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州工學院 潘琳曄
高校圖書館是全校的信息文化中心,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高校圖書館的使命之一就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因此,閱讀推廣工作的有效開展是非常重要的。新生入館教育是高校圖書館工作中的一部分,也是新生和圖書館的首次接觸,要開好頭,使高校圖書館面對該屆新生的閱讀推廣工作有個良性開端。
在數(shù)字化時代,電子產品盛行,青年群體習慣于微閱讀,他們從網(wǎng)絡上獲取各類信息,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閱讀場所,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這種閱讀狀態(tài)是斷斷續(xù)續(xù)的,這種閱讀方式是碎片化的,這也使閱讀變得淺顯,雖可獲取海量信息,但卻不利于深入挖掘。
目前高校很多學生為了應付各類考試,閱讀的功利性也越來越明顯,進入圖書館不是為了閱讀,而是備考復習。有些學生想讀書,但讀什么,又很迷茫;有些學生面對大量的文獻信息,不會選擇;有些學生不會進行系統(tǒng)的深閱讀,不知該怎么讀。面對高校學生在閱讀方面的各種問題,就高校圖書館而言,只有從新生入手,及早干預,才能更好地引導和幫助他們提高自身閱讀能力,學會利用圖書館資源,而新生入館教育在這過程中則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突破傳統(tǒng)新生入館教育的模式,加入閱讀推廣的思維,不僅能提高新生入館教育的有效性,也使閱讀推廣深入人心,讓學生感受到與圖書館的密切接觸不再僅僅是入校初始的一、二個月,而是貫穿整個大學四年時間。
(一)利用入館教育抓住時間上的契機。高校新生剛結束高中單一的學習模式,面對高校全新的學習模式,比較容易出現(xiàn)自我放松的情況而荒廢時光。因此,入學教育很重要,引導新生及早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的學習意識,而入館教育則是高校入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新生入手,通過入館教育讓閱讀推廣活動在新生中深入人心,便于日后此項活動的可持續(xù)開展。
(二)利用圖書館資源抓住新生的心。高校圖書館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它既有豐富的文獻資源,又有良好的學習空間。圖書館將閱讀推廣活動融入新生入館教育中,充分發(fā)揮圖書館服務育人的功能,吸引新生走進圖書館,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改變高中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而主動閱讀也是一個探究的過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研究興趣,奠定良好的學術素養(yǎng);引導和幫助他們更好地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加強自我信息素養(yǎng)。
(三)了解新生的情況,更好地發(fā)展高校圖書館。“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每屆新生都帶著他們的新想法、新需求來到大學校園,圖書館面對這些服務對象,只有深入了解他們的閱讀現(xiàn)狀、閱讀需求等情況,才能更好地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更好地服務于讀者;同時不斷發(fā)現(xiàn)高校圖書館需完善的地方,滿足讀者需求,立足長遠發(fā)展。
常州工學院圖書館近年來不斷創(chuàng)新,將閱讀推廣的思維運用到新生入館教育內容設計中,突破傳統(tǒng)模式,增加新的內容,使得入館教育更加生動,提高了入館教育工作的效率,也使閱讀推廣深入人心,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了解你的圖書館?!坝∠髨D書館”,這是常州工學院圖書館為新生準備的第一個見面禮。在新生報到當天,由社團的同學引導新生與圖書館合影、關注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同時還準備了紙質的“圖書館利用指南”,便于新生索取學習。新生關注圖書館公眾號后,引導新生閱讀公眾號上的新生專欄,新生可以通過圖書館VR全景圖、“帶你逛逛圖書館”微視頻了解圖書館的布局和資源分布;通過圖書館利用指南,學習圖書館的借閱規(guī)章、程序,座位預約的具體操作等信息;自主學習入館教育培訓等多媒體資料,并進行網(wǎng)絡答題。該措施實施后見效很明顯,大部分新生在入校伊始就能關注圖書館的公眾號,了解圖書館的相關信息。
(二)開設“我的閱讀空間”?!皥D書館五定律”中的第二定律“每個讀者有其書”和第三定律“每本書有其讀者”,說明了書與讀者之間或者說是信息資源與用戶之間的關系,是雙向互動的關系,而圖書館就是他們之間互通的橋梁。新生入校后,要讓他們知道這個橋梁的存在,并開通這個橋梁。常州工學院圖書館在公眾號平臺上設計了“我的閱讀空間”,以新生入館教育為契機,引導新生使用該數(shù)字化服務平臺,在“我的閱讀空間”中,學生可以查看圖書館的電子資源;特定數(shù)據(jù)庫使用的培訓資料,讓學生學會如何高效檢索的,如何利用電子資源等等,有效提高新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文獻檢索能力?!拔业拈喿x空間”還能保存閱讀歷史記錄,主動推送最新的電子書籍,學生可以收藏自己有興趣的信息。這個欄目開設后,廣受學生好評,激發(fā)了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了信息素養(yǎng)。
(三)學生社團協(xié)助入館教育。發(fā)揮社團學生的引領作用,由高年級的學生在圖書館做引導員,解答新生問題。實踐證明,學生與學生的交流比館員與學生的交流更為順暢,能提高新生入館教育的效果。
(四)新生閱讀書目推薦。新生剛入??傆幸恍┎贿m應,師長的人為的關懷是必不可少的,閱讀也是很好的自我治愈方式,豐富精神世界,才能更好地迎接大學生活的挑戰(zhàn)。圖書館通過公眾號和網(wǎng)站,向新生進行書目推薦,標明紙質書目的具體位置,并準備了二維碼,方便新生可以直接掃碼閱讀電子書。
(五)經典誦讀。常州工學院圖書館開設“常工朗讀者”欄目,由學生選讀一本經典名著,寫下讀后感,并將自己認為經典的段落進行誦讀,錄制視頻后在圖書館公眾號進行發(fā)布,并在圖書館大廳的屏幕上進行滾動播放。閱讀、朗讀、展示,讓學生很有成就感,潛移默化地引導新生閱讀經典。
(六)實施獎勵積分,激發(fā)新生閱讀的主動性。建立積分機制,學生在參加圖書館的相關閱讀活動或完成特定任務后,可得到相應積分,積分將直接與借閱權限關聯(lián),也可憑積分兌換有償服務或獎品,這個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生在入館教育活動中的參與度,一段時間后,新生從先期的為積分而參加活動,變成自然而然地參與圖書館的活動,使得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在新生中可持續(xù)開展。
常州工學院的新生入館教育創(chuàng)新模式實施后,成效很明顯,但在實踐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足和問題。如新生入校后學校其他部門有很多活動,學生自己支配的時間較少,圖書館針對新生的活動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只有不斷改進完善,繼續(xù)加強在閱讀推廣視角下的入館教育路徑的探索,才能更好地提升入館教育的效果,讓閱讀推廣工作得以長遠發(fā)展。
(一)突破傳統(tǒng)的新生入館教育時間,提早介入。與學工處合作,在新生的錄取通知中,把圖書館的相關資料也放入其中,新生在收到錄取通知后,先通過網(wǎng)絡來看一看圖書館的全景,了解一下圖書館的資源,還可以向新生推薦共讀書目,引導新生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實現(xiàn)提早介入,培養(yǎng)新生閱讀意識;也使圖書館先學校其他部門一步,被新生熟識。同時,在新生入校前,可以網(wǎng)絡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研工作,準確地掌握新生在閱讀需求和閱讀行為方面的數(shù)據(jù)信息,提高新生入校后入館教育等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讓更多非館員參與入館教育。用閱讀推廣活動來豐富新生的入館教育,需要更多的非館員人才加入進來,比如優(yōu)秀的學長、校內名師、校外專家等,更能吸引新生的目光,讓他們更用心地投入到新生入館教育的相關活動中。
(三)構建新生入館教育效果的分析、評估體系。利用數(shù)據(jù)平臺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分析新生入館教育的具體情況,如入館教育中的網(wǎng)絡答題,通過每道題正確率的數(shù)據(jù)反饋,進行評估分析,從而得到新生閱讀習慣、學習行為、關注重點等信息。收集新生閱讀情況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入館率、借閱量、借閱種類等信息,進一步了解他們的閱讀行為;同時,在每次活動后可通過網(wǎng)絡調查問卷、線上交流等方式,了解新生對活動的滿意度、意見、建議等,從而客觀、全面地評估活動的得失,便于進一步提高活動的有效性,也使后續(xù)的活動更有針對性,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四)樹立品牌,讓入館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每年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有不少,但不成體系,缺少關聯(lián),容易被學生遺忘,若能形成一個標志性的主題,樹立一個固定的品牌,既保證了活動的連續(xù)性,又能在學生中形成固定的影響。讓入館教育成為閱讀推廣品牌活動的一部分,新生在參加入館教育后,也就順其自然地參加之后的非入館教育的其他閱讀推廣活動。
在閱讀推廣的視角下創(chuàng)新高校新生的入館教育是個長期的工作,需要不斷實踐和完善。借助入館教育的契機,讓閱讀推廣深入到每個新生中去,激發(fā)新生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提升信息素養(yǎng),也使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得以長遠發(fā)展,推進高校閱讀文化,全面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