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深 姚輝洲 肖金蘭
體育過程內涵與外延的研究*
潘 深 姚輝洲 肖金蘭
(南寧師范大學 師園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通過對體育過程進行分析,以體育過程的概念、內涵與外延等方面進行研究,將體育過程與德育過程、智育過程、美育過程作對比,確立其概念。研究發(fā)現,體育過程的內涵是身體運動、身體教育、增強體質等的實踐活動;外延為體育教學過程、競技體育過程及社會體育過程。
概念;體育過程;內涵;外延
體育運動是通過體育過程所呈現出來的一種活動形式,人體在體育過程中通過體育教學、體育鍛煉、體育運動訓練和體育競賽等途徑來實現體育的目標。體育過程在體育運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其中體育目的、體育手段、體育效果、體育規(guī)律等都是通過體育過程所呈現的,同時也直接影響人們的體質健康以及生活質量的提高。
目前,通過查閱“體育過程內涵與外延”的相關文獻顯示,蘭衛(wèi)琴(2014年)淺析了體育教學的本質,通過其內涵了解體育教學,對體育教學過程的研究只是泛泛而談;僅有楊文軒、陳琦(體育概論,2013年)闡述體育本質屬性、外延。而與體育過程的外延相關的文獻較少,沒有找到系統(tǒng)的體育過程及其外延方面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在于:從內容上通過與德育過程、智育過程、美育過程作對比研究,概括總結出體育過程的內涵,確立體育過程的概念定義,深入、系統(tǒng)的對體育過程外延進行分析,完善體育過程的漏洞,促進體育目標的實現,豐富教學理論。
概念是反映思維對象特有屬性的思維形式,反應事物本質屬性的概念叫做科學概念[4]。概念有內涵和外延(范圍)之分。屬概念是比定義項范圍更大,外延更廣泛,包含其外延的概念,但包含被定義項外延的屬概念通常有多個[3]。因此,根據以上概念,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概念之間的對比找出體育過程的屬概念。
(1)德育
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區(qū)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德育主要是人們將通過一定社會政治、思想德道施加影響的社會活動,經過自己的感受、判斷、體驗,最終形成道德的品質、價值觀、人生觀以及社會理想的教育[8]。
(2)智育
智育是開發(fā)智力的教育。智力是一種由天賦、策略與知識等因素合成的綜合能力[7]。
智力主要是以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等認識方面呈現出來的,通過發(fā)展教育對象的思維、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對事物的理解、辨析和判斷能力,更好地健全人格的活動。
(3)體育
體育是指所有能夠增進人的身體素質及活動技能的活動[7]。它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進行鍛煉身心的社會活動。廣義體育包括身體文化、身體教育和身體鍛煉三個方面[8],是增強身體素質、豐富人們的文化活動。
(4)美育
所謂美育,有人認為“真正的美育是將美學原則滲透于各科教學后形成的教育[7]。”
美的基本形態(tài)是藝術美和現實美,社會美是生活中存在美的形態(tài)的一種,在社會活動中體現出人格美、勞動與生活過程美、環(huán)境美等,對人們追求真善美的生活具有很大影響。
綜合上述,德智體美育其屬概念均為社會活動。人們的日常生活,是豐富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質量的一種社會實踐。因此,通過德智體美育之間的對比,找出體育過程的屬概念是社會活動。
體育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實踐過程,體育過程與德育過程、智育過程、美育過程之間屬于一個過程。在人們生活中,德智體美是全面發(fā)展人格的一個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教學實踐的過程,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對比,從中尋找種差。
2.1.1德育過程
德育過程是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下,學生主動地積極地進行德育認識和道德實踐,逐步提高自我修養(yǎng)能力,形成品德的過程。主要包括:(1)道德活動過程;(2)培養(yǎng)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3)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過程[8]。
2.1.2智育過程
智育過程主要是以提升教育對象的智慧水平為目的,主要的任務就是教師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教學活動為學生傳授知識、發(fā)展技能、培養(yǎng)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2.1.3美育過程
美育過程是教師依據人的審美心理規(guī)律,引導學生通過審美活動,形成和發(fā)展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過程,是運用人類的審美經驗和美的規(guī)律,影響學生的感官和心理,培養(yǎng)審美意識、發(fā)展審美能力的過程[8]。
綜上所述,體育過程與“其他活動過程”的區(qū)別在于:體育過程是以“身體運動”“身心發(fā)展”為手段,從而達到目的;通過它們之間的對比得出,“教師(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學生,通過教學活動提高自我能力”的特有程序的活動過程。因此,“特有程序的過程”就是體育過程的種差。
本質屬性是決定某一事物之所以成為該事物并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屬性[3]。
“內涵”回答的“是什么?”,邏輯學上指概念的內容,相對于外延而言,即構成概念的要素總和,多為抽象性的本質(漢語詞典)。體育過程特有屬性就是體育過程所具有而其他社會活動不具有的屬性,這些代表事物本質的特有屬性叫做事物的本質屬性。根據體育過程概念反映,因此,它的本質屬性為:
2.2.1體育過程是身體運動的過程
身體運動也稱身體練習,是運動者為達到體育目的,按照人體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和體育的法則、要求而進行的有意識的主動的各種運動動作的總稱[3]。體育練習者在走、跑、跳、投的體育鍛煉過程中,進行的肢體活動、全身運動,從而達到鍛煉的目的。
2.2.2體育過程是身體教育的過程
身體教育是一種行動能力的活動,通過體育實踐的過程,讓體育練習者親身感受與自己的身體對抗進行的活動;同時是學習勞動技能的教育活動。
2.2.3體育過程是增強體質的過程
在身體鍛煉過程中,通過力量、速度、柔韌、靈敏等身體素質所表現出來的運動能力,保持機體的穩(wěn)定性以及具有一個良好的身體形態(tài),所呈現的特有的性質。
2.2.4體育過程是掌握技術的過程
在體育活動中,以體育基本理論知識為指導思想,對體育技能、基本技術的學習起到很大作用。在技能的學習過程,反復的練習、強化,達到動作技能的運用自如程度。
2.2.5體育過程是發(fā)展心理的過程
心理過程包括:認知過程、情感過程以及意志過程三個方面。練習者在學習新的技能時,會不斷的運用情感、知覺、記憶等,將新技術熟練并合理的掌握。體育鍛煉者通過參與一定的體育活動,產生興趣愛好,并通過體育過程對體育活動產生熱愛的情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體育參與者為了達到目標,克服身體所承受的運動負荷,培養(yǎng)體育鍛煉者頑強的意志品質。
2.2.6體育過程是社會交往的過程
練習者在體育鍛煉過程中,通過參加各種的活動,不斷的結識新朋友,在比賽中進行體育文化交流,增進體育鍛煉者之間的友情,促進他們之間和諧交往。
定義是用簡潔的語句揭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定義由被定義項、定義項和定義聯(lián)項三部分組成。定義聯(lián)項就是表示被定義項和定義項之間的聯(lián)系的判斷詞。[4]
通過“種差+屬”的形式給出“體育過程”的定義:(1)體育:是以身體運動為基本手段,促進身心發(fā)展的文化活動[3]。(2)過程:事情進行或事物發(fā)展所經過的程序(現在漢語辭典)。因此,根據定義(1)和定義(2)組合的概念得出“體育過程”的定義為:體育過程就是以身體運動為基本手段,促進身心發(fā)展種差所經過的特有程序的教育活動。
“外延”是一概念或名詞所適用的范圍(漢語詞典)。
確定概念外延的邏輯方法是“概念的劃分”,即通過把一個概念所反應的對象分為若干個小類以明確概念外延的邏輯方法,劃分由母項、子項、劃分的標準三要素組成[4]。
在諸多外延定義的方法中,我們采用“窮舉定義”(如果一個概念所指的對象數目很少,或者其種類有限,則可以對它下窮舉的外延定義)[10]。
綜上所述,體育教育過程、競技體育過程、社會體育過程都反應了過程的持續(xù)性以及順序性的程序,因此,根據體育過程的程序劃分為:體育教育過程、競技體育過程以及社會體育過程。
(1)體育教學過程
運動技能學習,動作技能的形成是由泛化、分化、自動化三個部分組成。學習一項新的運動技能,了解基本知識和原理等,粗略的掌握該技術的動作;根據練習時認知水平的提高,技術動作可以單獨完成,并易于定型,達到改進提高動作階段;技能學習過程中,能靠感知覺以及動作熟練的過程,達到運用自如階段。
(2)課外體育活動過程
課外體育活動過程是由學?;驅W生自行的組織活動,并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比如早操、課間操等活動。在體育練習過程中,學生的生理機能和心理活動都會隨著體育運動變化,需要承擔一定的生理負荷。練習時,合理的安排運動負荷,促進學生的生理機能和心理和諧發(fā)展。
(3)課余體育訓練過程
通過課余體育訓練,為社會培養(yǎng)后備體育人才,奠定體育人才基礎,同時也為體育學校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以及終身體育培養(yǎng)的體育目標,同時是,更要符合當今社會發(fā)展的潮流,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需要。
(4)課余體育競賽過程
學校組織的體育班級賽及其他各類選拔賽等,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能力以及綜合素質能力。在體育競賽中,發(fā)掘人才,同時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從而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1)運動員選材過程
在競技運動選材過程中,應選擇先天遺傳和后天訓練競技能力較強的少年兒童,通過循環(huán)的測試、觀察,預測少年兒童的運動潛力。經此過程,選取具有運動潛力的少兒,為社會奠定后備體育人才。
(2)運動訓練過程
運動訓練過程是運動訓練活動在時間維度上的表現,是運動訓練活動進行的步驟和程序[6]。通過運動訓練,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以及提高訓練的質量尤為重要。
(3)運動競賽過程
運動競賽是檢測運動員在運動訓練中的競技能力是否提高的一個過程,也是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的一個實踐過程,通過競技體育管理才能呈現出更好的效果。
(1)健身體育過程
健身休閑也是體育過程的一部分,人們可以通過休閑的實踐活動得到身體鍛煉,促進人民的身心健康,促進社會化等功能,其也具有健身功能。健身休閑活動不受時間、地點、技術等條件的限制,并且運動方式多樣化,比如散步、慢跑、廣場舞、大眾健美操等活動。
(2)休閑體育過程
是人們利用閑暇的時間,通過一些休閑活動,滿足自身發(fā)展,以獲得自由、得到身心愉快的活動的過程。人們?yōu)樨S富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參與一些休閑體育活動,增進身心健康發(fā)展。比如:花式跳繩、釣魚、踢毽子、八段錦、太極拳等休閑項目。
(3)娛樂體育過程
娛樂體育過程是人們?yōu)榘l(fā)展自身興趣愛好,參與一些活動,滿足人們身心愉悅、大腦放松狀態(tài)的活動活動,比如:過山車、漂流、遠足、登山、野營、蹦極、攀巖等項目。
5.1 體育過程的定義:以身體運動為基本手段,促進身心發(fā)展(種差)所經過特有程序的教育活動(屬概念)。
5.2 根據體育過程概念反映,體育過程的本質屬性為:(1)是身體運動的過程;(2)是身體教育的過程;(3)是增強體質的過程;(4)是掌握技術的過程;(5)是發(fā)展心理的過程;(6)是社會交往的過程。
5.3 體育過程的外延為:體育教育過程、競技體育過程以及社會體育過程。
[1]蘭衛(wèi)琴.淺析體育教學的本質[J].學周刊,2014,4(7):87.
[2]楊文軒,楊霆.體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5.
[3]楊文軒,陳琦.體育概論: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3-108.
[4]楊樹森.邏輯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
[5]盧元鎮(zhèn).社會體育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田麥久,劉大慶.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2.
[7]黃濟,勞凱勝,檀傳寶.小學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49-166.
[8]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08-376.
[9]田麥久,熊焰.競技參賽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132.
[10]陳波.邏輯學導論[M].3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224-225.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cess
PAN Shen, etal.
(Shiyuan College of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Guangxi, China)
基金項目: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2020KY61009)。
潘深(1992—),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