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軍 廈門市音樂學校
在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階段。在小學課程中開展體育教學,增加學生鍛煉的機會,讓學生有健康的體魄的同時也要重視學生道德品質的教育發(fā)展。由此可見,在小學體育中加強德育教學應該多被重視,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今后的全面發(fā)展。在這種狀態(tài)下,應對德育教育滲透到體育學科中的效果展開調查探究。
小學對于學生德育教育的開展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教育指的就是學生的道德培養(yǎng)。首先就是要讓學生保持心理的健康。讓學生有創(chuàng)新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德育素養(yǎng),進而成為為國家、社會有幫助的創(chuàng)新性人才。體育這門課程在小學中是必不可少的,老師教育的開展是培養(yǎng)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由此來全面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隨著我國對德育教育滲透進體育教學中的方案越來越關注,一般學校的這方面的教育分為三點:首先就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擁有堅定的信念,遠大的理想抱負,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從而讓學生產生愛國主義精神。其次要讓學生知道鍛煉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自己身體健康的重視,做到強身健體。最后便是培養(yǎng)學生的紀律性,不管是在平時還是在體育課堂上及活動中都應該明確體育規(guī)則,遵守紀律,讓學生對自己的集體產生熱愛,明白自己是其中一員,培養(yǎng)其責任感從而提高集體主義精神。
對于將德育教育滲透進體育教學中產生的效果來看,將這兩點之間融合是沒有問題的,為以后學生的全面素質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并且這種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對于小學生而言,思想品德并沒有完全成型是非常容易將其改變的階段。因此,在小學體育中加入德育教育是非常正確的。之前教育工作者沒有對這方面的教育引起重視,因此就養(yǎng)成了如今小學生及青少年的不良習慣還有很多不好的道德品質,關于這點我國教育界應該有所反思及加強對其的重視度。但是,就現在實際教學來分析,課程中時間、場地等的局限性并沒有對其有多大的改變。因此,在所有學科中加入德育教育,發(fā)揮其應有的優(yōu)勢就顯得非常重要。小學體育教育當然也在其中,老師可以在進行教學時,分析自己的課堂方案將德育教育融入其中,正確傳達給學生價值觀及主流思想,以基本體育教學來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信念和正確思想。
體育教育注重的是身體而德育注重的是心理,將兩點教育融合,帶到體育課堂上。老師應把握時機進行教育。因此,老師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自主掌握教學方式,以保證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結合情況采用適當的教育手段。
因為小學生沒有自己的判斷,對事物一直都保持著好奇,所以老師的教育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換句話說就是小學生的體育教學及德育教育的效果,是和老師的引導和潛意識的影響離不開的。在我國體育教育發(fā)展甚好的今天,優(yōu)秀的體育健兒也受到了諸多社會關注也收到了很多肯定及尊重。老師可根據已經成功的體育健兒之前的勵志往事為例,讓學生對其產生敬佩,為學生樹立一個不怕吃苦努力完成目標的榜樣,使其在訓練時能夠不怕困難堅持到底,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并且在教育過程中,老師要真正做到言傳身教,為自己樹立良好的形象,畢竟老師在課堂上擔任著知識的傳遞者和道德體現者的身份。老師的所作所為、道德品質都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如果連教師都不能遵守上課的基本原則,出現不負責任的行為,不僅會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影響,也對上課的規(guī)則產生蔑視心態(tài)。所以教師的自身修養(yǎng)水平很高、具有好的師德是值得學生尊重的,并且會在學生心中留下完美的老師形象。在這樣老師的教育下,學生自然會受到老師的影響,團結一致對德育教育的開展也有著很大的幫助。
現在的教育方式一般都是師生面對面進行教學,體育教育更是如此。老師出現在學生面前時,應當有正式的著裝,使用恰當的語言進行表達,可以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其次從教師的氣質及態(tài)度上也可以看出對教學事業(yè)的重視,從而影響到學生的上課學習狀態(tài)。作為體育教師,應該具備朝氣、健康的身體、不時的幽默風趣,但是也要同時具備老師的嚴肅性。
任何教學中,老師與學生之間都要有配合度。老師在課堂上甚至整個體系上應該有完整性,實現前后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因此,教師對教學內容要進行共同討論研究,也可適當組織一起授課。在小學階段,教師之間的團結也會對學生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教師之間要互相尊重、團結一致,會使學生從教師之間的相處的狀態(tài)意識到共同努力進步的重要,從而樹立集體團隊意識。
小學生因為天性好動,體育課又會外出,所以學生普遍都喜歡體育課。因此,作為體育老師要也別注重學生的發(fā)展,盡量對學生多多了解,從而完成體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完美融合。老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并在參與的過程中任由其發(fā)揮天性,讓學生可以在體育課程中體驗到樂趣。并可適當加入一些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潛能,從而磨煉學生的意志品質。例如:很多學生都很喜歡籃球,對籃球了解頗多,但是由于平時不注重鍛煉所以體力跟不上,這時就可以加強學生耐力的訓練,讓學生充分了解要想跑得先學會走的道理,讓學生慢慢來,堅持鍛煉,長久下去,不僅對提高學生耐力有很大的幫助還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意志品質鍛煉。
以小學生的內心思想來說,更喜歡聽到的是贊揚,因此老師對其的表揚與肯定,能夠在滿足學生虛榮心上有很深的影響。老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鼓勵式教育,將學生的優(yōu)點進行放大,至于缺點,老師應該以“愛”的角度、方式進行指正,有效的改正了學生的錯誤也讓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yǎng)更進一步。
例如:在“跳繩”比賽中,為了學生的安全,班長自愿去檢查體育設備。老師便應該對班長進行高度表揚并且一定要當著全班學生的面。由此可以讓學生知道比賽的勝負不是最重要的,同學之間應該團結,互相幫助才是最重要的,所有學生都應該向班長學習,慢慢便形成了良好的班級作風。
當代階段,最主要的就是對小學體育教育課程進行完善,不僅能夠對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融合的效果進行監(jiān)督,還可以提高老師教育課堂上的教學效果,從而對學生進行道德培養(yǎng)方面的加強。這一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依次對老師進行評價,讓老師也可以看見自己教育上的不足,從側面也增強了老師積極工作的態(tài)度。在課堂上老師也不單單帶著孩子“玩?!保悄苷嬲齻魇诮o學生知識,讓學生不斷增加自身的意志品質,不僅對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進行了提升也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了幫助。也為國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德育教育是讓學生有愛國主義、集體意識。正確引導學生有現代體育中的現代精神,培養(yǎng)學生互幫互助的良好品質,可以正確處理個人及集體之間的關系。例如:在組織“跳馬運動”時,要正確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養(yǎng)成不怕困難和失敗的精神及勇敢的心理素質。就比如一些學生在自身的條件看是可以完成跳躍動作的,但是就是不敢起跳。在面臨更高的桿時,連跑都無法完成。基于這些表現哇完全就是心理素質不過關,因此,老師應該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直面困難,勇敢面對的堅強品質,消除心理障礙,培養(yǎng)其強大的心理素質。
在體育課程教學當中,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十分廣泛。但是任何一項體育活動,都有著相對嚴格的標準要求,只有通過規(guī)范化要求讓體育課程順利進行,才能夠在體育課程當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性以及紀律性。其次,體育課程的課堂規(guī)則不僅僅約束了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還讓學生在體育課程活動中主動接受德育教育,并且將其完全應用在體育課程當中,與教師之間相互配合,共同鍛煉身體。例如教師讓學生練習集體隊形的同時,必須結合體育課程的課堂規(guī)則,全部集中在大操場,在學生與教師集合完成之后,學生根據教師的指令完成所有動作,并且對其進行練習。所以學生在課程的活動中,已經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學習習慣,進而在最大程度上達到了德育教育的教學目標。
在開展體育課程應用體育教材的同時,教材中涉及了諸多德育方面的理論知識。比如體育教材中有關跑步的案例,這就說明了教師必須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不懈與毅力堅韌的精神;再比如教材中有關于各種各樣球類的案例,這就引導學生必須有勇氣與信心;又或者以集體活動為例,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并且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小組合作精神。所以教師必須結合體育教材的理論知識,在活動中進行德育教育,并且將思想與實際有效結合,進而讓學生有著良好的體育精神。除此之外,在學生練習不同體育項目的同時,學生接受技能必須有一個過渡期,就在這時,學生會因為無法達到體育標準而喪失信心,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當中對學生不斷開導與引導,并告訴學生只有敢于面對困難,才能夠不斷突破自我,這就使學生有著勇于挑戰(zhàn)的精神。
綜上所述,只有將體育課程與德育教育進行融合,才能夠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組織能力以及引導能力。其次教師需要結合體育課程的實際教學情況,讓學生不斷實踐體育技能。將體育教學當中的問題全部解決完成之后,再將德育教育的教學理念與體育課程進行結合。不僅提升學生優(yōu)秀品質及思想品質,也能有效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