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娟
(江蘇省南通市第二中學 江蘇 南通 226000)
在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當中,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需要采取一系列舉措促使學生對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其中,在物理教學過程當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正好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
1.1 學生物理學習興趣不高。在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當中其所涉及知識比較復雜以及相對抽象,所以學生在學習和理解知識的過程也相對較為困難。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依然存在著一部分的教師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的束縛,往往抱殘守缺,不能夠將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這樣造成了整個課堂教學的氛圍過于沉悶和壓抑,同時也導致學生嚴重缺乏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學生學習熱情喪失,導致課堂教學效率過于低下。物理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開展教學工作,不僅僅可以顯著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同時,也可以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可以在物理學習過程當中積極主動參與其中,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1]。
1.2 對學生缺乏有效提問。在當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重要影響,一部分教師還是僅僅只是在課堂之上講解各方面知識,無法讓學生對于其中的原理、規(guī)律進行深入的思考,這樣在課堂上就嚴重的缺乏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和互動,即使有一些教師會對學生提出問題,但是,也僅僅只是問學生答案對不對?學生回答僅僅只是對和錯兩種答案。這樣狀況之下,學生往往只是了解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但是,還是沒有掌握相關物理知識學習方法,同時,課堂學習的過程當中無法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了學生探究意識發(fā)展[2]。
2.1 從實際出發(fā),讓問題與生活聯系起來。在當前,關鍵是要幫助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現象都可以通過采取物理知識方式來進行解釋,所以,課堂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需要讓現實生活情況和物理問題相互的聯系起來,要從現實當中提出問題,這樣才能夠方便學生對于問題進行更加深入了解,同時也可以促使學生明確問題關鍵所在。比如在電磁波通信技術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如何才能夠幫助學生對于電子波的意義和概念進行快速掌握值得教師進行思考。因此,對于當前教師來講,在講解這一部分內容過程當中,可以運用學生相對較為熟悉的廣播和電視來進行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想一想電視的畫面和廣播的聲音究竟是通過什么來進行傳播的,這樣就可以將物理教學工作和現實生活實際情況相互結合起來,促使原本相對較為復雜抽象問題變得更加具體和生動,有利于學生更容易把握知識點和理解知識點[3]。
2.2 從實驗開始,讓問題與實踐相輔相成。在當前,高中物理不僅僅在教材內容方面有所增加,同時,難度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這在很大程度上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具有一定困難性。高中物理知識相對較為難懂以及深奧。對于當前教師來講,需要通過采取物理實驗方式促使知識變得更加通俗易懂,同時,還應當要切實保障教學過程更加具有趣味性和生動性。此外,對于當前的教師來講,也需要通過采取實驗方式對于問題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對于知識點產生強烈好奇心理,同時實驗的過程當中也需要幫助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要讓學生去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比如,在針對《牛頓第一定律》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這就需要教師讓學生模仿伽利略物體運動實驗方式去探究運動原理,讓學生在自己操作過程當中更加深入了解知識點。此外,對于當前的教師來講,也需要給學生提出問題,例如:為什么這個實驗被稱為理想實驗?為什么運動和力沒有關系?但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和力卻有關系?通過采取實驗方式提出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問題,這樣可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4]。
綜上所述,在當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夠顯著的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過程當中要求教師從實際出發(fā),要保障生活和問題相互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夠點燃學生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物理成績以及學科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