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那爾·居馬別克
(新疆博樂市貝林哈日莫墩鄉(xiāng)幼兒園 新疆 博樂 833400)
游戲是幼兒教育中用到的主要方式,其中包括幼兒的自主游戲、合作游戲,以及在教學中的互動游戲,觀察策略的運用主要是教師從幼兒自主游戲中,通過觀察幼兒的游戲情況,分析起到的教育效果,為完善和優(yōu)化游戲效果提供有價值參考的信息,從而更好的滿足家長的要求、幼兒的游戲需求,達到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效果。
在幼兒園中,幼兒游戲豐富多彩,除了教師安排的集體游戲外,幼兒還具有自主選擇權利,具有充足的自由活動時間,在這個時間內大部分幼兒都會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游戲種類,進行自主游戲,這時教師要注意對每個幼兒進行密切觀察,考慮到幼兒在性格上的差異,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提高幼兒的社交能力。
例如,在小班幼兒的自主游戲中,教師要尊重幼兒的主導地位,避免在幼兒活動中中斷幼兒的游戲,教師可以通過應用觀察策略,掌握幼兒的性格特點,由于小班幼兒剛剛步入集體學習生涯,性格內向的小朋友難免會膽怯,在游戲時無法與其他小朋友展開有效的溝通,這就需要教師進行適當?shù)囊龑?,幫助他們融入到集體中,進行快樂的游戲,而針對自我意識強的幼兒,教師要避免他們在游戲中的“獨斷專行”,注重培養(yǎng)他們分享的習慣,使他們能夠在活動中積極參與,進而促進游戲效果的提升。
由于幼兒園是幼兒開始學習生涯的基礎階段,還不具備完善的學習認知,甚至有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是“學習”,他們產(chǎn)生的學習行為都是基于對身邊人的行為的模仿,所以教師可以從幼兒的自主游戲入手,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和意向,了解幼兒的心理需求,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對教學模式的協(xié)調,盡可能的避免與幼兒心理需求的沖突,以此來提高幼兒教育的實效性[2]。
例如,在幼兒自主游戲中,教師通過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喜好,掌握幼兒的心理需求,如對顏色的傾向、對某一角色的傾向、與其他幼兒的相處能力,教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過度干預幼兒的游戲流程,要讓幼兒在游戲中展現(xiàn)真實的水平,在掌握幼兒心理需求的基礎上,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可以進行高度的自由發(fā)揮,提高自主游戲的作用效果。
教師要知道幼兒是自主游戲中的主體,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只需確保幼兒的身體安全,與傳統(tǒng)的幼兒自主游戲不同,教師不需要參與其中,需要在幼兒游戲時扮演“旁觀者”的角色,觀察幼兒的行為,在游戲中收集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洞悉幼兒的成長需求,有利于在今后的教學中,設計恰當?shù)慕虒W方法,在素質教育理念下,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例如,在中班“獲取禮物”的游戲中,在構建區(qū)里放有大大小小的禮盒,在幼兒不知道盒子里裝有玩具、餅干、圖畫書的情況下,讓幼兒開展自主游戲,有些幼兒會進行盒子的組合,利用盒子的大小和形狀,搭建房子,而有些幼兒會進行探索和冒險,好奇盒子里邊的“世界”,幼兒的游戲行為展現(xiàn)了幼兒不同的性格,教師要通過觀察,洞悉幼兒的成長需求,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探究能力和冒險能力,從而制定提高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的計劃,發(fā)揮觀察策略的優(yōu)勢。
幼兒階段是兒童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通過教師的幫助和指導,完善幼兒的學習認知,這就需要教師仔細觀察幼兒自主游戲,借助觀察策略,改變幼兒不良的行為習慣,避免幼兒過度沉迷游戲,排斥知識學習。因此,教師要合理的把控游戲時間,在必要情況下,適當縮短幼兒自主游戲時間,將更多的時間安排在游戲與教學相結合的教學中,“寓教于樂”,引導幼兒感受學習中的樂趣,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幫助幼兒養(yǎng)成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可以更好的展現(xiàn)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作用效果[3]。
例如,針對大班幼兒的自主游戲活動,教師可以將游戲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在開展自主游戲前,要與幼兒做好約定,游戲時間到后要自覺安靜下來,培養(yǎng)幼兒的“契約精神”,這樣的模式有利于強化對幼兒的管理,讓幼兒意識到遵守約定的重要性,使他們能夠養(yǎng)成遵守約定的行為習慣,在游戲中體現(xiàn)一定的教育效果,為幼兒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利用觀察策略,在幼兒自主游戲過程中獲取幼兒的性格信息、喜好信息和行為信息,為開展教學活動奠定基礎,通過觀察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的態(tài)度和行為,洞悉幼兒的學習需求,優(yōu)化和完善教學模式,提高幼兒教學的有效性,這樣才能對幼兒展開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幼兒建立完善的學習認知和行為認知,保障幼兒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