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娜
(陜西省澄城縣雷家洼小學 陜西 澄城 715200)
隨著全球發(fā)展的不斷融合,英語作為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必須要相應的重視,從小學階段起加強教育和引導,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語言氛圍和學習習慣,加強夯實基礎知識和語法,為后續(xù)更高層次的學習打好基礎。
1.1 教學方法單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傳統(tǒng)的灌輸式和記憶式較為推崇,認為學生加強單詞語法的學習就能夠更好地應對考試,而忽略了英語學習中基本技能和表達實踐的培養(yǎng),也容易導致學生對英語失去興趣。究其原因,不僅是教師自身對素質(zhì)教育認識的不足,還是英語能力和教學能力的欠缺,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落實好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教師引導性的優(yōu)勢,使學生能夠樂于融入到課堂當中。教學的氣氛沉悶和手段單一是造成課堂實效性若的重要原因,教師要能夠根據(jù)小學生身心發(fā)育不完全和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的特點進行授課,更加關注對教學中的突出,并給予不同學生以不同的要求,幫助全體學生都能夠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得到提升。
1.2 師生互動性弱。課堂是一個互動交流的過程,且英語本身也是在交流之間實現(xiàn)信息傳遞和情感表達等功能的,教師授課中要著重關注。部分教師采取了主講和灌輸?shù)姆绞竭M行授課,沒有尊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動性地位,不容易實現(xiàn)教學的高效性。在溝通中教師可以更了解自己的教學不足和學生的接受理解問題,并以此為重點進行授課能夠更有針對性,在課堂、課外都有許多可以加強溝通和了解的渠道,教師要學習建立信任,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和帶動性也十分重要,能夠在班級里形成相互學習和追趕超越的良性氛圍。教師要有意識地提升課堂的動態(tài)性,不能一味灌輸要求學生接受。
2.1 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在豐富課堂形式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考慮小學生的接受力和心理特點,盡量選擇一些能夠激發(fā)其興趣且從中有知識性滲透的方式輔助學習。首先,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nèi)容在網(wǎng)絡上收集一些相關的動畫視頻等作為課堂的當如,選擇帶有英文發(fā)音的視頻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并培養(yǎng)學生英語交流的能力。動畫的形式對于小學生而言更有吸引力,教師要注意對使用的頻次和比例進行合理控制,切實保證實際教學效果[1]。其次,在課堂上教師要加強學生的參與感,如在一些對話類的可文章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起朗讀,并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對其發(fā)音不標準等問題進行糾正,達到了糾錯答疑的及時性目的。英語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積極學習他人經(jīng)驗對課堂進行優(yōu)化設計才能夠使學生參與并熱愛英語課堂。
2.2 構建溝通渠道。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課堂的內(nèi)容、方式等進行有針對性的調(diào)節(jié),使課堂更加適合學生成長。首先,在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地關注學生的反饋情況,必要時也可以暫停進度傾聽學生的問題,逐一解答后再開展后續(xù)學習,能夠有效避免問題的積累造成的學習問題。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是多維的,作業(yè)中也能夠反映出學習的許多問題,教師要注意將一些共性問題積累下來利用課堂時間重新進行重點講解,照顧到更多的學生學習。其次,課堂中的生生互動也十分重要,可以幫助構建更加和諧的課堂氛圍和人際關系,并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更加獨立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在課堂上要隨時關注小組進度,盡量維持好秩序和紀律,確保能夠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性。
2.3 加強實踐練習。英語作為溝通的工具,單純依靠背誦單詞和語法技藝并不能保證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教師應當多給予學生練習和實踐的機會,開發(fā)學生的潛能。首先,教師在授課中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性,善于運用問題式和引導式的方式使學生掌握新知識[2]。如在一些新單詞的學習當中可以運用看句子猜詞義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運用已有的知識推測,并在這個過程中開發(fā)學生推理和遷移的能力。教師要注意在提問中多給學生以鼓勵,幫助學生建立克服語言難關的信心。其次,教師可以組織更加多樣化的課外活動,如英文戲劇、朗誦活動等,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體會英文的魅力。教師要幫助學生從情感、發(fā)音等分析具體的篇章內(nèi)容,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并建立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英語的學習中有許多思維和習慣上的差異要注意幫助學生加強理解和構建,也是教學上需要著重關注的內(nèi)容,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和開發(fā)。
總之,教師的良性引導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掌握正確的英語思維習慣,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要發(fā)展趨勢,對于學生后續(xù)學習的銜接和深化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注意維持課堂的互動性和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反饋意見,加強對英語興趣的培養(yǎng),積極落實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