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雷
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實際能力,在此基礎上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從學生角度來確定教學目標;靈活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采用師生討論的方式,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注重誦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教師采取以上教學策略,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提高文言文教學質量。
在小學文言文教學中,部分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往往只是將文言文展示在黑板上,帶領學生進行一字一句地翻譯。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看似盡職盡責地在教學,卻有“偷懶”的嫌疑,因為教師未能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小學階段的學生尚不具備較強的自制能力,注意力通常維持時間較短。要想讓學生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教師需要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相對于現代文來說,文言文本身就具有較大的難度,如果教師未能采用有趣、新穎的教學方法,未能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和交流,會進一步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很多學生在課外不會主動接觸和學習文言文的相關知識,因而尚不具備文言文素養(yǎng)[1]。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未能積累充足的文言文知識;在做練習題時,也未能及時整理錯題及文言文中的關鍵字詞;在課后復習階段,未能及時復習所學知識。諸如此類問題的存在,導致學生缺少文言文知識積累,不利于其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
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需要在教學前明確文言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全面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了解每篇文言文的價值和作用,這樣才能更快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學生需要掌握生字和生詞,能夠正確辨字、識音、釋義,積累更多的重點詞語,同時根據課文中的注釋,理解課文內容,準確把握關鍵詞,學會用自己的話語復述課文內容;其次,學生要學會運用不同的方式朗讀課文,并學會運用工具書準確地把握課文內容;最后,學生需要養(yǎng)成善于思考、仔細觀察的學習習慣,學會根據現象進行判斷與推理,避免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錯誤。要想讓學生更高效地學習語文知識,教師需要制定明確、合理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的方向,以便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興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在興趣的引領下,學生會積極投入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中,學習和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2]。因此,教師應當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3]。在新形勢下,教師需要將信息技術與文言文教學結合起來,將原本抽象、復雜的文言文知識通過更加生動、有趣的形式呈現出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囊螢夜讀》一課時,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展開教學。第一,運用故事導入法。教師需要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入手,展示各種圖片,讓學生猜一猜這些圖片對應的歷史故事、童話故事等,進而引出該文言文的內容。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展示與該文言文內容相關的圖片,讓學生認真觀察和分析,從整體的角度感知和把握故事內容。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二,采用趣味識字法。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帶領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借助生動有趣的圖片讓學生了解生字的演變過程,幫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字義與字形。第三,引導學生復述故事內容?!赌椅炓棺x》是一則較為通俗易懂的故事,包含著深刻的道理。在課堂教學結束前,教師可以借助幾個問題引導學生:“車胤家境如何?在如此貧寒的情況下,車胤是如何做的?這個故事講述的內容是什么?包含著怎樣的道理?在讀完這個故事后,你感動嗎?”教師要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運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故事內容,細細品味故事中的道理。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的認知和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情境表演,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文言文,主要是因為其尚不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難以準確把握文言文的內容,導致他們對文言文學習出現抵觸、排斥和畏難的心理[4]。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師生互動的方式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與學生一起討論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文言文知識,同時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實現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同步提升。
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鐵杵成針》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課文中的故事內涵,并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和交流,如李白有很多不同的古詩詞,你最喜歡哪一首呢?你能否將你最喜歡的古詩背誦出來呢?在今天這篇文言文中,是誰要將鐵杵磨成針呢?用“成、棄”組詞,你發(fā)現了什么?這篇文言文應當怎樣讀呢?文中是如何稱呼李白的呢?為什么使用的稱呼不一樣呢?這樣的稱呼有怎樣的好處呢?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設想李白聽到老婆婆的回答后想到了什么?這個故事可以濃縮成哪個諺語呢?學生需要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并在小組中進行交流和互動,發(fā)表各自的想法。在學生發(fā)表完各自的觀點后,各小組組長需要進行總結和歸納,并將這些答案展示出來。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激發(fā)出來,他們也能更深刻地理解文言文內容。
無論文言文的聲韻,還是文言文的文字,都具有一定美感,尤其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具有較強的韻律,可以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獲得美的享受[5]。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引導學生帶著感情誦讀文言文,要求學生吐字清晰,能流暢、正確地朗讀課文,將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充分呈現出來。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文言文的范讀錄音,再由教師為學生進行范讀,在課堂中營造良好的氛圍,激起學生的誦讀欲望[6]。之后,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誦讀文言文,使學生更好地感受文言文的情感與立意。
總而言之,文言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也是教學難點,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投入對文言文的探究中,進而使他們充分感受到文言文的獨特魅力,最終實現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穩(wěn)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