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蓮蓮
(安徽省安慶市大觀區(qū)教研室,安徽安慶 246001)
小學生的心理年齡決定了他們對直觀的、有趣的、變化的東西比較感興趣,對抽象的、復雜的、重復的東西會比較排斥[1]。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生在拿到閱讀卡片后會隨意亂扔或者把它拿來折東西,根本沒有好好利用閱讀卡片。這種情況不利于小學生學習知識及其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正確引導小學生利用好卡片,完成個性化閱讀,是當前閱讀教學的關鍵所在。
語文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閱讀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小學語文課本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語言素材和寶貴的思想[2]。只有通過閱讀,學生才能從中獲得思考和情感體驗。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因此,正確引導小學生運用閱讀卡片提高閱讀能力非常重要。
大數(shù)據(jù)時代,很多小學生對紙質的圖書閱讀不感興趣,原因是現(xiàn)在各式各樣的電子閱讀產品橫空出世,大多數(shù)小學生開始使用電子閱讀產品來閱讀。所以,一些小學生在拿到閱讀卡片時就會覺得其沒有任何用處,甚至有的學生把它當作垃圾廢紙丟掉。
部分學生雖然會加以利用,但由于教師給的卡片上的字詞難以理解,或是閱讀卡片的制作太過于簡化,抑制他們學習使用的欲望,因此,學生對閱讀卡片的使用就失去了興趣[3]。
認識漢字是學生日后掌握更多知識的基礎,也是為閱讀能力提升奠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認識漢字,并且掌握大量的漢字,能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4]。由于傳統(tǒng)的漢字學習方法比較枯燥,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加上漢字具有復雜性,以及漢字有較多的同音字和形近字,學生在學習時,不容易掌握。因此,教師要了解小學生學習漢字時難以理解抽象知識的特點,通過卡片形狀來幫助學生學習、運用漢字,提高學生對漢字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小學生學習漢字“個”時,教師可以將卡片剪成一棵樹的形狀,再在上面標記出“個”這個字,讓學生通過形象的卡片認識漢字、了解漢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漢字的形態(tài)。這種把圖形漢字與學習卡片結合起來的方法,會讓小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同時還能夠幫助小學生認識除漢字以外的知識與事物。
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人數(shù)多,教師很難照顧到每位學生。部分學生的自控力不強,上課愛做小動作,也會影響到周邊的同學,這會使他們無法認真聽講,或者是走馬觀花般地聽。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新鮮事物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讓小學生的注意力由新鮮事物轉移到學習內容上來,并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比如,教師可以設置問題,進行互動,讓小學生思考學習的內容對他們有什么作用及幫助;同時也可以利用閱讀卡片的方式,讓小學生在課堂上使用閱讀卡片,寫下今日學習的收獲,以及今后學習的目標之類的內容。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學習的專注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思考及理解能力,能為小學生以后的閱讀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5]。
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對于好玩、有趣的內容,通常會比較感興趣,而對于比較枯燥乏味的內容容易失去興趣。所以,在設計個性化閱讀卡片時,教師應先觀察學生對什么內容比較感興趣,并在個性化特點的要求下,積極研發(fā),設計出一款學生喜歡的卡片。比如,對于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動漫人物及童話故事等,教師可以將其簡化,運用小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進行制作[6]。
此外,教師在設計個性化閱讀卡片及編排簡化故事的制作中,要注意循環(huán)漸進,在最開始設計時,選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故事內容,以提高小學生的識字效率。而隨著閱讀量的增加、積累及小學生識字難度的提高,教師進一步加大對個性化閱讀卡片內容的難度,通過引發(fā)小學生積極思考來提高其閱讀能力。
在設計個性化閱讀卡片的過程中,因為每個故事之間的關聯(lián)性較少,所以小學生一學習完就把它們扔掉了。教師若加強閱讀卡片之間的連續(xù)性,讓同一個故事出現(xiàn)在不同的卡片上,就能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進一步增強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實現(xiàn)多元化的學習[7]。
首先,教師要讓小學生了解什么是閱讀卡片、閱讀卡片有什么用、如何去使用它。
其次,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動手設計自己的閱讀卡片,并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進行獎勵,以激發(fā)小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小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閱讀卡片的設計中。這樣不僅能鍛煉小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讓小學生進一步鞏固與掌握閱讀卡片的運用方式。
最后,教師可以結合自己設計的閱讀卡片,來示范如何使用及閱讀卡片上該寫什么內容,進而告訴小學生如何使用和保存閱讀卡片,并在一段時間后再讓小學生找出自己的閱讀卡片來進行復習。這樣不僅有利于鍛煉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8]。
在教學中,閱讀卡片是一種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漢字語句的工具,如果教師不好好發(fā)揮它的用途,它便只是一張廢紙;如果教師能夠針對小學生的需求,盡可能地根據(jù)小學生能理解的方式去制作閱讀卡片,開發(fā)出它的更多用途,它即能夠在語文教學中起到很多的輔助作用[9]。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對個性化閱讀卡片開發(fā)與設計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以便真正發(fā)揮閱讀卡片的作用,進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小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