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qū)龍華小學校 段鷗凌
在傳統(tǒng)的閱讀中,教師沒有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做出相應的管理以及適度的引導,因此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閱讀興趣普遍不高,知識面狹窄。由此,群文閱讀模式應運而生。下面,筆者將著重分析群文閱讀在課堂實踐中應用的可行性。
在小學階段,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強,部編版教材考慮到這一情況,對每個單元的課文進行了主題上的統(tǒng)一,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群文閱讀的實踐時,大可以圍繞語文相關的主題進行總結。
例如,部編版三上第六單元的幾篇課文都是描述祖國大好河山的,因此在對這一單元展開群文閱讀時,可以通過幾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首先,對整個單元的課文做一個總結,讓學生明確這幾篇課文都在講述祖國的大好河山、秀麗景色;其次,引導學生對這幾篇課文進行整體閱讀,讓學生明白其中所描述的意義以及核心思想觀念。而教師則要對各個段落進行詳細的講解,并且要向學生介紹其中重要的知識點。最后,教師還可以通過拓展來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文章,以此來增強對這一單元課文的感受,從而對這一特別的主題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進行群文閱讀時,教師可以根據一篇文章的主題,選出另外幾篇主題相近的文章進行拓展閱讀,增強學生對某方面知識的鞏固和積累。那么,如何通過文章的主題來選擇一些適合學生做群文閱讀的文章,是群文閱讀模式下的首要教學目標,也間接影響著整體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講授《盤古開天地》時,先應該對班級學生的知識面展開深入的調查了解,然后確定這次群文閱讀的主題。而這篇文章可以說是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遇到的第一篇神話故事,這時教師大可以根據此文的特點指定一些相關的主題,例如傳統(tǒng)文化、傳說等特性來進行群文閱讀。當學生對神話故事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必要的手段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神話故事的向往和興趣,再通過《精衛(wèi)填?!返纫恍┥裨捁适?,讓學生充分明白中國神話的源遠流長。還可以通過進一步引導學生閱讀西方的神話故事,例如《諾亞方舟》,讓其明白在西方也有很多神話故事,不僅能讓其體會到中西文化上的差異,更能拓展其思維,提高其閱讀興趣。
在對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時,教師一定要注意正確的閱讀方式,因為每篇文章的特點、寫作方法以及所表達的技巧都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在應用此類教學模式時,應當適當地加入學生對文章的討論,以此來激發(fā)閱讀積極性。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性還能顯著提高整體閱讀水平。
一篇課文,學生通常要閱讀幾遍,而常用的閱讀方式有瀏覽、朗讀、默讀等,這也是人們日常學習中常見的幾種閱讀方式。這時,教師一定要注意運用合適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提高閱讀的效率莫過于掌握快速閱讀的方法。盡管近年來我國還沒有開展快速閱讀教學,而小學作為學生學習生涯啟蒙階段,一旦在閱讀方面打好基礎,相信以后的閱讀水平將會大大提高。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提出默讀的要求之后,要明確告訴學生,默讀不僅僅只是從字面上理解文意,更應該從文中提取到一些重要的信息。而群文閱讀就是改變孩子閱讀體驗和效率的重要方法,其既能提升孩子的閱讀數量與質量,又能讓學生從多個角度考慮文章的主題。因此在群文閱讀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加強學生閱讀技巧的日常訓練。
總而言之,雖然群文閱讀的效果很好,但是在課堂實踐之中,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生到底讀了多少,而更應該將關注點集中于學生在這篇文章中學到了什么,例如對知識的積累、素養(yǎng)的培育等。因此,對高年級群文閱讀而言,其最大的亮點是要體現(xiàn)它的實用價值,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的合適的教學方式,在摸爬滾打中總結出一種適合自己班級的群文閱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