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群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尚嵇鎮(zhèn)中心幼兒園 貴州 遵義 563100)
幼兒時期是學習與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老師和家長都要從小抓起,在幼兒園或者家庭當中,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以此來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能力。
近年來,調查發(fā)現(xiàn)我國家庭中只有一個孩子的數(shù)量大大增多,而家長們對這些獨生子女們也倍加關愛。時間一長不免會出現(xiàn)溺愛的現(xiàn)象,孩子想要做什么家長都會答應他們,這就讓幼兒逐漸形成自我中心感,而這一類的孩子上幼兒園,他們的自我中心感會更加地強烈,不管是在實物分享,還是在做游戲玩游戲都會以自我為中心,只關乎自己的玩具。他們在學習或者是游戲當中不能很好地有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從短期來看,孩子并沒有什么很大的區(qū)別變化,但是長期來看,這一類的孩子會變得不是很能夠融入集體當中,不利于孩子們快樂健康地成長。所以,幼兒老師要積極地在幼兒學習當中或者是在游戲當中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與增強他們的合作能力。
2.1 讓幼兒們在集體活動當中感受到快樂。幼兒在進行角色游戲或者是表演游戲時,首先都要通過合作來完成,小朋友在與同伴進行合作,完成任務,他們會有一種成就感,以及體會到在集體活動中的快樂,所以幼兒老師要積極引導他們多進行一些游戲,多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些集體活動,例如在幼兒老師教幼兒手工時,可以讓幼兒進行分工合作,每個幼兒所負責的區(qū)域不同再將它們的作品進行黏粘就完成了一個大作品。
2.2 促進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一個孩子如果沒有參與到集體活動當中,長期以來,幼兒就會變得不愛說話,也會感受到孤獨。不利于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如果孩子主動地參與到活動當中他就會,明顯地感受到快樂,以及在活動當中也會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同時結交了更多的朋友。
3.1 幼兒老師授課時培養(yǎng)孩子們的合作意識。培養(yǎng)合作意識這樣可以促進孩子們的交流溝通能力。老師在對孩子進行教學時可以將合作融入到學習當中,比方說老師給孩子一個任務,或者是在做就可以引導幼兒與同伴之間的合作,讓他們通過合作完成任務,同時也讓孩子們感受到合作帶來的快樂。國外芬蘭的教育課堂里會出現(xiàn)一些交換班級的情況,意思就是講小班與大班的小朋友們在課堂上相互配合進行上課,主要的好處就在于大班的孩子認知發(fā)展能力高于小班的孩子,他們可以帶領小班的孩子進行完成學習,同時也可以促進他們之間合作意識,再者,又可以促進他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力。
3.2 老師要加強孩子們對人的溝通能力。每個孩子對待每一件事情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老師要多組織一些,讓孩子相互溝通相互商量的活動。以免在活動當中產生一些沖突,老師在課堂上或者生活中要多強調同學之間要互相關愛,以及積極地引導幼兒在活動中進行合作。比方說有一個班級是新來的幼兒,幼兒老師就要給出一天的時間,讓幼兒互相地認識,通過自我介紹或者是讓幼兒學問自己同伴的姓名,愛好興趣去深入地了解同伴。這樣一來,可以增強孩子們的溝通能力,還能夠營造班級團結友愛的氛圍。
3.3 為幼兒創(chuàng)造開展合作的條件。幼兒教育中,教學活動都是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展開。那么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能進行合作的環(huán)境,讓他們自然而然地學會合作。幼兒教師可以在組織學生們進行游戲時,向幼兒們傳遞合作意識,并讓學生們通過實踐,真正實現(xiàn)合作。比如,在進行戶外游戲時,教師與學生們約定一起玩“老鷹抓小雞”的游戲。由教師先邀請一-位學生一起玩游戲,然后讓這位同學邀請下一-位同學。當孩子們逐個邀請伙伴后,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進行思考,為什么要邀請其他小伙伴一起玩游戲?通過講解讓幼兒們明白,這個游戲必須由多人合作才能完成,所以要邀請小朋友一起玩耍。最后點題,我們在生活中要富有合作意識,許多事情與人進行合作,就會變得更容易完成。讓幼兒們通過生活中的實例,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3.4 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合作意識。在幼兒教育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形式極為多樣。許多教學活動都是以游戲、競賽、表演等形式展開的,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讓幼兒在玩耍中學習知識。所以,幼兒教師也應該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深化幼兒的合作意識,鍛煉幼兒的合作能力,讓幼兒真正地把這種思維方式落實于實踐當中,成為一一個具有合作意識與能力的人。幼兒園教師應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們的合作意識,并通過不斷地實踐,讓學生們逐漸摸索出達成合作的必要條件以及實施技巧,真正擁有合作的能力。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主要是讓幼兒知道他人的想法,不再是以自己為中心,而是通過一項任務與他人共同完成,享受這個過程,并且體驗到合作的愉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