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華
(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qū)公館鎮(zhèn)烏石垌小學 廣東 茂名 525000)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在小學課堂中要學會營造積極、放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這就跟我們的管理模式有很大關系,要摒棄傳統的課堂管理模式讓學生作為課堂主體,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變學會為會學。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將所學知識聯系到實際中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引導學生解決課堂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這才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職責所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否提出好的問題是咱們教學過程中的關鍵,所以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學會適當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提出更好的問題,積極轉變傳統的課堂管理模式,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fā)現并提出問題的意識。[1]
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材第二章第三節(jié)內容《20以內加減混合運算》這一節(jié)內容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在課程內容剛開始就拋出問題,可以拋出一個這樣的問題,同學們,大家知道老師今天是怎么到學校的嗎?同學們肯定會說想,然后我們就可以圍繞這個問題創(chuàng)設一個教學情景,將同學們帶到情景中去。然后緊接著回答同學們的問題,說老師出門帶了20元現金,從家里到公交站騎共享單車花去1.5元,緊接著坐公交車花費2元,從校門口的公交站下車,買早餐花費4.5元,根據老師所說這些大家能想到一個什么問題呢?然后緊接著在一步步引出今天所學內容的問題,其實以上問題就是一個簡單的20以內減法運算,讓同學們從簡到難,簡單輕松的學習,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解決實際問題的前提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問題,發(fā)現并提出數學問題,探索知識并尋求解答方法。讓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過程中獲得知識,而并非像傳統的教學模式一樣一味的接受我們所灌輸的知識。國外有一項研究表明,學生在每個階段內所能接收知識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比如說每節(jié)課有45分鐘,我們一味的只是灌輸知識,學生只有前15分鐘可以接收知識,其余時間大腦思維不夠活躍,大多都會跑神,達不到我們高效的教學目的。所以相比于我們45分鐘一直灌輸知識,我們更應該提出合理的問題,以后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進一步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問題。
例如:在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教材《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一部分內容教學過程中,我們還是要拋出適當的問題,比如說淘氣有10張撲克牌,紅紅有8張撲克牌,那么他們一共有多少張撲克牌呢?課程剛開始,我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認真審題,并找出題目中的主要信息,問淘氣和紅紅手上總共的撲克牌,實際上是對應什么數學問題呢?學生經過簡單的審題后,大概可以獲得這樣的信息,淘氣手上總共有10張撲克牌,而紅紅手上只有8張撲克牌,他們兩個人總共的撲克牌,應該是10+8張,這樣也就自然而然引出了我們進位加法的知識點,不僅達到了教學目的還調動了學生積極主動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
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較低,數學思維邏輯能力也不強,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對于小學低年級數學教育,我們不能一味的只追求效率,而忽略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數學本來就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門學科,我們學習所有知識的主要目的也是將所學所有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所以我們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結合學生經歷更多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及其學生的學習興趣。[2]
例如:在講解北師大版數學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二章《位置與方向》這一部分內容時,在課程內容開始之前,我們?yōu)榱思ぐl(fā)學生們的興趣,可以先拋出這樣一個問題,大家都去過本校的哪地方呢?比如說操場、一號教學樓、圖書館等,這時候同學們肯定紛紛踴躍發(fā)言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學校畫成一個平面圖,然后將學生們所發(fā)言的地方用紅色標出來,以學校的中心為中心點,讓學生明確學校每一個地方的方位與位置。
綜上所述,我們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育過程中,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全方位的把握學生學習情況,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轉變傳統的課堂管理模式,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在幫助學生理解問題的前提下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堅決摒棄傳統的全程灌輸知識的方法,讓學生自主的思考問題,在基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從而達到高效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