或者社會中的熱點話題展開教學,使學生能夠根據學習內容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體會在語文學習的樂趣,改變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枯燥、乏味的局面,為學生的語文學習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結束語: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構建簡約高效的課堂,必須注重“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加強師生教學互動,生生之間的學習互動,促使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得到良好發(fā)展。還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以教材為教學中心,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方式,并不斷向外輻射拓展知識面,從而強化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應用,為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趙艷秋.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探究[J].讀寫算,2019(36):116.
[2]周想水.高效課堂理念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讀寫算,2019(3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