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金花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總要圍繞著各種各樣的教學素材來開展,這些素材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初步感知信息技術知識,也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欲望,增強學習的動力。但是,不同的素材有著不同的教育效果,有的素材能夠起到吸引學生的作用,而有的素材則會適得其反,降低整體課堂的教育效果。所以,為了讓信息技術課堂走向高效之路,教師也要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選擇適當?shù)乃夭模员阍谄鸬健皾櫸锛殶o聲”作用的同時,提升整體教育質(zhì)量。
興趣是學生主動進行知識探究的動力,當學生對某件事情感興趣時,學生也會主動地消耗自身的精力,進行知識的探究和分析,在為學生講述信息技術知識時亦是如此。所以,為了讓學生更加主動地走進信息技術課堂,使得學生基于自己的興趣,主動地探究信息技術理論知識,教師有必要利用歇后語、趣味故事等素材,進行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以便學生在好奇心的驅(qū)動下,積極地將注意力放在課堂上。
例如,在教學小學信息技術《穿越迷宮》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先為學生提出“你們知道貓哭耗子的下一句是什么嗎?”的問題,促使學生基于趣味十足的歇后語出發(fā),主動地轉(zhuǎn)換自身的學習狀態(tài),將注意力放在課堂上。在學生回答道“假慈悲”的答案后,教師接著為學生引入“小貓愛吃耗子是天性,在Scratch中的小貓也是如此,但是有一天小貓為了抓到耗子,不小心走進了迷宮之中,只有穿越了這個迷宮,小貓才可以抓到耗子,讓我們一起幫幫這只小貓吧!”的故事素材,并為學生提供“貓捉老鼠”的游戲,以便學生在充分點燃學習興趣中,主動地學習“穿越迷宮”的程序。
可以看出,教師借助歇后語、故事,以及游戲等多種趣味素材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能夠讓學生在剛上課時就對信息技術課程中的知識充滿興趣,以便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
在信息技術學科的課改教育理念中指出,教師應當基于信息技術課程的教育內(nèi)容,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設計問題,促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懂得應用知識。同時,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時,當教師直接為學生講述信息技術知識時,學生會因為所學內(nèi)容過于抽象,而產(chǎn)生排斥感和陌生感,以至于學生降低對信息技術知識的好奇心。所以,信息技術教師可以主動地利用生活素材展開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在認識到信息技術課程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密切聯(lián)系的基礎上,增強熟悉感。
以小學信息技術《動物表演》一課的教學來說,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節(jié)目表演的場景進行教學,促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更好地學習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先向?qū)W生提出“你們表演過節(jié)目嗎?還記得不同的節(jié)目是如何表演的嗎?”的問題,引導學生回憶自己表演節(jié)目的情況。在學生回答出“節(jié)目是按照次序一個個表演”的內(nèi)容后,教師詢問道:“在Scratch中也可以做到與現(xiàn)實生活中一樣的節(jié)目演出形式,你們想學習嗎?”,以便在獲得學生的肯定答復后,能夠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來學習Scratch中的廣播和接收消息控件的使用方法。
顯而易見,教師利用生活素材進行教學,能夠有效消減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陌生感,促使學生從自己熟悉的事物出發(fā),降低認識信息技術知識的難度,為有效學習信息技術知識鋪墊基礎。
現(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學生也可以輕而易舉地接觸熱點新聞,他們每天也會圍繞著熱點展開交流活動,真正地做到了“秀才不出門,仍知天下事”。所以,在為學生講述信息技術知識時,教師也要關注社會上的熱點信息,對熱點事件、新銳詞匯等進行提煉和整合,并與信息技術課堂上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銜接,以便學生在對新銳信息產(chǎn)生好奇心的同時,可以主動地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探究。
比如,在教學小學信息技術《初識Scratch》這一課中,為了讓學生對Scratch產(chǎn)生好奇心,教師就可以將社會熱點事件“阿爾法狗與世界圍棋冠軍對戰(zhàn)”引入課堂。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播放這則新聞,讓學生基于新聞認識到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情況。隨后,基于學生對人工智能的熱議,教師順勢為學生介紹“人工智能技術依靠編程技術而生,而Scratch是一種簡單易學的程序,如果你也想制作一個厲害的機器人,那么可以從Scratch入手接觸編程的世界”的內(nèi)容,促使學生基于自己的暢想,主動生成學習Scratch的動力。
可見,教師利用熱點素材進行教學,能夠增強課堂教學的時效性,使得信息技術課程始終是與時俱進的,以便學生從鮮活的熱點事件出發(fā),增強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熱情。
總而言之,素材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素材設計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質(zhì)量。所以,在未來的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應當繼續(xù)重視素材的存在價值,主動地結合信息技術課程的教育內(nèi)容進行素材的恰當選擇,以便在充分協(xié)調(diào)教與學的關系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